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全年票房蟬聯全國城市冠軍

2018-01-05 15:56:07|來源:新民晚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上海全年票房蟬聯全國城市冠軍!影院數量和銀幕數繼續位列第一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3

圖説:2017年第20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光影築夢”紀念展 資料圖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

       320家影院,1837塊銀幕,262497個座位,35.02億元票房,337.23萬場放映,8305.97萬人次觀影;其中增影院67家,銀幕數419個,座位數50773個,票房增長6.99%,放映場次增長31.68%,觀影人次增長13.68%……記者剛剛(1月4日)獲悉,2017年上海電影市場全年票房蟬聯全國城市冠軍,影院數量和銀幕數也繼續位列全國城市第一位,交出了一份喜人的答卷。

       市場認可,品質不斷在提升

       2017年,全國總票房為559.11億,上海地區影院票房為35.0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6.99%。更值得關注的一組數據是,2017年國産電影票房累計301.04億元,2017年上海出品影片約佔全國國産片總數的8.5%,票房卻佔到了全國國産片票房的16.5%。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4

圖説:上海電影市場數據對比 網絡圖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5

圖説:2017年上海出品票房過億影片信息 網絡圖

       尤其,上海影片重點檔期集中上映票房收穫頗豐,過億影片11部。春節檔《功夫瑜伽》《乘風破浪》2部10億票房影片首開先河;暑期檔《繡春刀II:修羅戰場》《大耳朵圖圖之美食狂想曲》《地球:神奇的一天》等12部上海影片集中排片累計票房約9.6億;國慶檔期間,《縫紉機樂隊》等5部影片上映,累計票房約4.4億;12月的新年檔,《老獸》《機器之血》《心理罪之城市之光》等5部影片陸續面世,累計票房約4.8億元。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6

圖説:《功夫瑜伽》 網絡圖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7

圖説:《心理罪之城市之光》 網絡圖

       票房成績傲人之外,上海影片海內外節展頻頻獲獎創歷史之最,共有13部影片獲得24個中外電影獎項。其中,十九大獻禮影片《我是醫生》獲得第十四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村戲》《大耳朵圖圖之美食狂想曲》《陸垚知馬俐》分別獲得第3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攝影獎、最佳美術片獎和導演處女作獎。影片《老獸》獲第30屆東京國際電影節亞洲未來競賽單元最佳影片獎。此外還有《米花之味》《318號公路》《被陽光移動的山脈》《搖搖晃晃的人間》《暴裂無聲》等一批優秀影片在各類賽獎平臺上受到專業認可。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8

圖説:《我是醫生》 網絡圖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9

圖説:《大耳朵圖圖之美食狂想曲》 網絡圖

       政策升級,站上發展新起點

       12月,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出臺了《關於加快本市文化創意産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的通知,明確提出將影視産業作為上海文化創意産業發展的著力點,煥發中國電影發祥地新活力,振興上海影視産業,構建現代電影工業體系,推進全球影視創制中心建設。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0

圖説:上海車墩影視基地 資料圖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

       構建影視産業目標體系、優化影視産業扶持機制、提升影視産業鏈發展能級,三點舉措拳拳到肉,讓上海電影站在了發展的新起點上。例如,2017年促進上海電影發展專項資金歲末完成評審,共對3大類56個電影創作項目、14個電影佳作項目和8大類89個産業項目進行了資助,扶持資金19393.9萬元。通過政府産業資金的杠桿作用,真正把資金用到對産業切實産生推動力的企業和項目上。

       例如,今年上影集團將把握“改革開放40週年”等重大節點,圍繞“一帶一路”“中華創世神話工程”等重大選題,做好主旋律和重點題材影片的開發和創作。集團總裁任仲倫告訴晚報,“2018年,有講述‘中國的巴頓、東方的英雄’故事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影《彭大將軍》,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的電影《我的高考1978》、電視劇《大浦東》,慶祝建國70週年的電視連續劇《外交風雲》,慶祝建黨100週年的電影《日出東方》,紀念周恩來同志誕辰120週年的電影《少年恩來》,整合國際團隊力量的中華創世神話重點電影《大禹·治水》……”一口氣來不及講完還包括海外緝拿貪官故事的電影《圍獵》,真人版電影《葫蘆兄弟》、《我為歌狂》等重點創作。此外,2018年上海電影還將以名導作品、IP改編和新人新作為三大關注點,依託重點民營電影企業開發一批重點項目,抓好《江湖兒女》《地久天長》《涉過憤怒的海》《在南方車站的聚會》《上海堡壘》《擇天記》《征途》《敢問路在何方》《我與世界》《中國藥神》等重點項目的完片。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1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2

圖説:經典IP《葫蘆兄弟》和《我為歌狂》都是2018的重點項目 網絡圖

      【馬上評】數據之外,最令人驕傲的是市民的滿足

       2018年,上海電影的大發展,是《杜立特》《彭大將軍》《少年恩來》《嚴東生》《好帥的陽光》《薩瓦流淌的方向》《禹神》《山海經》等重點項目的創制;是用好電影扶持專項資金;是建設松江大型高科技影視基地,構建人才培養孵化類、影視製作投資類、影視取景拍攝類等3類特色影視攝製服務功能區。

       也是第一批星級影院新鮮出爐——放映品質和服務水準的逐年提升,提升了我們的票房數據,更提升了市民觀影的體驗。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3

圖説:上海影院票房數據 網絡圖

        其實,數據和政策之外,上海電影産業鏈佈局和發展的不斷完善,市民觀影體驗的不斷升級同樣值得驕傲。僅以2017年最後兩個月為例,11月,上海藝術電影聯盟在倫敦舉辦“中國藝術電影展”,展映《百鳥朝鳳》《塔洛》等8部電影,在香港亞洲電影節潮遊中國動畫單元展映《豬八戒吃西瓜》《小蝌蚪找媽媽》10部動畫片,推動中國電影走出去;12月在上海舉辦“香港經典電影周”“英倫電影周”展映《阿郎的故事》《銀翼殺手》等影片26場。常規性藝術電影放映也從不缺席,10至12月共放映《搖搖晃晃的人間》《重返狼群》《二十二》三部電影78場。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4

圖説:《百鳥朝鳳》 網絡圖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5

圖説:《搖搖晃晃的人間》 網絡圖

       上海電影産業的競爭力,在每一部高品質的作品裏,在每一家高品質的影院裏,也在每一項或許並不算起眼的小小活動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