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改革箭在弦上

2017-11-30 09:09:21|來源:新華社|編輯:陸琲嘉 |責編:劉徵宇

  曾經十分活躍、被寄予厚望的新三板市場近期卻面臨種種詬病,改革呼聲漸高。近日,記者了解到,市場高度關注的新三板相關改革已經箭在弦上。

  作為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新三板的低準入門檻、低掛牌成本以及創新市場化制度設計,正使眾多小微企業實現借力資本市場快速發展。然而,近段時間以來,由於面臨流動性不足、估值功能缺失等問題,新三板服務小微企業的功能日益趨弱,新三板亟待改革的呼聲也愈演愈烈。

  對此,業內人士認為,隨著監管層對新三板市場的不斷摸索,發展問題如何解決的思路正日益清晰明確。可以預期,監管部門將多措並舉提高新三板流動性,提振市場信心。

  自新三板建設運行以來,掛牌企業數量實現爆髮式增長,從2014年12月31日的1572家,達到2017年11月27日的11640家。在這些掛牌企業中,有的通過新三板定增募集資金實現企業快速發展,有的則是借助新三板實現轉板。

  證監會主席劉士余曾表示,新三板發揮著“苗圃”和“土壤”的功能,讓一批創新能力強、誠實守信、市場前景好的企業,能夠轉板的就轉板,不願意轉板的就在新三板裏面綻放。

  一段時間以來,正是這一功能定位,使得一批優質企業通過轉板或被並購等渠道,實現壯大。新三板市場也受到更多小微企業的青睞。但隨著新三板市場不斷發展,掛牌企業突破萬家,該市場制度設計上存在的問題也開始顯露,新三板發揮了“苗圃”功能,“土壤”功能卻被弱化。具體來看,交易機制缺失,致使市場低迷;分層標準不合理,未能嚴格精選出優質企業;契約型私募基金、資産管理計劃、信託計劃等“三類股東”問題,阻礙新三板掛牌企業申報IPO。業內認為,諸如此類問題,正影響著市場的健康發展和茁壯成長。

  開展集中調研,反復推敲改革舉措;傾聽市場聲音,凝聚各方力量。記者了解到,當前,關於新三板的多項改革已得到監管層的統一認識。“新三板的掛牌企業數量已經領先於全球各大交易所,這些企業的融資需求非常旺盛,但是這幾年,新三板市場的融資總量並未得到相應提高。”東北證券研究總監付立春説。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管清友説,吸引更多投資者參與、發行制度改革以及相關政策落實等問題,應是未來改革政策考慮的重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