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微電影大賽 參賽短視頻受眾高

2018-01-23 10:27:37|來源:文匯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參賽作品製作水準和表現力越來越高,但受眾更願意點開短視頻 科普微電影變短才有“號召力”?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第四屆中國·浦東科普微電影大賽十大入圍影片之一《彩虹魚挑戰深淵極限》海報。

  舉辦了四屆的中國·浦東科普微電影大賽走到了“十字路口”:一方面,參賽作品製作水準和表現力越來越高,優秀作品層出不窮;另一方面,受眾願意用來觀賞視頻的時長越來越短。

  參賽門檻究竟應該設置在多少時長?大賽組委會面臨抉擇。儘管今年的比賽還未劃定規則,但從評委們的意見來看,大賽很可能更加照顧觀眾的點擊習慣,將參賽影片長度限制在10分鐘以內,甚至鼓勵3至5分鐘的短視頻。

  從微電影到短視頻,變短是個趨勢

  2013年,由上海市科委、上海市科協指導,浦東新區科協等主辦的“中國·浦東首屆科普微電影大賽”正式啟動,面向全國專業人士和視頻拍攝愛好者徵集科普視頻作品。

  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設計學院教授李亦中告訴記者,“微電影”其實是個中國原創詞彙,國外更多稱為“科學短片”,“我們一般把影片長度小于30分鐘的影片稱為‘微電影’,它和電影一樣,也有完整的故事人物和起承轉合。”

  近幾年來,科普微電影大賽的鏡頭對準過用藥安全、食品安全等,許多獲獎影片選題都來自身邊故事。為適應受眾觀看需要,這四屆參賽作品的長度一直在縮短,第一屆是30分鐘,第二屆是20分鐘,第三屆和第四屆則改為15分鐘。“我們發現,影片只要超過5分鐘,在手機上的點開率就大幅下降,3分鐘短片的點開率最高。”李亦中説。

  製作科普影片的初心是為了讓更多人看到,主辦方正考慮在下一屆影片的長度上再做調整,以3至5分鐘為佳,這一長度已經進入“300秒説故事”的短視頻範疇。

  300秒也好30分鐘也罷,“走心”才是關鍵

  在科學短片越拍越短的整體趨勢下,本屆獲獎作品中,由新疆科普作家協會選送、獲得最佳劇本獎的《暮雪謠》卻獨樹一幟。影片通過講述一位援藏年輕教師的愛情故事,穿插了尋找雪蓮、治療腿病和廢氣中毒的情節,人物豐滿、情節曲折、景色大氣磅薄。這部長達18分鐘的影片一度不具備參賽資格,但評委們認為其製作精良、科學詮釋到位,才將其破格錄取。

  《暮雪謠》編劇李丹莉對15分鐘的時長限制有些不解:“我們花了半年時間拍攝,上了雪線、採訪了大量牧民,最後,這些珍貴的鏡頭不得不刪掉了。”

  李亦中説,儘管觀眾更願意點開短視頻,但科普短片要傳播開來,收穫點擊量,關鍵還是要走到受眾的心裏。

  《暮雪謠》在新疆取得了數千人次的播放量,這些播放量並不是通過手機,而是通過村子中央大螢幕,甚至是由主創們拿著小型放映機到農牧民家中挨家挨戶播放得來的。影片中由燒煤引發的一氧化碳中毒的情節著實戳中了農牧民們的心,因為這是他們放牧時常會遇到的情況。

  獲得本屆最佳人氣獎的,是一個有關薏仁食補功效及中醫相關知識的小故事。“為什麼講述食品藥品安全的故事往往都能取得不錯的播放量,也是因為這和每個人都息息相關,容易引發觀眾共鳴。”大賽主持人、上海科普作家協會常務副理事長陳積芳説。

  科普短片“流量窗口”在哪兒

  四屆科普微電影大賽已累計收到科學短片近千部,每年評選獎項20余個,其餘大多隨大賽閉幕而歸於“沉睡”。國內科普場館雖多,但這些由民間拍攝者製作的科普微電影很難敲開大門。

  目前,各類視頻網站是科普微電影的主要出口,大賽主辦方也嘗試以投稿方式推廣徵集來的視頻內容。然而在視頻網站細分頻道中,鮮有科普節目的一席之地。一些頗具人氣的科普短視頻,只得藏身於“原創”或“動漫”頻道中,偶爾被推送到頭條網頁,也很快被各種娛樂搞怪類內容所淹沒。李亦中希望,科學短視頻能有自己的網絡播放平臺,在移動互聯網上找到自己的“流量窗口”。

  即便在時長上縮短至5分鐘,科學短片想要在海量視頻中與搞笑段子、明星娛樂等同臺競技,也是需要膽量和想像力的。知名年輕導演張長征認為,科普的外延要進一步擴大,可以追蹤社會熱點,對一些社會話題進行正面引導,由此引發更多深度思考和討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