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集市”合不合胃口 百姓説了算

2018-02-07 09:15:30|來源:文匯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文化“大集市”合不合胃口?百姓説了算!

  在新一年的配送菜單中,上海東方公共文化配送中心引入了不少新主體和新産品,形成新的文化“大集市”。只是這些新品,究竟合不合百姓胃口?2月6日,各類配送主體齊聚上海市群眾藝術館,邀請16個區各街鎮市民代表來“嘗鮮”。市民可以掃二維碼為其點讚,如此一來,每個産品的受歡迎程度便一目了然。這是滬上公共文化配送精準化的又一次有益探索,為的是讓需求信息及時、靈敏地到達供應方,提升公共文化服務的效能。

  面對面交流,需求信息及時到達供應方

  “交流越充分,供需對接越緊密!”上海市群眾藝術館館長蕭燁瓔説,供需對接一直是公共文化配送的重大命題。把配送各方聚在一起,讓他們面對面交流互動,是一次很好的提前體驗。昨天72家社會主體攜公共文化配送新品前來展示交流,群藝館內展區從一樓一直延伸至三樓,熱鬧非凡。

  經過一上午認真比對、挑選,徐匯區永嘉居委的代表朱德君相中了上海大隱書局帶來的“摺紙手工藝術燈”項目。“寒暑假,很多父母會帶小孩來我們居委活動室玩。這項活動既環保又美觀,還能鍛鍊動手能力,很適合小孩子。”朱德君向該項目的設計師張偉要了聯繫方式和相關資料,打算回去再徵求一下附近居民意見,如果沒有異議就“搶單”了。

  “這個蛋殼是真的嗎?掉在地上會碎嗎?”站在蛋雕工藝師李亞非的作品前,8歲的萌萌挪不動腳步。得知這些雕出外灘建築、人物肖像等惟妙惟肖圖案的蛋殼就是普通雞蛋、鵝蛋時,小姑娘忍不住驚嘆:“太神奇了。”

  媽媽陳燕告訴記者,作為文化上海雲體驗團成員,她在網上徵集意見時發現,親子類活動很受關注。趁著寒假,她便把萌萌帶過來充當“小軍師”。“一到現場小姑娘可樂開了花,好多展演和互動都很新鮮。看到喜歡的,她就拿了宣傳冊。”陳燕努努嘴示意記者看萌萌的手,厚厚一疊宣傳冊已經快拿不下了,“回去後我要把心得分享到‘雲’上去,回頭大家‘點單’心裏就更有譜了。”

  摸清百姓的口味,也能激發供應方更多更好的創意靈感。比如,李亞非是第一次參與市級配送。他此次來,本來是推介他的蛋雕系列作品展,沒想到很多市民對如何創作蛋雕作品頗感興趣,他打算再推出相關的特色體驗活動,傳授簡易蛋雕基本方法。子歸文化工作室負責人吳修竹在與市民交流中,萌生了以表演劇形式演繹古代禮儀的創意。“現在我們設計的活動以漢服漢禮體驗為主,以後可以融入更多樣的形式傳遞中國傳統文化。”吳修竹説。

  線上線下聯動,新模式對接新需求

  昨天活動現場,一塊碩大的電子屏十分引人關注,上面實時顯示排名前十的熱門産品,以及各個區偏好的産品類型。這是上海東方公共文化配送中心對接百姓新需求的又一新招。“以前舉辦這樣的交流展示活動,市民如果喜歡哪個産品,需現場填寫點單意向,待活動結束後我們再組織人員整理統計,往往要花一個多星期,統計出的數據也未必精準。而今年,手機掃一掃二維碼,産品的受歡迎程度、市民的需求就能實時顯示。”上海市東方公共文化配送中心副主任朱靜波透露,這些通過互聯網蒐集起來的大數據將成為調整配送産品的重要依據。線上線下聯動,供需對接可以更直接、更迅速。

  當天,上海東方公共文化配送網絡平臺升級版也全新上線。記者看到,該升級版著重對評價體系進行了優化。比如,原有的“買”方(點單方)評價,改為“買”(點單方)、“賣”(配送主體)雙方都可以互相評價。評價方式,也從原來簡單的打星,變為文字、視頻、照片、評價表都能上傳。據透露,後續手機版也將在年內推出。現場也有業內專家指出,當下文化産品配送與百姓需求之間依然存在差距,只有通過努力,不斷創新突破、豐富産品,才能贏得更多百姓發自內心的點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