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上海國際童書展落幕 海外展商佔四成

2017-11-20 15:24:10|來源:解放日報|編輯:陸琲嘉 |責編:石麗敏

  “這是我們連續第五次參加童書展,每天排滿了洽談會面。今年童書展的時間與美國感恩節假期重合了,但我們依然覺得假期來參展非常值得。”為期3天的2017中國上海國際童書展昨天落幕,美國參展商Children’sbookUSA(“美國兒童圖書”)總監維多利亞·薩瑟蘭在展位整理樣書時説。

  作為亞太地區唯一的國際性童書展會,中國上海國際童書展不僅是家長和孩子的閱讀盛宴,也為中國童書展出版業“走出去”“引進來”搭建了信息、産品和版權的交流交易平臺。今年海外參展商數量佔展商總數的40%,達成了數量可觀的貿易意向。

  成長故事是兒童文學重要主題

  “過去都是我們去外國展商那兒發現可以引進的好書、好繪本;這兩年,我們也嘗試著把自己原創的圖畫書和其他作品推出去。”蒲公英童書館總編輯顏小鸝説,中國的好故事不僅應該讓中國讀者“情有獨鍾”,也應該讓世界讀者發現其價值。上海作家殷健靈的兒童文學小説《1937·少年夏之秋》被一家美國出版社相中版權,“成長故事是世界各國所有兒童文學最重要的主題之一,在厚重、開闊的民族記憶上長出的輕靈的成長花朵,有可能打動世界各國讀者。”

  少年兒童出版社在童書展上達成多項版權成果,其中輸出品種24種、輸出意向20種。獲得“五個一工程獎”等一連串獎項的《布羅鎮的郵遞員》與韓國惠江出版社、埃及大學出版社、越南金童出版社簽訂了版權輸出合同,與美國、日本、馬來西亞、泰國、伊朗等國出版社達成了初步意向。在專家看來,成長和尋找自我,生態與和諧自然,是世界共通的主題,也是中國正在經歷的故事。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的《開天闢地——中華創世神話連環畫繪本系列》及《人物譜》,以中華傳統故事為藍本,蘊含了豐富的歷史知識和民族情感,這兩套書在童書展上一亮相即引起國外版權商的關注並接洽版權。“‘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這是我們説了很多年的一句話,但怎樣真正把它實踐好,需要精耕細作內容。”一位出版業內人士説。

  繪本也存在“偏食”現象

  “中國已經有一大批很優秀的插畫師了,在國際上慢慢有了自己響亮的聲音。接下來的問題是,怎樣維護好這個聲音,讓它越來越具有辨識度。”國際安徒生獎插畫獎得主、巴西知名作家羅傑·米羅在本屆童書展上推出自編自繪的《小心翼翼》中文版。在他看來,民族性並非一種刻板觀念,“中國的傳統文化很吸引人,這是世界讀者想了解的中國故事。而中國大地上正在發生的事,也是真正的中國故事。”

  和兒童文學作品相比,繪本由於文字量不多、畫面性更強,有了衝破語言障礙的更多可能性。但在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社長李學謙看來,即便是繪本,也存在“偏食”現象,“比如引進歐美和日本繪本較多,小語種國家的繪本比較少見。”《小心翼翼》收錄在“七彩雲世界繪本館”系列中,目前已出版近30種,全部出自非英語主流國家。“文化的多樣性很重要,每個國家的孩子都應該通過閱讀了解世界上豐富多彩的文化,而不僅僅偏向某一種。”羅傑·米羅説,中國作家的繪本也許和巴西以及其他很多國家的繪本一樣面臨相似的境遇,“但正如我在中國找到知音一樣,保持自己的風格,説自己想説的故事,就一定會找到讀者。”

  “童書展上,美國和日本的出版社對我們去年出版的繪本《總有一個吃包子的理由》很感興趣,插畫家九兒的《想要正好的遇見》《回不去的故鄉》受到加拿大出版社的青睞,一家法國出版社還想開發音樂書。”顏小鸝説,“外國讀者對《總有一個吃包子的理由》感興趣,體現了中國美食的世界征服力,美食也是一種傳統文化;九兒的繪本反映的是中國社會發展的現實和普通中國人的情感,十分細膩。對繪本來説,趣味與好故事是吸引讀者最重要的因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