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口上演“海上初心”情景朗誦劇

2018-01-11 10:47:08|來源:新民晚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海上初心”多媒體情景朗誦劇上演 虹口區用紅色文藝凝聚當代青年

  一部“海上初心”的多媒體情景誦讀劇今天在虹口上演,來自虹口各行各業的12位“85後”青年集聚在一起,組成了一個特殊的紅色劇組,用紅色文藝的方式講述黨早期的故事,也在講述紅色文藝的當代新篇章。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圖説:“海上初心”的多媒體情景誦讀劇今天在虹口上演。袁瑋 攝

      “海上初心”的“前身”其實是去年8月虹口區為推進“黨的誕生”發掘宣傳工程而舉辦的一場名為“紅色經典青春誦”朗讀大賽,當時在千余支團青組織推選出1200余個作品中,有12位誦讀者進入決賽。在半決賽中,來自上海市話劇藝術中心的4位導師覺得與其簡單地朗誦,不如將這些紅色作品用戲劇的形式錶現出來。於是,這些業餘誦讀者開始了各自的“戲劇生涯”。來自虹口檢察院的檢察官助理倪芳磊原來是代表檢察院團員青年來參加一場朗讀比賽,就這樣“一不小心”變成了一名戲劇“演員”。如今,倪芳磊從一個誦讀許廣平《最後一天》的朗誦者,變成了扮演許廣平的演員。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

圖説:誦讀者用紅色文藝的方式講述黨早期的故事。袁瑋 攝

     “海上初心”多媒體情景誦讀劇的誦讀作品都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生活在虹口的作家寫下的紅色經典。其中有中共早期主要領導人之一瞿秋白的《一種雲》,也有愛國作家丁玲的《五月》,還有國歌填詞人田漢的《畢業歌》。這些作家為何要在那個時間點創造那樣的作品,成為本次演出要追尋和説明的要素。導演、編劇、以及演員們最終將目光聚焦到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國家存亡之際,紅色作家創作這些作品背後故事。當這些文字串聯成一齣劇的時候,漸漸從紙上經典變成了一齣戲劇黨課。

       除了這次演出的12人外,還有一些誦讀者正在成為他們的第二梯隊成員。來自上海外國語大學俄語專業的研究生周丹和她的社區民警搭檔張鳴都是90後,他們一起合誦了左聯五烈士之一殷夫的作品《別了哥哥》。周丹説能夠誦讀一首中文翻譯過去的紅色詩歌,對一個俄語專業學生來説意義非凡,它説明愛國主義革命情懷是可以超越語言的。黨的十九大後,他們中的大部分都成為虹口宣傳黨的十九精神青年宣講團成員。他們用自己方式學習十九大,為紅色文化打call。

       虹口區委宣傳部部長吳強表示,創排這齣戲就是要用文藝的方式感染更多的青年參與紅色文化建設,傳承共産黨人的信仰之光和革命先驅的理想之火。據悉,除了這齣戲之外,虹口還將陸續通過出版書籍,開發文創産品,規劃紅色線路等方式,讓紅色文化在虹口煥發更大的生命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