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要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對於基層來説,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首先要有適合各類市場主體健康發展的土壤,也就是一個好的營商環境。綜合營商環境是一個城市競爭力的集中體現,也是衡量城市整體實力的重要標準。十九大後上海的首次市委深改組會議,專門就上海優化營商環境問題進行研究。市委書記李強強調深入了解市場主體的“痛點”,並要求據此找準工作切入點,切實提高改革的針對性和精準度,通過制度創新,充分激發社會活力,不斷提高城市競爭力和軟實力。本報今起推出“上海優化營商環境”專題報道,深入各區和部門,探究一座城市如何提升制度環境軟實力。
某世界500強人力資源企業近期在企業自身轉型中提出“普惠人力”的概念,急需網上轉繳社保金的業務支撐,他們希望政府部門能突破相關政策並給予指導。黃浦區企業首席聯絡員聽到了這一呼聲,及時反映,企業的這項期盼將很快得到精準對接與服務。
根據市委市政府關於打造最優綜合營商環境的要求,結合連續兩年的課題調研成果,黃浦區政府昨天發佈《關於深入推進政府管理創新,打造全市最優綜合營商環境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標國際一流標準,全力打造自由便利、互利共贏的開放環境,公正正義、成熟完備的法治環境,廉潔透明、高效規範的政務環境,便捷完善、服務全面的市場環境,力爭通過三年左右的努力,使黃浦的綜合營商環境建設走在全市前列,實現最優。
去年,區發改委開展了《供給側改革背景下黃浦區完善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營商環境調研》課題研究,今年區政府又將《深入推進政府管理創新,打造全市最優的綜合營商環境》列為2017年區政府黨組調研課題,突出需求導向、問題導向、效果導向,通過問卷調查、企業座談、實地走訪等方式,更多地傾聽來自企業的意見和建議,圍繞綜合營商環境的重點領域和重點環節開展研究。
《意見》明確了十大具體目標,包括:實現內、外資企業審批一口受理;行政服務中心綜合窗口設置比例達到80%以上;企業審批事項全程網上辦理比例達到全市領先水準;建成服務企業快速反應平臺;政府投資基金規模達到100億元以上;各類專業服務機構集聚度全市領先;率先建成基於5G技術的信息基礎設施體系;高端人才服務卡全覆蓋;基本消除各類無證無照經營戶;打造全市最便利的生活服務圈等。
《意見》明確將構築更加開放的産業發展環境。對照上海自貿試驗區各項改革任務,制定黃浦深化對接上海自貿試驗區行動方案;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取消、簡化審批事項和具有審批性質的管理事項;將發展五大新領域(新金融、新消費、創意2.0、大健康、互聯網+)作為服務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的重要工作和産業結構調整的突破口。
同時,提供更加充分的市場發展機會。建立政策評估機制、完善招商引資企業信息庫和樓宇服務信息庫等;提高企業所需政府信息公開品質,推動政務數據共享開放等;實施符合市場規律的有效監管機制,探索標準化、“互聯網+”的智慧監管服務新模式、建立網格化監管服務體系框架、強化事中事後監管模式等。
此外,建立更加高效的政務服務機制。加快“多證合一、一照一碼”改革,完善市場監管、稅務、公安等註冊審批部門聯動機制等;優化互聯網+政務服務,深化區網上政務大廳建設,拓展網絡端、手機端審批及辦理事項等,打造面向企業法人的“全球全天候全事項”服務新模式。建立政府服務的快速反應機制。
黃浦區委書記、區長杲雲表示,《意見》是基於專題調研成果形成的,既堅持對標一流,對標兄弟省區市的先進經驗,對照黃浦營商環境存在的短板,明確黃浦往哪些方面去做、必須實現哪些具體目標,才能形成自身的比較優勢;同時,堅持需求導向、問題導向、效果導向。營商環境好不好,企業最有發言權。針對黃浦營商環境的短板問題,堅決推進刀刃向內的政府自我革新,將建立黃浦營商環境考核評價機制,讓市場主體來評判,請專業第三方機構來評估,今後將每年編制發佈《黃浦區綜合營商環境白皮書》,量化統計、比較評估、優化完善,促進政府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品質,提升企業和各類人才的獲得感、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