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傳承紅色基因 | 周恩來鄧小平幾乎每天都來辦公
石門一路吳江路,是上海城市變遷的縮影,既有耄耋之年的老字號和歷史建築,也有別具特色的新建高樓和繁華商圈,時光在這裡交匯與碰撞。
這裡,也曾是中共中央早期在滬的珍貴記憶。1927年至1928年,在位於同孚路(今石門一路)的柏德里,一幢兩樓兩底石庫門建築裏,建立了中共中央政治局聯絡點,“周恩來、鄧小平幾乎每天都來辦 公”。
圖説:中共中央政治局聯絡點舊照 靜安區委黨史研究室 供圖
局勢險惡 轉戰上海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革命形勢逆轉,反共事件不斷發生。7月15日,汪精衛等控制的武漢國民黨中央召開“分共”會議,決定同中國共産黨決裂。至此,第一次國共合作全面破裂,共産黨被迫進行秘密鬥爭。
大革命失敗後,形勢危急,局勢險惡。8月7日,中共中央在武漢召開緊急會議,選舉産生中共中央臨時政治局,以瞿秋白為主要負責人。經過多次討論,決定將中央機關遷往上海,因為“上海的革命力量比武漢強,同時也比較容易隱蔽”。
1927年9月底至10月上旬,中共中央機關陸續從武漢遷至上海。此前,中央已派何叔衡等到上海籌備遷滬事宜,並指示江蘇省委為中央機關尋找和租賃房屋,同孚路柏德里700號(石門一路336弄9號)便成為最早建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聯絡點之一。
一正一廂,坐北朝南,樓下是客堂,樓上是辦公室,看似一座極為普通的石庫門里弄住宅,當時卻是負責處理黨中央日常事務的一個重要機關。1927年秋至1928年間,正值大革命失敗到土地革命興起的歷史轉折時期,中共中央在上海領導全國各地的武裝起義,整頓、重建黨的各級組織和恢復白區秘密工作,以及紅軍初創時期農村革命根據地工作。任務繁重,事務繁雜,中共中央政治局聯絡點也被稱為“中央辦公廳”。
任務繁重 並肩作戰
“那時,恩來同志和小平同志每天都來這裡,中央各部和各地區的同志都來請示工作。”原中共中央秘書處工作人員黃玠然時任《布爾什維克》編輯,他曾回憶在這裡第一次見到周恩來和鄧小平,“他們非常忙,請示工作的人很多,有時還要排隊在外面等。”
當時,周恩來任中央政治局常委、軍委書記、組織部長,鄧小平任中共中央秘書長,兩人幾乎每天都要到柏德里700號的客堂樓上辦公,及時聽取彙報和解決問題。凡屬機關事務性的問題由鄧小平直接處理,政策性的問題由周恩來親自處理,重大問題交中央政治局會議討論決定。“恩來同志和小平同志處理工作是相互配合、並肩作戰,兩人是密不可分的。”
此外,中共中央機關刊物《布爾什維克》的稿件,都由中央秘書處派人送到這裡,經領導審定,再通過內部交通轉給中共中央出版發行部經理毛澤民主管的印刷廠發行。
當時,為保證機關的安全,黨的各級機關都以商店、住戶、寫字間等形式出現,駐機關人員的公開身份必須與周邊環境相適應。作為居民住宅,按照“機關家庭化”的隱蔽工作要求,中共中央政治局聯絡點也以住家的形式為掩護,彭述之夫婦、黃玠然夫人楊慶蘭、陳賡夫人王根英以及留法學生白載昆等,均以房東或房客的身份寓居在內。
呼籲設標 保護記憶
年代久遠,城市更迭,中共中央早期在滬機關史跡的尋訪並非易事。今年85歲的夏順奎被稱為滬上“紅色活地圖”,上世紀80年代,他陪同諸位歷史親歷者尋訪了上海多處革命史跡,中共中央政治局聯絡點便是其中之一。
1982年5月,時任全國工商業聯合會秘書長的黃玠然來滬公幹,得知消息後,夏順奎立刻請他抽空一同尋訪滬上革命舊址,黃玠然還約請了當年一起從事秘密工作的張紀恩等一起前往。
“先到王家沙附近的柏德里,這是1927年至1928年黨中央機關的接頭地點。”夏順奎回憶,5月28日上午,一行人從黃玠然當時的住處錦江飯店出發,由近及遠,一處一處來尋找。來到石門一路336弄弄口,向居民證實此處就是“柏德里”,進弄後黃玠然停在9號門口,經居民允許推門而入,樓上樓下走了一圈,一邊回憶一邊辨認,最終確認“就是這家”。
而今,柏德里已因市政建設拆除,如何留存曾經的紅色記憶?市政協委員朱少偉建議,因地制宜給中共中央早期在滬機關遺址設置醒目紀念標誌,上書文字説明並顯示輪廓照片。
“上海是黨的誕生地,也曾是中共中央的長期駐地,紅色資源得天獨厚。”朱少偉強調,上海正實施迎接建黨百年“黨的誕生地發掘宣傳工程”,切實保護、生動展示中共中央早期在滬機關史跡,對上海挖掘紅色底蘊、傳承革命精神、塑造城市形象很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