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黔貴文化 品味多彩藝術

2017-11-17 11:01:24|來源:文匯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5

貴州省歌舞劇院攜大型歌舞詩《多彩和鳴》亮相上海大劇院。(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供圖)

  提到貴州,你的印像是什麼呢?是“江從白鷺飛邊轉,雲在青山缺處生”的山水,苗寨裏一盞盞黃黃舊舊的煤油燈?是俊秀的唱著不知名曲調的妹子漢子,還是曲調裏的那一份或婉轉或空靈的情結?

  今年八月,應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的邀請,我作為音樂劇《律詩-雷經天》劇組的一員來到貴州參與採訪考察,對當地文化有了浮光掠影的第一次近距離接觸。而今秋,貴州文化周為藝術節回饋了多場精彩的演出,讓我大飽眼福。

  作為學生觀劇團的一員,我觀看了本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貴州文化周的開幕演出《多彩和鳴》。演出中,彝族火把節歡快熱烈,布依族織物巧奪天工,水族水書神秘而深刻,侗族探親風趣幽默,苗族銀器絢麗奪目,更是讓人叫好稱奇。演出形式新穎,環節緊湊,通過多樣的藝術形式,將一幅山美、水美、人更美的音詩畫恰到好處地展現在觀眾的面前。特別是每個章節片段,都取材于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這一“脫胎于博物館”的藝術形式,摒棄了傳統文化普及的枯燥説教,塑造了非遺項目的可觀性和參與感。

  整場演出“以活促和”,通過多彩的民族文化和鳴、多彩的文化空間和鳴、多彩的舞臺表演形式和鳴、多彩的傳承方式和鳴,充分展現了新時代貴黔大地欣欣向榮,歷久彌新的民族文化,給我帶來了視聽上的極大震撼。宜人的氣候,秀麗的風光,熱情的人們……我不禁思量,是怎樣的一片沃土,孕育了這多姿秀麗的山水,孕育了這燦爛悠久的文化,孕育了這勤勞智慧的人民?

  隨後,貴州省花燈劇院的藝術家們又走進了華東政法大學,帶來了花燈藝術專場節目。這場演出給我又帶來了完全不一樣的感受:晚會囊括了民族舞蹈、非遺器樂、特色戲曲等多種藝術形式,再次展現了黔貴大地深厚的文化底蘊。整場演出歡快、熱烈,而不失親民范兒,台下觀眾反響積極。讓我印象最深的,便是講述“張小山見新舅娘”的花燈戲選段,該劇摒棄了傳統戲曲藝術大場面大格局大情節大人物的特點,從傳統的家庭生活入手,劇情一波三折,總會出現“萬萬想不到”的轉折,演員表演誇張幽默,雖然用方言表演,卻總能將觀眾哄得捧腹大笑。

  另外,扇子和手帕這兩件花燈舞蹈中最常使用的道具,現場教學環節更是引來了在場觀眾、特別是孩子們極大的興趣,大家躍躍欲試,好不熱鬧。與《多彩和鳴》不同,此場演出更偏向親民、寓教于樂的風格,充分展現了貴州名俗文化樸實、親切的一面,貴州其實不正是如此嗎?想起我們的劇目演出時,1300座位的貴州省國際會議中心大劇場座無虛席、一票難求。這部由非藝術專業的學生排演的原創音樂劇,在謝幕時得到了現場觀眾經久不衰的掌聲,也許這就是這片熱土賦予的真性情吧。

  新時代下如何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表達顯得尤為重要。貴州傳統文化具有“可上可下”的獨特張力,歷史悠久的文化底蘊,深刻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多姿多彩的表現形式,是我國民族文化中不可多得的瑰寶。本屆藝術節首創的學生觀劇團通過組委會精心挑選的一系列優秀藝術作品,讓同學們走出課堂,走進劇場,更切身地體會文化這一世界各國各地區共通的語言。經濟的飛速發展使得文化資源極大豐富,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良莠不齊的狀況,需知低俗不是通俗。精品之所以“精”,就在於其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

  追求真善美是文藝的永恒價值。藝術的最高境界是讓人在動心間靈魂經受洗禮,讓人們發現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靈的美。雷經天老先生説過,國家的建設是一代接一代人的事情。藝術的傳承、文化的創新也是如此。衷心祝願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越辦越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