“傅派”創始人傅全香追悼會舉行

2017-11-02 10:02:28|來源:文匯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越劇表演藝術家、“傅派”創始人傅全香追悼會昨舉行 她化蝶而飛,“越劇十姐妹”終相會天堂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7

圖為1947年傅全香在《單戀》中飾演霍姜。(上海越劇院供圖)

  越劇“傅派”創始人傅全香出生於1923年,1940年憑藉新戲《恒娘》走紅。傅全香以“花衫”戲見長,一生貢獻不少越劇經典。由她主演的《梁山伯與祝英臺》《孔雀東南飛》《李娃傳》《杜十娘》先後被拍攝成電視劇,曾二度摘得全國電視劇“飛天獎”。

  秋日天高,卻在《梁山伯與祝英臺》的音樂中平添了幾分悽婉。昨天早上,文藝界人士與戲迷共同送別越劇表演藝術家、“傅派”創始人傅全香。追悼會開始前一個多小時,就有戲迷靜靜在大廳外排隊等候入場。大廳內外循環播放著傅全香的經典作品唱段,傅全香最知名的角色是祝英臺,而今“祝英臺”終化蝶而去,“越劇十姐妹”在天堂相會。

  10月24日,傅全香在華東醫院去世,享年94歲。她是“越劇十姐妹”中最後走的。從施銀花、趙瑞花、王杏花和姚水娟組成的“三花一娟”到後來的“越劇十姐妹”,上海見證了幾代越劇人的芳華絕代與蓬勃發展。

  回溯傅全香的藝術之路,《梁山伯與祝英臺》裏化蝶殉情的祝英臺,《孔雀東南飛》裏只求比翼齊飛的劉蘭芝,《情探》中憤而自盡的敫桂英,以及《李娃傳》中剔目勸學的李亞仙,傅全香塑造了一系列具有獨立意識的女性形象,為觀眾傳遞出追求愛情、堅貞不屈的美好品質。

  傅全香對人物塑造追求極致,從未停滯藝術探索的腳步。上世紀50年代,傅全香專程前往北京,向川劇藝人陽友鶴學習,而彼時她已是全國聞名的戲曲名角。為人所稱道的《行路》一折中,傅全香長袖善舞,文戲武唱,令其成為越劇舞臺上一齣百看不厭的摺子戲。

  追悼會現場,昆劇表演藝術家計鎮華感懷傅全香藝術探索的執著精神。上世紀90年代初,他們合作戲曲電視劇《人比黃花瘦》,他説:“傅老師將戲曲程式與生活細節相結合,去探索如何適應電視媒介。”上海滬劇院院長茅善玉説,當年自己曾向傅全香學習越劇,如今重溫當年演唱“祝英臺”,感慨“老師的唱腔真的精妙好聽”。

  舞臺上的角色命運坎坷,舞台下的傅全香與病魔持續鬥爭了30年。1983年,傅全香就被查出罹患癌症。2月底,傅全香進行了一次手術,兩周不到傷口還沒復原,她就纏著繃帶趕赴香港,和老搭檔范瑞娟聯袂演出《李娃傳》全劇。十年前,傅全香曾經歷了一次“鬼門關”。2007年7月,傅全香在醫院突發腦梗至深度昏迷。近一個月後,她終於睜開了眼睛。越劇演員、跟在傅全香身邊學戲數十年的弟子陳穎,還記得甦醒後的老師,第一句話就是:“你們最近演了什麼戲?在哪演出?”陳穎感慨,老師就是這樣,一生最關注越劇,無論病痛折磨,仍然堅持創作、演出、教學。

  斯人已逝,她的流派藝術和追索精神將由後輩接續。傳承好流派藝術,讓越劇源遠流長,便是後輩對這位永遠的“祝英臺”最好的紀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