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盤大棋:首例央企間上市公司控股權劃轉

2017-11-17 11:04:25|來源:中國證券報|編輯:陸琲嘉 |責編:劉徵宇

  作為國有資本運營公司試點的中國誠通在“管資本”方面邁出新步伐。5月,華貿物流大股東中國旅遊集團(以下簡稱“中旅集團”)將所持的45.81%股份無償劃轉至中國誠通。目前股權劃轉手續已完成,中國誠通成為控股股東。

  作為央企間首例上市公司控股權劃轉,其背後有著怎樣的深意?誠通入主後華貿物流將迎來怎樣的發展?物流板塊將形成怎樣的格局?中國證券報記者獨家採訪了中國誠通集團總裁朱碧新、華貿物流總經理陳宇、華貿物流財務總監于永乾,還原上市公司控股權劃轉背後的故事。

  誠通入主華貿物流是國資委整合中央企業資源、促進業務協同發展的總體安排和佈局。華貿物流將與誠通旗下的物流板塊實現優勢互補、協同發展。未來華貿物流將著力發展跨境電商,借力資本市場和運營公司,加大海內外收購兼併步伐;同時,積極推進國企混改,引入互聯網類民資,發展成為一流的跨境現代綜合第三方物流企業。

  積極推進混改

  對於華貿物流未來發展戰略,陳宇表示,此次重組,華貿物流將通過進一步提升産品的差異化、多樣化,建立行銷一體化、國際化和組織化,實現運營的專業化和集約化,來實現自己的發展戰略目標。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下一步公司將著力推進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互聯網+模式”。要通過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與物流的深度融合,大幅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通過互聯網與物聯網的融合以及大數據技術的深度挖掘,打通從生産製造到産品流動的各個關鍵環節,包含基礎數據採集、基礎自動化設備的運轉以及ERP和CRM等軟體管理環節,試點智慧物流管理系統在生産過程中的應用,用以提高數字化控制、信息實時監測和自適應控制的水準,以期實現對核心價值的掌控。

  二是業務體系完善。加強優化行銷體系內産品佈局、定價管理、行銷活動、業務決策等諸多方面,實現網絡之間的協同互補目標,避免外延不充分而增加管理與維護成本。公司運力委員會以優勢運力配置為基礎,通過全國/區域運力需求分析、完善全網絡運力産品設計、制定年度運力計劃、著重于實現途徑和過程管理。同時,重塑公司層面的大客戶行銷機構,著眼于如何開發市場,如何給行銷者提供服務保障,把公司和客戶的關係系統化,加強組織機構設置和後臺客戶保障體系、為拓展終端客戶市場力度提供良好的組織保障。本著促進業務協同為宗旨,做好約束機制與激勵措施相結合,以調動積極性,規範和明晰權責,完善評價體系的制度安排。

  三是進一步推進體制機制轉變。要緊緊圍繞物流産業發展和中央關於國有企業深化改革要求,進一步夯實國有企業體制下的市場化運作機制,不斷激發企業活力,構建好公司健康良好的運營生態,提質增效,增強企業競爭力。

  朱碧新指出,華貿物流本身就是市場化體制、機制運營探索的領先企業,進一步加強市場化運作,最大限度激發企業活力和競爭力是公司要始終堅持的發展方向。今後的華貿物流將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提升。一是競爭力很強,敢於和國際、國內市場上的競爭強手同臺競技,二是服務最優,三是規模要足夠大,四是管理要得到全面提升,五是要有很好的投資回報,成為一家有獨特價值的公司。

  物流板塊無同業競爭

  資料顯示,華貿物流的全稱為“港中旅華貿國際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原大股東為中旅集團,是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管理的53家國有重要骨幹企業以及香港四大駐港中資企業之一。公司于1984年在上海註冊成立,是中國改革開放後最早的一級國際貨運代理企業之一,在行業內具有悠久的經營歷史和市場品牌。公司註冊資本10億元,總資産52億元。以跨境現代綜合第三方物流為主業,經過30年的發展和積累,目前擁有國際空運出口、國際空運進口、國際海運出口、國際海運進口、工程物流、直客合同物流、倉儲第三方物流、海外同行合作、跨境電商物流、供應鏈貿易十項核心業務,基本實現了跨境物流服務産品的全覆蓋。公司已于2012年5月29日在上交所掛牌上市。

