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三長”上任一年 家園越變越美

2018-01-15 10:17:07|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金山朱涇鎮長浜村有了5位河長、5位路長、20位埭長,家園越變越美“三長”上任一年 心情如同過山車

  身在鄉村,許多人的記憶裏都有家門前的那條河、那條路、那條埭,牽動著美好鄉愁。在金山朱涇鎮長浜村,去年初悄然出現5位“河長”、5位“路長”和20位“埭長”。如今,看著家園越變越美,“三長”坦言一年來的心情變化有點大。

  北橫港故事:從擔心到放心

  一天工作結束後,沿著北橫港轉一轉,是長浜村村幹部何哲源這一年來養成的習慣。違法建築倒下了,河岸景觀變美了,如今村民們越來越喜歡晚飯後到家門口的河邊散步。

  近兩年來,朱涇鎮以河岸違建拆除為突破口,各村劃好公里線,河道整治責任到人。何哲源既是長浜村兩委班子成員,也是長浜村五條村級河道之一北橫港的“河長”。他一肩雙責,心中不由得多了一份擔心,擔心這“河長”當不好。

  過去,佔用河邊土地、私搭簡易鐵棚和倉庫等,在北橫港兩岸並不鮮見。而如今,確保“河道兩岸一公里內無違建”,成了“河長”們的職責。在拆違攻堅的日子裏,他與許多“河長”一樣夜以繼日地奔波在田間埭頭,反復做思想工作,一家一戶簽約,還到現場察看拆違進展。

  紫藤園故事:從煩心到舒心

  説起長浜村“路長”的由來,還得從兩位普通村民與紫藤園廣場的故事説起。紫藤園去年年中修建完成,那裏健身設施完善,環境優美,吸引村民前來健身。村民張火林的家正對著廣場,他每天打開門,看到這熱鬧的場景,心裏就覺得高興。但人多了也會有煩心事。每天人潮散去,廣場四處總會散落些垃圾。見此情景,老張坐不住了,抽空就去清理。

  要知道,老張年輕時受過傷,平時行走並不方便。為此,村委會工作人員小馬還和他搶過掃帚,硬脾氣的老張不僅不肯松手,還提著嗓門對小馬説:“你們忙,不來也沒事,我就住在這兒,看見垃圾,隨手掃掉就好了,不費事的。”同埭的顧土根,也把紫藤園當作自己家的院子,精心看護周邊綠化,定時除草、定期施肥,使得草木青綠,四季花開。村民們稱讚老顧:“這個老農民種得了莊稼,也護得了花草。”

  在長浜村,像這樣自發護路的普通村民還有許多。如今,他們有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名字“路長”。沒有私心,也不問回報,管好門前路,讓村民更舒心。

  荒田賠償故事:從鬧心到寬心

  長浜村的埭長們,有的是婦女幹部,有的是村民小組長,還有老黨員。他們在埭頭上頗有威望,讓他們做“埭長”,村民信得過,村委會也放心。

  72歲的吳娟芳,家住仙居13組。她在丈夫口中是“一根筋”,但在村民心裏卻是個“靠得住”的女埭長。有一回,村裏召開安全生産工作會議,她病得起不了床,就讓老伴代她去參加。那天會上不僅分發需要張貼的告示,還有一本村民期盼已久的村志。回到家,吳娟芳便催促老伴挨家挨戶送去。

  仙居15組也有一個敢拍胸脯的“埭長”。新聯河清污,機器駛入會壓壞農作物,可能涉及到賠償問題。於是,工作人員首先與“埭長”朱品元聯繫,了解涉及附近農田的歸屬問題。朱品元自小在這條埭上長大,做了幾十年村民小組長,心裏裝了一本活生生的“埭志”。她説,這片田原本是荒田,許多年來村民你種一點、我種一點,時間久了自然而然覺得是自己的了,“這事我可以拍胸脯保證,機器經過的農田,不會有人來吵鬧”。在組裏,村民都知曉朱品元是個連哪片田地下埋了水管都知道的管事人,所以當天機器駛入,沒有一位村民前來阻攔。

  河變清了、路變暢了、埭變美了,長浜村村民的獲得感、幸福感提升了,大家聚到一起總會情不自禁誇讚幾句。“這樣一來,‘三長’們有了成就感,他們參與護河、護路、護埭的積極性也越來越高了。”長浜村黨總支副書記高峰由衷地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