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對於中國電影市場來説,無疑是非常重要的一年。這一年,中國電影全年總票房到達新的高點——559億元;這一年,全年票房過億元影片92部,其中國産電影51部;這一年,國産電影《戰狼Ⅱ》以56.83億元票房和1.6億觀影人次創造了多項市場紀錄;這一年,我國作為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的地位更加鞏固,成為全球電影市場增長的主引擎。
在如此輝煌的成就之後,在歲末年初之時,回過頭來,檢視2017年的電影市場,除開數據帶來的震撼,我們從行業發展發面出發,總結出如下特點:一、電影品質快速提高,電影匠人精神獲得觀眾認可;二、電影文化屬性體現明顯,國人更愛國産電影;三、主旋律電影市場表現亮眼,取得顯著成績;四、國産電影類型蓬勃發展,體現獨特文化基因;五、藝術電影市場擴大,多元化時代逐漸到來。
接下來,讓我們從這五個方面,對2017年的電影市場進行一一解讀:
《戰狼Ⅱ》劇照資料圖片
一、電影品質快速提高電影匠人精神獲取觀眾認可
與過去幾年相比,2017年的賣座電影口碑大都處在中上水準,鮮見低分作品,這無疑是可喜的進步。
無論是賣到56億的《戰狼Ⅱ》,還是在歲末之際,引發廣泛討論的《芳華》和《妖貓傳》,都讓我們看到了中國電影工業發展的水準,看到了中國電影人對於電影品質的追求。
《戰狼Ⅱ》作為一部高強度動作類型片,在預算方面與好萊塢同類型差別巨大,但導演吳京依舊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條件,克服重重困難,做出了具有現實質感的大場面。
《妖貓傳》為呈現人們心中的夢幻大唐,不惜花費時間搭建真實場景,導演和演員為了呈現最佳狀態,一個鏡頭拍攝數十次。
《芳華》為了呈現獨特年代感,在拍攝之初,便讓演員從日常生活中就開始進入電影場景,磨煉演員的口音與體型,力圖與電影中的人物貼合。
事實證明,這些努力付出與精心打磨是值得的,觀眾從電影營造的真實場景中獲得滿足與感動,用實際行動給予國産電影以支持。
《芳華》劇照資料圖片
二、電影文化屬性體現明顯國人更愛國産電影
曾幾何時,隨著開放程度的擴大,不少人擔心好萊塢電影會佔領中國市場。但一年又一年的結果向我們證明,國人最愛的依舊是國産電影。
2017年,好萊塢為了迎合市場,産出了無數的續集電影與大場面的動作科幻電影,但是這些電影在中國市場漸漸呈現頹勢,大都未取得預期成績。
好萊塢電影遇冷,表明電影作為大眾傳媒媒介,依舊具有非常強烈的文化屬性,人們更希望看到貼合自身經驗的作品。這對於中國電影人來説,無疑是極大的鼓勵。
當然,電影人也應珍惜觀眾的這種情感,努力講出中國觀眾喜歡的故事。
《建軍大業》劇照資料圖片
三、主旋律電影市場表現亮眼取得顯著成績
主旋律電影,通常被解讀為以愛國主義、英雄主義、理性主義、集體主義為主題。
在過去的許多年裏,主旋律電影由於諸多原因,在觀眾中形成了刻板印象。但是2017年,許多主旋律電影的成功,讓人們對主旋律電影有了新的認知。
以八一建軍節前後上映的電影《建軍大業》為例,它恢弘氣勢講述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建立的過程。電影請來了香港導演劉偉強執導,而且啟用大量的年輕演員,即使在前期備受質疑,也沒有動搖這種策略。
電影上映之前,廣電總局副局長張宏森發長文,對這一策略進行詳細解讀,他表示希望《建軍大業》“輕裝上陣,卸載概念,以電影的生動靈性為手段”。而事實證明,《建軍大業》在一定程度上確實做到了,跌宕起伏的敘事、個性鮮明的人物,使得電影吸引了更多的年輕人去觀看和了解那段真實的歷史。
事實上,以好萊塢和世界上其他電影發達地區為觀察對象,我們會發現,主旋律電影一直都是商業電影中的佼佼者。觀眾渴望看到國家歷史、民族英雄被生動展現,也渴望看到國家形象、英雄人物被用心抒寫,而我們的主旋律電影在這方面的探索還應繼續大步向前。
《繡春刀Ⅱ:修羅戰場》劇照資料圖片
四、國産電影類型蓬勃發展體現獨特文化基因
類型化,作為電影創作的一大特徵,在商業電影領域一直被著重強調。類型化提供的是電影的視覺外觀,是講故事的方法,提供一種建構電影世界的內在邏輯。
但類型的形成從來都是複雜的,我們既不能照搬好萊塢的套路,也不能重復我們自己的老路。類型需要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不斷的創新。
2017年,中國電影在奇幻、懸疑、動作、喜劇類型上都産出了優秀作品。其中尤以脫胎于中國傳統電影文化的奇幻與古裝動作類型的表現最為讓人欣喜。
中國奇幻主要是指以中國神鬼文化為背景來建構故事與視覺外觀的獨特類型,最近兩年各種不同版本的《西遊記》便是對這一題材最有力的發掘。而2017年,更是有《二代妖精之今生有幸》、《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奇幻類型電影,雖然市場表現各有不一,但無疑是在拓展著這一類型的邊界。
與奇幻類型相同,古裝動作類型同樣植根于中國傳統文化;中國人迷戀武俠故事古來有之,黃金時代的香港電影更是將中國武俠電影推向巔峰。但是近年來,武俠電影逐漸式微,但是熱愛武俠電影,試圖對武俠電影進行創新的電影人卻從未減少。
2017年上映的電影《繡春刀Ⅱ:修羅戰場》可以説便是武俠類型電影的升級版本,電影擁有著傳統武俠片的視覺外觀,以古裝呈現,人物懷著高強的武功,但人物在價值取向上卻具有了當代人文精神。在2017年的夏天,不少影迷對看到這部電影表示欣喜,因為他們終於相信,中國的武俠電影傳統不會消失。
《岡仁波齊》劇照資料圖片
五、藝術電影市場擴大多元化時代逐漸到來
2017年,有兩部電影賣到過億,應該是大多數人事先完全沒有預料到的事。一部是《二十二》,一部是《岡仁波齊》。
《二十二》是一部講述慰安婦的紀錄片,題材小眾,敘述克制。雖然這部電影在2015年就已經拍成,並且多次獲獎,但上映過程依舊困難重重。可是市場最終給用心拍電影的人以回報,這部投資只有四百萬的電影,最終票房達到了一億七千萬。
而張揚導演的《岡仁波齊》講述了藏區人民不遠萬里進行朝拜的故事,電影敘事節奏緩慢,無明顯戲劇衝突,更著重於人物內心刻畫。傳統上這類電影只有極少數人會去觀看,但是這部電影卻在大片雲集的暑期檔取得口碑與票房的雙豐收。
《二十二》與《岡仁波齊》取得的成績,無疑體現了中國電影觀眾欣賞水準的提升,更加預示著中國電影多元化時代的到來。
毫無疑問,是整體産業的發展,在提升著與電影相關的方方面面。
2017年,中國電影提倡“品質提高”、提倡“工業化”、提倡“走出去”,如果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讓我們給這些提倡加一個定語,我們希望是:從技術到文化層面的品質提高、能夠惠及到所有從業者的工業化、以及帶著中國故事的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