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展示不同年代的老上海物件及生活用品,留住弄堂記憶 首家弄堂博物館雨中開館
弄堂老照片留存居民生活記憶。
今日的西王小區。(均 資料)
1月4日,奉賢路68弄弄口,西王花園弄堂博物館在陰雨綿綿中開館,向公眾免費開放。這是全市第一家位於居民小區內的弄堂博物館。館內展出的老物件中,有民國時期的熱水瓶、良友實業的“雙刀”牌臭藥水、上海益民食品廠什錦餅乾鐵皮盒,以及鐵皮玩具、民國潮州牌、民國帳鉤等,通過展板、照片、實物以及短片等形式,展現歷史悠久的上海海派弄堂文化。在小區內生活了大半輩子的一位居民告訴記者:“看到這些,弄堂生活的記憶就浮出來了。”
展示宣傳歷史保護建築
西王小區位於北京西路與石門二路西南角,近南京西路、泰興路,是一處帶有安妮女王風格特徵的外廊式住宅群,也是上海市第三批優秀歷史建築。去年街道通過靜安區“美麗家園”建設,對小區房屋進行了修繕,在修繕過程中,街道挖掘出許多西王小區的史料,便萌發了建設弄堂博物館的設想。靜安區石門二路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滕毅介紹,“2016年11月開始籌備,請專家開座談會、走訪小區居民,今年1月落成開放。”
西王小區原名西王家厙花園弄。清道光年間,此處村民以王姓為主而得名王家厙。以石門二路為界,路西為西王家厙。1900年前後,號稱“中國哈同”的大地産商程謹軒在此購進大量土地,在卡德路兩側建起花園洋房和里弄房。1911年花園里弄式住宅建成,較高程度地倣照當時西方住宅的設計和樣式。因弄堂內廣植花木,嘉卉飄香,故稱“王家厙花園弄”。
如今,西王小區內的12幢花園里弄住宅仍保存完好。住宅呈南北兩排佈置,每幢建築共三層,磚木混合結構,單幢住宅呈“品”字佈局。主樓外立面墻體採用紅磚清水墻,輔樓立面為青磚清水墻,主樓屋頂為平瓦雙坡屋面,並設計有老虎窗。新建成的西王花園弄堂博物館位於西王小區弄堂口,原先是某物業公司的倉庫,石門二路街道通過置換,將之用作博物館的展示空間。
許多展品來自居民捐贈
弄堂博物館的面積並不大,約130平方米。走進博物館,目之所及是一幢按照1:30比例復刻的單幢花園洋房建築模型,同樣呈“品”字佈局。兩個緊挨著墻壁的展櫃中,放置著鐵皮玩具、打字機、乒乓小塑人、民國時期保險箱儲蓄罐、靜安寺老大房禮盒、彈子盤、上海自行車牌等頗具時代感的紀念物品。
展出物品部分來自上海市收藏協會,部分展品來自小區居民捐贈。家住奉賢路68弄20號的李崇湘、文中山夫婦,于1997年搬入西王小區,得知街道正在籌備弄堂博物館,主動拿出了收藏多年的“上海工人毛澤東思想宣傳隊隊員證”“地段醫院診療證”“上海市公共交通月票”“上海市游泳卡”等一系列充滿時代印記的票證。
除了不可多得的建築財富,西王小區還有更為重要的名人財富與歷史財富。美國記者史沫特萊據説當時住在奉賢路70號2樓一間20多平方米的房間。越劇花旦戚雅仙、小提琴家譚抒真等都是這裡的社區居民。博物館籌備時,國家一級作曲家、指揮家屠巴海還捐出了珍藏多年的譜曲手稿,包含《崛起的東亞》《藍天下的至愛》《輝煌進行曲》等。
也是一個居民活動空間
與老洋房所經歷的“大歷史”並行的,是小區居民作為個體的生活記憶。87歲的陳寶娣1948年出嫁來到西王小區,“以前每幢小樓有個私家花園,由鐵柵欄將四週圍起,大鐵門是出入口,靜謐的小花園私密又個性。”92歲的羅雲仙在小區內居住了近70年,對奉賢路62號的巡捕房印象深刻,“在裏面工作的都是印度人,身穿統一制服,負責小區治安工作。”77歲的孫克強出生在西王小區,對小區裏的猶太點心師唸唸不忘,“抗戰時期,租界成了動亂時期的象牙塔。猶太人點心師在高級的西餐廳裏上班,有時會獻寶一般拿出點心給孩子們品嘗。”
弄堂博物館的紅墻上,挂著許多張翻拍後的老照片。照片中有對著磚墻打乒乓球的孩子,有鎖匠、磨刀匠與煙紙店……上海的弄堂文化,就像一壇老酒,無論有多深,都無法阻擋香氣四溢。在展示之餘,西王花園弄堂博物館更是一個居民活動的空間。在博物館的運營與老建築的保護上,街道打算探索黨建引領下的“居民自治、單位共治、社會共享”模式,聘請了薛理勇等上海著名史學家擔任博物館運營顧問,聘請居民為博物館志願講解員和街道優秀建築巡查志願者,美琪大戲院和市少兒圖書館為博物館的落成捐贈了書籍。據介紹,目前2018年的全年活動計劃已經擬定,1月是兒時弄堂遊戲主題展,2月是窗花剪紙新春互動活動,3月是海派文化主題展覽,5月是紅色革命主題教育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