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嘉定區體育局舉辦的運動康復公益課程第二期《運動康復》開課了。課程請來了全國著名的運動康復專家授課,通過肩頸操等方式,將理論講解、運動干預、健身指導相結合,大大改善了辦公一族們的頸肩痛等職業病。今年4月舉辦第一期《頸肩康復》課程後,就得到參與者的一致好評,公益課程正成為嘉定體育探索體醫結合又一全新舉措。
體醫結合助推“健康嘉定”建設
在“健康中國”的大背景下,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2016年印發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鮮明地提出體醫融合、非醫療健康干預等新理念。
從2009年開始,嘉定區馬陸鎮就在全國率先試點開展II型糖尿病運動干預。目前全區有糖尿病運動干預點30個,干預人群達到700余人。每個站點配備“1+1+2”的社區工作團隊(1名社區醫生、1名社會體育指導員、2名自我管理小組組長)開展運動干預,有規律地進行練功十八法、八段錦、健步走等體育鍛鍊,幫助患者控制慢病、改善體質,效果顯著。
去年11月,嘉定作為上海唯一的城區入選首批38個全國健康城市試點。運動干預、體醫結合、打造“運動健康JIA”平臺,成為助推“健康嘉定”建設的新探索。通過區體育局和區衛計委的共同推進,今年8月,嘉定區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再升級。在推廣慢病防控與運動干預結合基礎上,運動健康JIA南翔醫院服務站正式揭牌,16名來自體育和衛生方面的專家,受聘成為嘉定區運動健康指導專家庫成員,將定期為市民進行專業指導。首批市民拿到包含健康體檢與體質測試的“健康1+1報告”。這是國內首個包含健康體檢與體質測試的健康報告。
市體科所體質研究與健康指導中心主任劉欣表示,嘉定的“運動健康JIA”是體醫結合的又一新模式,關鍵在於重心下沉,把體醫結合防治慢病深入到社區、企業;把防線前移,通過體育和體檢機構的結合,把潛在的慢病患者作為干預對象,吸引他們加入到運動防禦隊伍。
多年來,嘉定的全民健身發展指數在全市均保持前列,但市民的身體力量素質仍較弱,中老年肌力量素質尚需加強練習使之保持和提升。為此,拓展家門口健身苑點的器材功能,加強力量素質訓練器械的配置,成為全區19個健身苑點升級改造的重點。“升級版”健身苑點以力量訓練、益智休閒、康復保健等多元化發展思路,通過更全面的器材功能,兼顧老中青各類人群的健身需求,成為“全家人的健身驛站”。
打造更宜居的運動小鎮
補環境短板,拉體育長板。在嘉定區“五違四必”環境綜合整治過程中,體育以其特有的魅力,成為地區“舊貌換新顏”的催化劑,逐漸形成15分鐘體育生活圈。
在吳淞江北岸江橋示範段,天藍水清,3米寬的黑色自行車道,2米寬的紅色跑步道,以及1米寬的綠色慢行步道,宛若“彩鏈”鑲嵌在江邊,健身者可以邊運動邊欣賞江景。如此場景,在兩年前不敢想像。
曾經,這裡是一片令附近居民談之色變的地方。無證無照鋼材廠、砂石碼頭、混凝土攪拌站在此集聚,常年塵土飛揚、污水橫流,嚴重影響居民生活品質。去年1月,吳淞江北岸江橋段綜合治理工作全面啟動。經過近兩年“五違四必”整治,22萬平方米違法建築被全部拆除,300多戶違法經營戶被清退。還綠於民,讓健身愛好者拍手叫好。
在嘉定區真新街道,原本“亂哄哄”的橋下空間改建成標準化公共停車場後,在橋孔周圍鋪設了40米長的紅色跑道。在豐莊路東側停車場入口處往東有9個橋孔也被改造成了市民健身苑。
嘉定首個以體育運動為主題的公園——北水灣體育公園,極大地緩解了嘉定北部大眾體育鍛鍊場地不足的問題,為嘉定周邊城市居民提供了綠色、生態、運動、休閒有機融合的鍛鍊賞景的好去處。
另外,大眾體育休閒的去處還有:同濟全民健身中心正式向社區開放、體綠結合的環城河步道和吳淞江沿線新景、菊園室外拆裝式泳池、利用閒置舊廠房改建的體育健身場地——翔立方體育文化綜合體和國金體育中心等等。