  曾作為港中旅“一主三支”産業之一的物流板塊企業——華貿物流其控股股權於今年5月無償劃轉給中國誠通。

  5月18日,華貿物流公告稱,中旅集團公司擬與中國誠通簽署股權無償劃轉協議,約定將港中旅持有的公司4.6億股(佔公司總股本46.1%)無償劃轉至中國誠通持有。劃轉完成後,港中旅將不再持有華貿物流股份,中國誠通成為公司控股股東。9月20日完成了證券過戶登記手續。

  “此次上市公司股權劃轉,是國資委在國資國企改革大背景下推動中央企業佈局結構調整、推動中央企業之間資源整合、推動中央企業聚焦主業、推動中央企業資本流動,探索國有資本運營公司試點的重要舉措和重大決定。也是第一次在央企之間劃轉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權,有利於促進國有資本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提高國有資本運營效率,打造市場化運營、專業化管理的國有資本運營平臺。”朱碧新表示,中國誠通對這次劃轉接收工作十分重視,當作是國資委交給誠通集團的改革新任務,也是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平臺整合央企資源的新探索,華貿物流具備市場化運作機制、激勵機制、用人機制,從主營業務到管理理念都十分契合誠通集團物流業務未來發展戰略。

  朱碧新指出,這些年,港中旅聚焦旅遊文化主業,陸續退出鋼鐵、電力等業務,儘管華貿物流曾經是港中旅“一主三支”産業結構中的重要一支,但與港中旅“聚焦旅遊文化主業”的戰略定位不符。因此,國資委決定把華貿物流劃轉至中國誠通。而中國誠通本身擁有物流産業,具有60餘年的專業物流經營管理經驗,有全國最大、分佈最廣,集倉儲、配送、信息一體化的物流網絡,集團所屬中國物資儲運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倉儲運輸、城市物流配送、臨港保稅物流等業務在國內居於領先地位。同時,受國資委委託管理中國鐵路物資股份公司,華貿物流劃入後,可以從資本、産業等方面與集團下屬的企業發揮協同效應,這也是國資委整合央企資源、優化佈局結構的總體安排和佈局。

  “劃入後,華貿物流與中國誠通旗下傳統物流資産如中儲股份,以及託管的中鐵物資不存在同業競爭,更多的應該是優勢互補的協同效應。”朱碧新表示,華貿物流以輕資産模式運營,公司主要是搞國際貨運代理,華貿物流基本上沒有倉庫,主要是通過租賃來做;誠通旗下的中儲股份是規模最大的倉儲物流服務商,有輻射全國中心城市和交通樞紐的近百家大型現代物流中心,倉儲佔地面積近1000萬平方米。擁有國內最大的期貨交割資源,收購HenryBath公司51%股權後,成為第一傢具有國內國際期貨交割庫全牌照的企業,HenryBath公司境外期貨交割庫50多個。中國物流公司在全國30余個樞紐城市建立了大型物流園區,倉儲用地超過萬畝;誠通託管的中國鐵路物資總公司負責全國鐵路系統的鋼軌和油料供應。這些業務與華貿物流的互補性較強,未來業務協同互動的空間較大,使得各種存量資源得到有效利用,有效降低流通成本,擴大市場需求,形成更加強大的物流産業鏈競爭優勢。由於這些企業以協同為主,所以不存在把“誰裝到誰那裏去”。

  華貿物流總經理陳宇表示,華貿物流加入中國誠通後,可以進一步借助誠通的業務協同優勢,國資改革創新的管理優勢,資金籌集與整合優勢,倉儲物流資源優勢,行業人才的聚集優勢。值得一提的是,中國誠通旗下擁有中儲股份、中國物流等業內知名企業,擁有強大的物流倉儲業務資源及平臺,未來勢必成為物流行業人才高地,形成人才聚集效應。華貿物流身處這樣一個大平臺,無論從業務協同、人才梯隊建設方面,都可進一步提升公司競爭的軟實力,為轉型發展提供重要契機。

