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寧打造醫療中心 擦亮同仁醫院招牌

2018-01-19 09:47:19|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同仁醫院區域就診率逾七成,已成為長寧區居民看病的第一選擇 五年“脫胎換骨”擦亮金字招牌

  走進上海市同仁醫院,層次分明的色彩佈局令人感覺與眾不同:二樓慢病治療區,是安靜的天空藍;三樓消化、神經、呼吸等重點學科診區,是鮮亮的生命綠;四樓婦産科和兒童保健區,是飽滿的活力橙;五樓中醫、康復等,是傳統的大地黃;六樓皮膚科、體檢科等,是神秘的高貴紫……

  同仁醫院的歷史可追溯到1866年,是上海開埠後最早建立的西醫院之一。近年來,針對整個長寧地區缺少一家高等級綜合性醫院,醫院立足於打造區域醫療中心定位,對接大虹橋發展需求,從服務流程、技術能級和臨床科研三方面發力,擦亮“同仁”這塊金字招牌。

  流程再造,等候時間縮一半

  5年前,同仁醫院還是兩家分散在長寧區東、西部,在醫教研各方面相對薄弱的醫院。位於西部的長寧區中心醫院雖然業務量居本市同級同類醫院前茅,但環境逼仄,患者就診體驗度不佳;而位於東部、具有悠久歷史的長寧區同仁醫院則面臨規模日漸萎縮的狀況……

  為滿足區域居民對優質醫療資源的需求,2013年,長寧區中心醫院和長寧區同仁醫院整體合併,兼具區位優勢和歷史品牌優勢的上海市同仁醫院就此新生。

  重新擦亮百年同仁的金字招牌,先從打造現代醫院的合理佈局和高效流程做起。當時剛上任不久的院長馬駿記得,大規模基建改造前夕,管理層幾乎天天早出晚歸,馬不停蹄考察上海各大醫院,學習它們在佈局和流程上的精華,邊看、邊想、邊記、邊議,有一次因過於投入,還被其中一家醫院趕了出來。

  改造後的同仁醫院“脫胎換骨”——

  2015年,重新啟用的門診煥然一新,候診大廳裏預檢、掛號、收費等功能區均相對獨立,承載垂直上下人流的自動扶梯不像很多醫院那樣設置在中央,而是有意移到西側,讓大廳顯得更加寬敞透亮。各診區的面積和診室的數量根據日均門診人次確定,如心血管內科、內分泌科、全科和老年科的病人佔相當大的比例,彼此關聯度大,就被安排在同一區域,還和相關的心電檢查等毗鄰,減少與其他科室患者的混雜。“以病人為中心,首先就是要讓病人少往返,減少等候時間。”馬駿説。原先,醫院的門診樓和住院樓之間只有1樓一條長廊貫通,改造後1樓至4樓都建立起了貫通長廊,並在長廊內設置了一系列醫技部門,方便住院和門診患者共享。各樓層均在中庭設置了掛號收費、自助服務、諮詢臺,婦産科和兒科更是檢驗、檢查、治療室、取藥處“一門式”整合,病人和陪同家屬不必上上下下。位於門診三樓“中心地帶”的預約中心,整合了專家號源和十幾項醫技檢查的預約。當患者有多個檢查項目時,預約人員會進行統籌,將各項檢查儘量安排在一天、甚至半天內完成。系統後臺還可推算出患者取得所有檢查報告的時間點,據此安排專家和專科門診。

  經過空間重構和流程優化,患者得到有效分流,人滿為患的擁擠現象不復存在,窗口排長隊的現象也有效改善。據統計,從2013年到2017年,在門診患者人次持續攀升的情況下,患者單次就醫時間(即從門診掛號到取藥)從121分鐘下降到57分鐘。“大眾點評網”上對同仁醫院服務打出五星的比例,從2014年的8.9%提升到了2017年的45.1%。

  能級提升,救腦救心救命

  同仁醫院東側有個市急救中心120分站,這裡的急救醫師近幾年的一個共同感受是:突發腦卒中、心梗的病人點名送同仁醫院的越來越多了。

  就在幾年前,一個數據曾讓醫院管理層痛心不已:業務總量中,本區域內的居民醫保病人就診率僅40%。也就是説,附近居民即使是常見病、多發病,選擇跑遠路去外區的三級醫院還非常普遍。

