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上海新建改建65個市民球場、新建75條健身步道,超額完成實事工程 掃碼可打球,身邊運動場公益開放
家住閔行虹橋鎮的宋傑是一名熱愛運動的公司職員,這一年他發現身邊可以鍛鍊的場地越來越多。官方數據也印證了他的感受:截至目前,上海市體育部門已超額完成2017年市政府實事工程。上海共新建改建65個市民球場;在公園、公共綠地及大居社區等處新建75條百姓健身步道;新建改建270個益智健身苑點。
市民身邊的運動場地是民生工程,體育職能部門在不斷增加場地數量的同時,還通過功能升級改善市民健身感受,這成為上海體育領全國之先的一個探索。
共享運動場提高使用效能
在位於靜安區新馬路的共享公共運動場入口,市民小章用手機掃二維碼進入微信小程式搜索球場,完成充值註冊後,就可對準閘機處掃碼進入場內,運動結束時費用從手機端自動扣除。目前,這種類似共享單車的管理模式,已出現在靜安區和寶山區的公共運動場。
共享公共運動場依託互聯網+體育的創新服務模式,通過建立入口智慧閘機、遠程實時監控、語音廣播、自助租球機、自動販售機等設施系統,實現智慧化線上遠程管理。九回體育工作人員介紹,“球場安裝了多個攝像頭,通過遠程移動端視頻流,可以隨時了解球場內的情況。如果發生異常情況,比如用戶超時或有違規行為等,後臺可以在移動端及時用語音進行廣播通知,之後會派管理人員到場。”
記者看到,運動場實行公益性開放,收費一目了然。每天7時到10時免費;10時到18時每人每小時5元;夜間時段運動場因提供照明,收費為每人每小時8元,計費以分鐘為單位。今年8月開放至今,已累計有近萬人次在此健身。
以往,公共運動場在滿足市民就近鍛鍊的同時,也存在一些隱患。比如閒雜人員較多,經常發生財物遺失的情況;有些球場還因為收費問題産生糾紛。共享運動場通過後臺視頻監控和全程錄影,可確保在開放過程中及時發現問題並高效處理。靜安區體育局負責人介紹,到2018年,區內的15座公共運動場都將推行共享公共運動場的管理服務模式,委託第三方進行場地日常服務及維護。今後還將依託用戶移動端小程式後臺,對場地健身鍛鍊人群進行數據採集和分析,把運動作為凝聚和連接愛好者的社交平臺。
益智健身苑點指導科學鍛鍊
溫暖陽光照在長寧元豐天花園裏的益智健身苑點,張老伯約了鄰居在這裡的軌道式中國象棋下幾盤。通過改造升級,健身苑點不但項目多了,而且更智慧化。市民益智健身苑點以力量訓練器材為主,輔以有氧訓練器材和益智棋類項目。針對上海市民身體素質中肌力不足的短板,還有健身房常見的綜合性力量訓練器械。
上海市體科所體質研究與健康指導中心主任劉欣介紹,肌肉力量是體質強弱的核心要素,也是身體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不予以加強將難以維持良好的體質水準。“專門的力量訓練在市民日常體育鍛鍊中僅佔4.6%,在鍛鍊項目參與度排序中列十名之外。事實上老年人也需要適當的力量鍛鍊,降低因肌力減弱而易摔倒的風險。”
益智健身苑點更注重對市民的科學指導,如通過功能牌告知市民掌握基本的健身方法,掃描二維碼獲得與器材相關的健身教學視頻。記者選擇了一台器材掃描二維碼,整個健身點的器材信息一目了然,還能觀看教學視頻。
益智健身苑點改變了以往健身苑點是老年人活動專區的傳統印象。以力量訓練、益智休閒、康復保健、身體素質測試相結合的多元化發展思路,兼顧老中青各類人群。這裡的全國第一台戶外身體素質測試器,可以測試體脂率,還可以通過立定縱跳、閉眼單腿站立等,了解身體素質是否達標。而蹺蹺板、網狀爬繩、鞦韆等親子活動器材,營造了一家人健身休閒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