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上博看“水彩之父”筆下的風景

2018-01-11 11:01:58|來源:文匯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4

透納的《狄多和埃涅阿斯》。(上海博物館供圖)

  上海博物館1月10日對外公佈了2018年展覽計劃,將推出“典雅與狂歡:來自雅典衛城博物館的珍寶”“心靈的風景:十八至二十世紀英國風景繪畫”“走向現代主義:美國藝術八十載(1865—1945)”“千文萬華:中國歷代漆器藝術展”“董其昌書畫藝術大展”等五個特展。其中,“心靈的風景:十八至二十世紀英國風景繪畫”展,因將呈現包括奠定印象派發展方向的透納等在內的一批十八、十九世紀知名風景畫家的作品而備受矚目。

  五大引進展:這邊“風景”獨好

  在世界繪畫史上,透納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名字。他是“水彩之父”、19世紀上半葉英國學院派畫家的代表,以善於描繪光與空氣的微妙關係而聞名於世,尤其對水氣瀰漫的畫面掌控有獨到之處。他對光線及色調的興趣超過形體,這為日後印象派畫風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礎。透納在藝術史上最大的貢獻莫過於把風景畫與歷史畫、肖像畫擺到了同等的地位,被稱為“無可爭議的歐洲首席風景畫家”。

  據史料記載,在英國,很長一段時間,風景繪畫所扮演的角色只是在肖像畫中充當背景,且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一些荷蘭風景畫家的啟迪。透納是真正使英國風景繪畫擺脫荷蘭、法國或意大利繪畫影響而走上自己獨立道路的兩個人中的一個,另一位是康斯太勃爾。

  將於4月27日揭幕的“心靈的風景:十八至二十世紀英國風景繪畫”展上,以收藏英國繪畫和各國現代藝術著稱的泰特不列顛美術館,將集中呈現透納、康斯太勃爾等一大批十八、十九世紀知名風景畫家的作品。此外,還將展出拉斐爾前派、印象派畫家和二十世紀超現實主義、先鋒現代主義畫家的作品,如約翰·埃弗裏特·米萊斯、保羅·納什、萊昂·科索夫、理查德·朗等,全面梳理十八至二十世紀英國風景繪畫的發展脈絡。

  如果説透納是英國繪畫史上的天才,那明代畫家董其昌則是中國繪畫史上承前啟後的關鍵人物。他提出的“筆墨論”,翻開了文人畫史的新篇章,其後,清四高僧、四王吳惲、金陵畫派、新安畫派,乃至晚清近三百年的畫壇,大都在其理論影響之下而成就,形成了一個群體性的文人畫創作高潮。

  12月7日,“董其昌書畫藝術大展”將亮相上海博物館。該展覽由董其昌各階段重要代表書畫、經董其昌及其友人鑒藏並對其理論和實踐産生影響的古書畫代表作、對董其昌創作與理論産生影響的同時代書畫家作品等各部分組成,系統梳理董其昌及其所處時代的書畫藝術成就。

  三大境外展:展現“中國文化走出去”的主動性

  在引進重量級展覽的同時,上海博物館也慷慨地把自己的展品拿出來,今年將在境外推出三個特展。其中,將於2月25日在美國芝加哥藝術館揭幕的“吉金鑒古:皇室與文人的青銅器收藏”,通過曾入藏宮廷、曾受古代文人鑒賞的各時期青銅器來展現中國悠久的青銅文化。展覽中,上海博物館將提供30件古代青銅器和1件清代繪畫,其中,史頌鼎、魯侯簋、齊侯匜等均為國家級重要文物。

  香是中國雅文化中的代表,也是目前收藏界的熱點之一。3月9日至8月26日在法國巴黎池努奇博物館舉辦的“中國芳香:中國古代香文化”展覽,將以時間軸作為展線,通過91組姿態各異、材質多樣的香具,結合“香”為主題的繪畫和書法作品來展現“中國香”,表達出“中國文化走出去”的主動性。據透露,法國巴黎池努奇博物館為巴黎博物館聯盟成員,是較早與上海博物館進行合作的歐洲博物館之一。2013年,上海博物館曾在該館舉辦“海上畫派”展。

  4月16日至7月25日亮相剋裏姆林宮博物館的“上海博物館藏明代藝術珍品展”,則將為俄羅斯觀眾帶去中國古代文化的精粹。該展覽精選明朝傢具、文房用品、繪畫、緙絲、景德鎮瓷器、漆器、出土珠寶首飾、陪葬俑等各類文物83組156件,通過文人書房、崇古生活、明瓷薈萃和古墓遺珍四個板塊全面介紹和展示古代明人的日常生活、審美意趣、喪葬習俗以及明代高超的手工藝技術。展覽將重建明代文人書房的真實場景,同時還將展出一組由66件出土陶俑組成的“儀仗隊”。據悉,克裡姆林宮博物館2012年、2015年分別在上海博物館舉辦了“寶光璀璨———法貝熱珠寶藝術展”“盛世威儀———俄羅斯皇家軍械珍藏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