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創新中國》在央視熱播

2018-03-07 08:53:08|來源:文匯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紀錄片《創新中國》在央視熱播 率先採用人工智能模擬人聲完成紀錄片配音

  大型紀錄片《創新中國》正在央視紀錄頻道播出。影片關注我國前沿的科學突破以及科技熱點,講述了中國科學家的創新故事。作為一部講述“創新”的紀錄片,在製作中也實現一大創新,即解説部分全程利用人工智能配音。這令《創新中國》成為世界上首部利用人工智能模擬人聲完成配音的紀錄片。

  《創新中國》採用機器配音的消息一經披露,很多網友表示驚奇,紛紛表示“耳拙”聽不出。就連專業人士央視主持人朱軍、李瑞英也為這樣的技術所折服。原來,《創新中國》選擇了一個絕佳的“聲音模板”———《肖申克的救贖》《海綿寶寶》的配音員李易。紀錄片通過人工智能技術,令這位2013年就已經去世的“配音大師”在片中原聲重現。

  這部紀錄片的熱播,也引發一個話題———AI (人工智能)真能取代人工配音嗎?其實,早前已有利用人工智能合成語言的應用案例。而在語音識別技術領域,中國更是達到世界領先水準。不過就目前呈現來看,機器在一些細節的處理上,尤其是情感表達方面,仍不及人工細膩。以《創新中國》為例,片中“2017年9月15日深夜,72歲的天文學家,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去世”,這段應該表達對科學家的懷念之情,但有觀眾評價此處AI的配音顯得有些冰冷刻板,沒有感情色彩。此外,一些字詞的重音、句讀、節奏都與真人配音存在一定差距。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技術團隊不斷反復對比幾個版本內容的差別,從字與字之間的流暢性、個別詞語的重音、語句的節奏變化和合成後的噪音等問題入手,利用專業的演算法程式進行針對性的優化,進一步改善了發音、音質、重音、停連等方面的效果。即使是這樣,配音中需要流露感情的地方,機器也沒有辦法實現,最終只能替換或刪掉一些涉及情感的詞彙。

  在業內人士看來,目前人工智能技術的水準尚未實現替代人工配音。因為相對於比較客觀理性的紀錄片形式,影視作品等其他作品要求配音員有著更豐沛的情感。對此,長期研究AI語音合成的蒙特利爾大學演算法實驗室,提出可以根據人的語音語調以及音節變化的規律,為AI配音賦予更豐富的感情。但這一設想目前還停留在理論階段,尚未有技術的可行性方案。但可以肯定的是,人工智能的出現,不是為了“取代”人類,而是為了成為人類的“助手”和“伴侶”,《創新中國》中所展現的技術,將會更深入地參與到尋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