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年崑曲不老 迎來“最幸福時代”

2018-02-27 09:43:51|來源:文匯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從觀眾寥寥、傳承斷檔、老戲失傳,到如今五班三代、商演不斷、名揚海外的“姹紫嫣紅” 六百年崑曲不老,迎來“最幸福時代”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4

上海昆劇團最年輕一代“昆五班”青年演員得到“昆大班”老師無私傳授,迎來戲曲的“最幸福時代”。圖為青年演員衛立、蔣珂演繹《南柯夢記》片段。(上海昆劇團供圖)

  由上海昆劇團主辦的“霓裳雅韻·蘭庭芳菲”系列演出正在上海大劇院熱演。集結全國八大崑曲院團助陣,連續六天好戲不斷,滿臺生輝。在上海大劇院這個集結海內外頂尖藝術的1800座大劇場,六場演出票幾近售罄,讓戲曲同仁艷羨不已。上海戲曲藝術中心總裁、上海昆劇團團長谷好好卻很感慨。還記得剛上任上海昆劇團團長時,第一次開會,老師們就給她下了第一個任務:“什麼時候,能在大劇院好好演一遭!”如今這個願望不僅早早實現———去年全本《長生殿》在大劇院連演四晚,160萬元票房創下建團歷史紀錄;“臨川四夢”更是在2015年海內外巡演後,在今年獲得柏林戲劇節邀約。

  從觀眾寥寥、傳承斷檔、老戲失傳,到如今的五班三代、商演不斷、登上國際頂尖藝術節,上昆的今天可謂“姹紫嫣紅”。在業界看來,這不僅是中華傳統文化在海內外贏得前所未有關注的縮影,也是崑曲人用四十年探索出的一條新時代戲曲發展路徑。是體制的成功———國家文化軟實力進一步提升,更以政策資金大力扶持傳統文化,上海深化國有文藝院團改革“一團一策”激發戲曲活力,給予戲曲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是市場的成功———昔日一場只有三個觀眾的寂寥,沒能阻止上昆人二十年如一日進校園普及,讓古老劇種擁有了最年輕的戲曲觀眾;是團隊的成功———上至“傳字輩”已故老藝術家,下至如今“昆五班”青年演員,幾代崑曲人幕後沉下心傳承,臺前鉚足勁競技;也是尊重藝術創作規律的成功———守住崑曲豐厚家底,不慌不忙地實現經典作品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

  真文章在孤燈下,耐住寂寞更要居安思危

  “從來學問欺富貴,真文章在孤燈下”,這是張靜嫻與蔡正仁主演昆劇《班昭》一劇中的唱詞,也是昔日崑曲人藝術生涯的真實寫照。1978年,在京昆大師俞振飛等“傳字輩”老藝術家的呼籲下,上海昆劇團在紹興路9號安家落戶。1949年國家培養的第一批“昆大班”演員得以從京劇現代戲舞臺回歸初心。失而復得更知珍惜,九年後的第四屆中國戲劇梅花獎上,蔡正仁等五位藝術家同時獲得梅花獎,這個紀錄保持至今。

  佳話還在延續。去年沈昳麗的“摘梅”成功,讓“昆三班”中生代演員完成了從谷好好開始的第二輪上昆的“梅開五福”。這樣的成績背後,是熬過上世紀90年代的戲曲市場寒冬的艱辛———端過盤子駐過唱,徬徨過後還是離不開戲。大家回到練功房,沒日沒夜地翻跟頭、吊嗓子。

  説起對當下美好時代的珍惜———前輩忍著寂寞守住的,要當代戲曲人居安思危來守護。於是,在“一團一策”背景下,上海昆劇團推出“學館制”:“昆五班”這群“90後”不僅有機會登臺主演大戲,更得到耄耋之年老藝術家的“隔代相傳”,在今年有望完成“三年學一百齣經典摺子”的目標。

  上海戲劇學院教授榮廣潤認為,有了行當齊全的團隊,背靠豐厚的經典家底,是上昆在短時間內在演出、創排中釋放出更大影響力的關鍵。

  到校園社區找觀眾,上世界舞臺覓知音

  如今崑曲市場有多火?上昆的一組數據很耀眼:去年全年演出287場,收入1045萬元,分別是五年前的2.6倍和5.5倍。而更令人欣喜的是,貢獻這些數字的觀眾主體,是青年白領與大學生。

  600歲的崑曲有著最年輕的戲曲觀眾群,正是上昆人文化自信的底氣。而把光陰往回拉,十餘年前的俞振飛崑曲廳,台下還總是寥寥的白髮觀眾。臺上人齊了,台下空落落,依舊無法完全激活劇種生命力。1998年,上昆積極推進崑曲進校園、下基層、進社區,不斷擴大崑曲的觀眾群體。一次次的導賞講座或公益演出,上昆全方位展示了崑曲的獨特魅力與人文氣質。到如今,普及方式也在與時俱進———走進地鐵、商圈和寫字樓,讓崑曲真正成為都市人的生活方式。二十年如一日的市場培育,收穫了連續兩年“臨川四夢”、全本《長生殿》等劇目在海內外演出時,屢屢創造的戲曲商演新紀錄。近兩年,上昆還亮相希臘國家歌劇院、布拉格之春國際音樂節等國際一流劇場、藝術節,俘獲一批海外知音。

  結合當下審美與欣賞習慣,嚴謹尊重崑曲藝術規律與特色,上昆對經典進行整理改編有執著的文化追求。從湯顯祖的“臨川四夢”、全本《長生殿》,到即將上演的《琵琶記》,上昆整理恢復的劇目對應著元、明、清不同歷史時代的戲劇代表作,成為中國戲曲史的縮影。中國劇協秘書長崔偉説:“傳承就是創造,創造就是傳承。從上昆所展現的傳統精神、時代活力以及受到的觀眾追捧來看,這一藝術經驗值得戲曲院團借鑒思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