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愁:奉賢的這些車票你還留著嗎

2018-01-22 10:34:31|來源:解放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奉賢 | 奉賢的這些車票你還留著嗎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5

  詩人余光中在《鄉愁》中説: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而對於今天無數背井離鄉的遊子來説,

  鄉愁則是一張小小的車票,

  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1

  解放初,奉賢境內交通不便,大部分地區無公路,勤勞又聰慧的奉賢人民想出了一個代步車輛的妙招,在每輛自行車后座放置一塊木板,供一二人乘坐,戲稱“二等車”,此車在柘林至奉城、四團、平安民間頗為盛行。當時還成立了三輪車工會,穿梭于南橋區的西渡至柘林沿途各個鄉鎮,為奉賢的交通出行增添了一抹亮麗的風景線。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6

(50年代,在奉賢民間流行的“二等車”車票)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7

(60年代初中期,平安至四團的“二等車”客票)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8

(解放初,西渡至柘林沿途鄉鎮的三輪車客票票根)

  2

  但是隨著奉賢公交客車線路和班次的增多,這些“二等車”、三輪車也漸漸退出了歷史的舞臺。對於我們父輩那一代人來説,公交車,可能是他們那時最重要的一個出行交通工具,而當時的南橋汽車站又是奉賢對外交通連接的一個重要樞紐。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9

(1986年10月遷址到縣政府招待所東側的南橋汽車站)

  3

  據《奉賢縣誌》記載:南橋汽車站創設于1933年4月,地址在小木橋西、南橋塘北側。1958年,南橋汽車站遷址滬杭公路12號。1981年11月28日,南橋汽車站改名為南橋中心站,下轄西渡和奉城汽車站。1984年1月10日,南橋中心站又易名奉賢縣中心站。1986年10月1日遷址縣政府招待所對門。解放後至1984年,奉賢境內運行客運線路有西乍線、南航線、西團線、西奉線、奉柘線等16條。

  西乍線:解放初,西渡至柘林通車,全程20公里,每日兩班。1959年1月20日延伸至金絲娘橋,沿途設18站,全程47公里。1963年7月1日又延伸至乍浦,全程68公里,每日八班。

  南航線:南橋至航頭,1957年通車,沿途設11站,全程20公里,每日24班。

  西團線:1959年1月20日,西渡至奉城通車,沿途設13站,全程29公里。1962年8月1日延伸至四團,沿途設16站,全程37公里。1965年1月17日延伸至團東,沿途設19站,全程44公里,每日25班,其中奉城、西團區間8班。1984年10月1日再延伸至大團,沿途設25站,全程47.02公里,每日16班。

  在當時除了16條客運線路外,還有鄔橋至上海、燎原農場至金陵西路的直達客車。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0

1972年鄔橋至上海汽車票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1

1973年燎原農場至金陵西路汽車票

  1987年,奉賢地區首次出現了招手車,顧名思義就是只要招招手就可停車上客,乘客十分方便。

  一張車票,一段回家的距離!這些泛黃的車票,不僅記載了奉賢人民對家的記憶,它們更是一路見證了春去秋來歲月的變遷和奉賢交通事業的發展。現在隨著軌道交通5號線南延伸工程、上海首條BRT快速公交線路的竣工,奉賢人民的出行也越來越便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