  作為區域醫療中心,卻無法吸引區域居民,為什麼?除了綜合實力的客觀差距,主觀因素更是主因。馬駿院長對此有直觀認識——醫生看病隨意,診療不規範,溝通不耐煩。

  要提升患者就醫滿意度,首先是“做規矩”。醫院梳理診療規範,完善考核機制,規定主任醫師1年4次被投訴,主治醫師1年3次,次年就地降級。2014年有5個主任醫師、3個主治醫師因此降級;但到2015年,再無此類情況發生,服務類投訴大幅減少。

  為儘快提升綜合實力,從2013年起,醫院主動尋覓、精心挑選,先後引進24名學科帶頭人,同時大批自主培養業務骨幹。體現醫療中心水準的疑難手術量連年快速提升——

  神經外科,從2013年的一年60台手術,劇增到一年1600台;無論卒中還是腦外傷都能第一時間處理,其特色亞專科顱神經外科還在全國打響了知名度。心血管內科,以前一年500台手術不到,連房顫治療和電生理都無法做,安裝起搏器一年也僅十幾個;而如今年手術突破千台,最近被納入全國第二批胸痛中心。普外科年手術量上升了140%,三級以上手術量翻了三番。重症醫學科從無到有,床位擴展到40余張……

  除了危急重症,各種診療技術也不斷取得新的突破。如胃腸外科孫鵬主任在消化道腫瘤手術中引入了“腔鏡熒光導航系統”,將納米材料的造影劑注射在相應器官組織,通過導航所激發的特殊波長光譜,可以在手術中精準顯影淋巴結,幫助醫生快速評估手術的治療範圍。這一“腹腔鏡+加速康復+淋巴結熒光顯像”組合的技術被業界稱為胃腸道腫瘤治療“同仁模式”,不但減少創傷、縮短住院時間,患者5年生存率更大幅提高。

  最新統計,同仁醫院的區域就診率達到了70%以上,已經真正成為長寧區居民看病的第一選擇。

  教學科研並進,為醫改助力

  在同仁醫院的院史室裏,有一件鎮院之寶——上世紀70年代研發的中國第一台彩色纖維胃鏡,見證著同仁薪火相傳的創新精神和科研實力。

  如今,胃腸道疾病診治依然是同仁的鮮明特色,新一輪的上海市重點專科建設中,消化內科、胃腸外科、影像介入科榜上有名。消化內科開展的腫瘤早篩的獨創研究,獲得上海醫學科技進步獎;影像介入科所研發的數十種消化道支架,獲得上海技術發明二等獎。在此基礎上,同仁醫院成立了消化病研究所,完善單病種路徑,鎖定核心技術,不斷尋求新的突破。

  針對周邊居民前列腺增生高發,醫院引進有泌尿外科“小李飛刀”美譽的李東博士,他對“經尿道前列腺鈥鐳射剜除術HoLEP”微創手術加以持續改良,不但手術無疤痕,平均住院日更從6天縮短到2天,後續不用藥,達到全國行業領先水準。

  為進一步夯實科研基礎反哺臨床,醫院“政策激勵、氛圍熏陶、借梯登高、專才專用”四管齊下,幾年來效果初現:2014年,實現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零的突破,此後保持穩步增長;被SCI索引收錄的論文,從五六年前的個位數,達到現在每年60余篇。去年更是雙喜臨門:5月,經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認定,取得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認證,這項資格是行業內公認的醫院醫療水準和科研能力的綜合體現;10月,同仁醫院正式通過HIMSS EMRAM(住院)六級現場評審,成為本市第7家、全國第34家獲此殊榮的醫院。

  2014年與交大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基礎醫學院合作,成立虹橋國際醫學研究院,按照國家級實驗室標準建設,目前已成為面向大虹橋區域的醫學科研基地,並將繼續打造成國際化的轉化醫學研究中心。2015年,正式成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研究生培養單位。

  醫院科研和教學不僅為臨床服務,更為醫改助力。2016年11月,同仁醫院成立了獨立建制的全科醫療科,並與加拿大渥太華大學醫學院、交大醫學院、長寧區衛計委等共同打造全科醫學的醫療和教學基地。今後全區的1600名全科醫生都將到同仁醫院培訓深造,提升社區醫療水準,奠定分級診療基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