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18“上海新年音樂會”奏響維也納圓舞曲
圖説:指揮家曼弗雷德·霍內克、女中音歌唱家朱慧玲
2018年1月1日晚,上海交響樂團2018“上海新年音樂會”上演,由奧地利指揮家曼弗雷德·霍內克指揮,上海女中音歌唱家朱慧玲傾情獻唱,並首次濃墨重彩地推出了以施特勞斯家族為代表的維也納圓舞曲作品,把多瑙河畔的維也納之聲帶給上海樂迷。
如今,施特勞斯家族,幾乎已經成為了新年音樂會的代名詞。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一觸即發,而歡樂祥和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就誕生在這個時候。維也納愛樂樂團以一場完全施特勞斯家族的曲目,向世界傳達著他們對祖國的忠誠,並逐漸成為奧地利音樂文化的象徵。今年,維也納圓舞曲剛剛被收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而2018上海新年音樂會主題剛好定調“維也納的榮光”,正是應景。
圖説:演出現場
談及指揮家霍內克與維也納音樂傳統及這個城市淵源頗深,他不僅在此成長,“耳濡目染”維也納音樂體系,早年還曾在聞名遐邇的維也納愛樂樂團和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演奏中提琴演奏,其兄長雷納·霍內克目前擔任維也納愛樂樂團首席,兄弟倆均與上交保持著長期合作。作為奧地利本土音樂大師,指揮霍內克目前執掌著美國匹茲堡交響樂團。他對施特勞斯家族音樂有著獨到詮釋,深諳“維也納風格”的精髓。
霍內克在演出前接受採訪時表示:“維也納風格其實是一種傳統,從海頓、莫扎特,到貝多芬、舒伯特,再到馬勒,包括施特勞斯家族,這些偉大的作曲家共同形成了所謂的維也納風格。維也納雖然説德語,但在音調和聲響上更像一種方言,維也納的音樂也受到語言的影響。演繹維也納風格是一個不小的挑戰,需要非常準確的表達。上海交響樂團是一支非常好的樂團,樂手們能很快地理解和詮釋出維也納風格,你們可以在音樂會上感受到。”
霍內克説:“在我看來,好的音樂,就不會使人厭倦。莫扎特、貝多芬、馬勒,這些偉大作曲家的作品最常被演出。貝多芬《c小調第五交響曲》,你不會去問為什麼又是‘命運’,因為它是一首偉大的交響曲,激動人心。施特勞斯家族創作了上千首舞曲,可能我們知道《藍色多瑙河》、《春之聲》,但有很多其實我們並不太熟悉。就演繹施特勞斯來説,只要你的音樂是直擊人心的,帶給聽者幸福感,那沒有人會不喜歡。”
圖説:《雷電》波爾卡中,樂手們撐起紅色雨傘
在昨晚的演出中,霍內克和上海交響樂團共同完成了他理想中“愉悅人心”的新年音樂會。《春之聲》圓舞曲的生機勃勃、《狩獵》波爾卡的爆炸的發令槍聲、《在克拉普芬森林》波爾卡中群鳥嬉戲的鳴叫,以及《雷電》波爾卡中樂手們撐起紅色雨傘的畫面,霍內克根據音樂設計的彩蛋為現場觀眾帶來歡笑。
同時,上海女中音朱慧玲也獻唱新年音樂會。談起朱慧玲的演繹,霍內克説:“我非常喜歡朱慧玲的聲音,優雅而有激情。所以我們特別選擇了《萊茵的傳説》、《我想邀請我的客人》和《我的雙唇那火熱的吻》。雖然只有三首歌,但展現了她聲音的方方面面,《蝙蝠》裏是一個女中音扮演的男性角色,而《朱迪塔》的咏嘆調原本是為了女高音創作的,但我覺得非常適合朱慧玲的聲音,她可以完成你所要求的一切。”
圖説:朱慧玲手持玫瑰深情演唱
在演唱《我的雙唇那火熱的吻》時,朱慧玲突然蹲下,從身前的花叢中取出一把紅玫瑰。隨後,她一邊深情演唱,一邊把玫瑰一支支拋向觀眾,引來一陣歡笑。隨著音樂,她又奔向樂手,與豎琴演奏員孫之陽歡樂共舞,與樂隊首席李培“激情”互動,場面火辣性感,在圓舞曲之的歡樂之外又增加了調味劑。
圖説:叢林交響音樂會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交音樂廳的大堂裏,佈置了一個“叢林交響音樂會”裝置,綠葉蔥蔥之中掩映著拉小提琴的熊、吹口琴的猴子和歌唱的鸚鵡。在一派生機盎然之中,在“2018上海新年音樂會”的樂音中,上海交響樂團為觀眾們敲響了新年的鐘聲。
昨晚演出同時,上海交響樂團通過官方網站及手機移動端在線直播這場音樂會。樂團在音樂廳裏架起了5台4K高清攝像機,分別聚焦在指揮、獨唱和樂隊。觀眾可以在不同的鏡頭中自行選擇切換,自己做一回上海新年音樂會的直播導演。同時,這場音樂會還通過藝術人文頻道和經典947廣播進行了直播。上海交響樂團通過各種方式,將這場充滿維也納風情的新年音樂會帶入千家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