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書法課很好,但筆要換一換”,楊浦區領導到睦鄰中心聽居民吐槽
2月22日下午,楊浦區四平路街道阜新路社區睦鄰中心來了一位特殊的“志願者”,他是楊浦區委書記李躍旗。在睦鄰中心書法室,李躍旗詢問幾位正在寫書法的老人對睦鄰中心的建議。“書法課很好,但筆要換一換!”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説,睦鄰中心運營時間長了,有些設施設備跟不上了,他還提出希望中心能為他推薦一些專業的畫畫老師。
在開年第一個工作日,楊浦區60個睦鄰中心、307個居民社區迎來了這樣一群“志願者”——他們中有區四套班子領導、法院院長、檢察院檢察長,也有區社建辦主任、各街道鎮負責人、人大主席。擔任一次志願者、參加一次睦鄰活動、召開一次座談會、開展一次談心、走訪一戶普通居民、協調解決一個難題、提出一點意見建議等形式,他們通過真實體驗,問需問計,力求調研出最“原生態”的睦鄰中心現狀。
新年伊始,阜新路社區睦鄰中心的活動便已經排得滿滿噹噹,從兒童安全意識親子活動到青年DIY胸花製作20多項活動覆蓋從週一到週日、從早到晚的每個時間段。“中心活動很豐富,讓我們都有點應接不暇了。”一位正在參加活動的居民説。
“楊浦的睦鄰中心比較多,有個別還存在只掛牌或開放時間不足的問題。”睦鄰中心社會組織負責人陶婧雯建議在建立新的睦鄰中心前多聽居民需求,在場館功能上多結合居民的需要。李躍旗非常認同,他指出,社會組織在實際運行中要摸清各項活動的安排規律,了解各時段都是哪些人來參與,定期調整和更換活動內容,將睦鄰中心打造成符合居民需求的空間。
在阜新路睦鄰中心,李躍旗與居民座談。 毛信慧 攝
張華英是公交新村居民區書記,她提到由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和四平路街道合作的N-ICE2035原型街工程:“四平路1028弄從2016年就被定位為楊浦的薄弱地區,這項將老舊的1028弄建成未來街區的計劃讓一切都變了樣。”在對未來街區計劃充滿期待的同時,區領導十分關心附近居民對項目的意見:“敲敲打打,會不會影響你們的生活?”他指出,睦鄰中心建設要對參與人群、參與時間、空間做到心中有數,更多考慮居民群眾的現實需求。
“睦鄰家園建設以來已經在硬體上實現了提升,今後更應在軟體上優化,推動睦鄰樓組建設。”這是85歲的撫順路363弄居民區16號樓組自治帶頭人丁倩華的“小心願”。
對於丁倩華的“小心願”,李躍旗表示,未來睦鄰中心建設要思考如何在硬體基礎上推動各個睦鄰中心的橫向互動。“讓睦鄰的氛圍從樓組擴展到小區、街區和社區,將睦鄰的‘小家’變成‘大家’的目標就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