  加快海內外兼併收購

  “對於華貿物流的發展,我們有一幅廣闊的藍圖。”朱碧新表示,未來公司將利用資本平臺以及利用運營公司的力量,通過加快海內外的兼併收購來增加體量,做大做強華貿物流。“但這並不是簡單地做加法,而是要有業務協同,增強企業的競爭力,目標是與國內國際領先物流企業看齊。”朱碧新説。

  在國內,近兩年華貿物流外延式發展進程明顯加快。2014年華貿物流收購德祥物流65%的股權,從而取得了從事進口分撥業務的海關監管場所註冊登記證書,增強了在跨境B2C領域的話語權。2015年收購了以電力和核物流為主業的中特物流,進軍特種工程物流,提升了公司工程物流業務板塊的綜合實力。“公司確立了以兼併收購實現跨越式發展的發展戰略,通過各種渠道繼續積極尋找兼併收購標的。”陳宇説,在兼併收購方面,方向要符合戰略,堅持主營業務方向,具體甄選和進入實質性程式的對象,要具備物流重資産、團隊優秀、行業地位較高、效益好、業務互補性和資源可整合等特徵;要強化兼併收購的班子建設,保障項目高效、高品質進行,成熟一個並購一個。未來將加快包括兼併收購優秀跨境電商物流企業在內的合作步伐。在主要物流節點城市,加大倉儲資源的投入和現代物流中心的建設,結合兼併收購國內“幹線倉儲+公路運輸”企業,形成更為完善、相互協同的“跨境物流+國內運輸”産業鏈條。

  他表示,積極拓展海外市場是公司下一步工作重點。一方面收購境外當地的物流企業,另一方面積極開展海外網點佈局。公司在紐約、法蘭克福、香港、洛杉磯、亞特蘭大等地建立了自行銷售和服務網絡,今後將進一步選擇在國內口岸城市及與中國進出口貿易往來較為集中的海外地區設立自營網絡,增強海內外網絡間的雙向聯動。

  重點發展跨境電商業務

  華貿物流三季報顯示,1-9月實現營業收入62.94億元,同比增長21.9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15億元,同比下降0.1%,公司每股收益為0.21元。

  于永乾表示,凈利潤增長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屬下中特物流超高壓大型變壓器運輸項目的執行相應順延,相關收入和收益將遞延至明年;同時,受惠于我國外貿市場增長較快和公司網絡業務平臺強合力、強協同等管理創新舉措,國際貨代物流等十項傳統核心業務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同比增長21.29%。總體上,公司業績呈現較好增長趨勢。

  這其中有三個指標,一是空運量今年能夠達到30萬噸,佔全國大概6%的市場份額,這在國內應該算是佔據頭把交椅;二是凈利潤方面,扣非後實際增長5%,公司傳統業務保持將近30%的增速;三是在總資産報酬率方面,據測算華貿物流目前可以達到百分之十幾。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公司的表現還是不錯的。

  “華貿物流的傳統業務超預期發展。”陳宇表示,但物流行業總體趨勢在發生變化,要找到新的增長點,就需要找到適合物流發展趨勢的新業務模式,公司下一步發展的重點就是跨境電商。

  他指出,跨境電商未來的瓶頸有兩個,一是幹線運輸因素,二是兩地通關能力。幹線運輸是華貿物流的強項,通關能力方面,目前上海總部、南京、廈門、合肥、無錫、南通、深圳、常州、揚州等十家分子網絡已獲得國際快遞經營資質,多個經營主體已在對接跨境電商物流業務,但總體上還是處於分散、業務模式不清晰和平臺集合優勢不明顯的階段。隨著國家對跨境電商各項政策的逐步明朗並趨於穩定,公司將積極發揮傳統業務和新獲得條件等方面的綜合優勢,統一規劃,整合資源,更快、更系統和規模性地進入跨境電商物流乃至跨境電商交易這個新市場、新模式領域,構建中國與全球跨境電商物流的全鏈條業務模式和服務優勢,努力拓展成為一個新的業務和盈利板塊。

  朱碧新稱,誠通入主後,將加大對華貿物流戰略業務發展的投資力度,支持公司新業務的發展以及海外佈局,誠通集團旗下運營管理的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將為華貿物流的發展帶來更多便利條件;同時,將借助資本市場加大投入,構建競爭優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