今年,嘉定區新建、翻建公共體育設施54處,包括:市民健身步道15條、市民益智健身點19個、多功能運動場7個、單項球場5個、足球場3個、健身房4個、游泳池1個。嘉定58所學校向社會開放,公共體育設施建設的紮實推進為市民參與鍛鍊、增進健康提供了基本保障。
培育精品賽事打造特色項目
探索“政府、社會、市場”三輪驅動辦賽,近年來,嘉定區以市民需求和社會熱點為導向,結合區域發展特色,精心培育嘉定特有賽事IP。連續三年成功舉辦的蒸蒸日上迎新跑,實現品牌升級,成為滬上跑步愛好者喜愛的迎新跑步活動。培育多年的本土賽事品牌:HEROS自行車賽,在上海乃至長三角地區具備一定的影響力。50家國內外知名汽車及相關行業企業參加的嘉定區企業文化年·嘉定汽車行業精英跑,凸顯汽車嘉定特色,賽事品牌已現雛形。
嘉定區業餘羽毛球聯賽從2015年到現在,比賽已從嘉定區拓展到全市,吸引不少業餘高手加入,通過良性的競爭促進嘉定羽毛球整體水準提高。今年參加第十三屆全運會群眾項目羽毛球比賽的草根選手,正是來自業餘羽毛球聯賽。
除了培育精品賽事,還要打造明星團隊,引領項目在基層的發展。嘉定現有社會體育指導員3823人,健身團隊2304個。經過多年培育,全區的廣播體操、嘉定工業區拔河、真新運動風箏、南翔柔力球等特色項目已在全國具有一定知名度,江橋門球也正在升級發展。
今年5月,2017年嘉定區業餘聯賽“嘉定新城杯”第九套廣播體操比賽舉行,這是嘉定區連續第七年舉辦第九套廣播體操比賽。為了把廣播體操推廣到最基層的社區、學校、機關、企業事單位,近幾年嘉定區以市民健身中心為原點,區內各街鎮社會體育指導員社區指導站為輻射點,取得成效。持之以恒的廣播體操大賽,既成為嘉定區品牌,也提高了市民積極參與運動的意識。
拔河一直是工業區的特色品牌項目,自2005年開展以來通過12年的努力,已從原先10多人參加的一支隊伍發展成為千余人參加的百餘支隊伍規模,並在全國拔河錦標賽、全國體育大會中屢獲佳績,成為上海全民健身品牌項目的又一張名片。
機制保障競技體育結碩果
正因為有著紮實的全民健身塔基,才有了競技體育塔尖的明珠。
在日前結束的2017年“體育之窗杯”我愛足球中國爭霸賽娃娃組的全國總決賽中,嘉定博擊足球俱樂部的小球員再創新高——首次奪得全國總冠軍。這是一個里程碑式的冠軍,同時也是近年來嘉定在轄區各中小學校推進體育特色教育的過程中斬獲的喜人成績。
嘉定區現有18所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27所區級足球傳統項目學校,積極探索政府扶持、學校支持、社會參與的校園足球青訓新模式,以博擊足球俱樂部為引領,英倫足球進校園積極跟進,形成了嘉定多元化的校園足球發展模式,共同推進嘉定校園足球運動的開展。每年4至7月間的全區中小學生足球聯賽,有近200場比賽;9至11月舉辦的U9、U10小學生足球分齡賽近百場。每次比賽都有很多家長及社會足球人士前來觀賽,嘉定的足球氛圍也越來越濃厚。
以體教結合為抓手,嘉定區逐步建立完善體育後備人才培養機制,根據嘉定區域特點及辦訓特色形成安亭鎮籃球一條龍、嘉定新城(馬陸鎮)排球一條龍、真新街道手球一條龍等後備人才培養體系,逐步把項目做大做強。在深化體教結合的同時,激發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和熱情,引導他們養成終身體育鍛鍊的生活習慣。
在今年的第十三屆全國運動會上,有19名嘉定籍運動員參加了14個大項的決賽,獲得2金1銀2銅5個前八名,是參加歷屆全運會的最佳成績。今年10月,從嘉定走出去的范憶琳蟬聯體操世錦賽高低杠冠軍,完成了體操新星向體育明星的蛻變。
上海市國民體監測公報顯示,2005年、2010年、2014年,上海市民體質已連續三度領跑全國,嘉定也在全市一直名列前茅。成功背後,是體育運動讓城市“細胞”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