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提升防控金融風險地位

2018-02-08 11:06:49|來源:北京商報|編輯:陸琲嘉 |責編:劉徵宇

  當前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的任務到底有多重要,央行提出的2018年九大工作任務再次給出答案。據央行官網2月6日發佈的公告,在2月5日-6日召開的2018年工作會議上,保持貨幣政策穩健中性連續第三年被列在任務之首,其次便是切實防範化解金融風險,而這項任務在2017年時位列當年十大任務第三位,在2016年時還僅列當年十大任務的第五位。

  前置到九大任務第二位

  如果説到2017年金融業關鍵詞,防風險無疑會上榜。從2016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到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從黨的十九大,再到2017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主動防範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等都被放在了非常突出的位置。

  在2018年央行工作會議上,這項任務也被前置到九大任務的第二位,同時要求更為細化明確。央行提出,加強金融風險研判及重點領域風險防控,完善金融風險監測、評估、預警和處置體系。進一步完善宏觀審慎政策框架,加強影子銀行、房地産金融等的宏觀審慎管理。

  對比來看,2017年央行工作會議提出的當年十大任務中,“切實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還是第三條,前兩條分別是保持貨幣政策穩健中性和繼續做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金融服務工作;2016年的十大任務中,相關要求為“防範和化解經濟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此項僅列第五位,前面分別是穩健貨幣政策、優化信貸結構、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和推動金融市場規範創新發展。

  繞開監管

  為何防範金融風險在2017年被放在了尤其重要的位置?中金固定收益研究團隊分析稱,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隨著流動性的加強,杠桿率提升,金融行業增加值在GDP的比重持續攀升,不過金融體系在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鏈條日益複雜,一些所謂“創新”逐漸脫離實體,淪為純粹的套利工具。

  為此,監管層下決心處置風險點,開啟了本輪金融嚴監管的大潮。事實上,在過去十年,央行等部門也曾針對不同問題先後祭出政策。例如在2010年房價大漲、通脹升溫、地方政府債務問題浮出水面後,刺激政策開始退出,央行實施了從緊的貨幣政策並嚴厲管控信貸額度,同時加強了對房地産的調控,銀監會也擬定了地方融資平臺名單,房地産和城投平臺表內貸款全面受到抑制。

  “但基建、房地産等投資週期都較長,已投資項目不能半途而廢。在此背景下,融資方和銀行都有動力尋找突破監管限制的融資渠道,銀信合作開始成為繞道方式,銀行開始通過信託計劃向房地産企業甚至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輸血。”中金固收團隊表示。

  繞開監管的種種現象也引發了業界的思考。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吳曉求認為,監管顯然是防範金融風險蔓延的重要屏障,但不能用過去的標準看待不斷變化的金融行業。中金固收團隊進一步指出,刺激政策退出和一系列監管反而催生了各種創新模式層出不窮,不斷上演“貓捉老鼠”的遊戲,背後癥結是分業監管。

  金融監管鏈條加速重塑

  2017年的監管則不同以往。例如針對分業監管的癥結,在2017年7月召開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以下簡稱“金穩會”)首次“露面”,而後在2017年11月成立並召開第一次會議,定調為國務院統籌協調金融穩定和改革發展重大問題的議事協調機構。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金穩會將填補分業監管的空白。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負責人田利輝表示,金穩會可以有效防止監管上“九龍治水、各自為戰”的局面,防止監管不足或監管過度。

  央行在2018年工作會議中,回顧2017年工作時也提到,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工作取得成效,其中就包括“紮實做好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辦公室各項工作”。

  “監管邏輯已發生巨變,近期出臺的監管政策無疑將加速金融生態鏈的重塑。”中金固收團隊表示。金穩會的橫空出世只是一個縮影,2017年央行還首次提出“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宏觀審慎管理的一個表現就包括將表外理財納入廣義信貸指標範圍。央行副行長易綱在近日的撰文中還透露,2018年央行還將探索把影子銀行、房地産金融等納入宏觀審慎政策框架,將同業存單、綠色信貸業績考核納入MPA考核。

  不過,吳曉求也提醒,風險意識需要科學理解、系統把握,如果理解不當會導致金融裹足不前。他表示,要在推動金融變革和科技進步、最大限度地滿足客戶需要的基礎上來控制風險。在2018年的工作任務中,央行也提出,將穩妥推進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金融改革,包括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加大市場決定匯率的力度,加強金融基礎設施統籌監管和互聯互通等。

  北京商報記者 程維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