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嘉定:對標國家戰略,從“科技衛星城”到“創新活力之城”
嘉定新城
遠香湖美景
汽車城
汽車·創新港
2017年4月19日,蔚來汽車純電SUVES8首發
汽車城
大眾汽車生産流水線
今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加快製造強國建設,推動積體電路等産業發展,創建“中國製造2025”示範區。去年底上海市委學習討論會上,市領導強調要構築上海發展的戰略優勢,全力打響上海服務、上海製造、上海購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
實施“中國製造2025”,上海製造業強區嘉定有自己的思考,亦有自己的作為。去年,嘉定區實現增加值2195億元,可比增長8.8%,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5919.9億元,同比增長11.3%。上海提出到2020年,製造業增加值要佔全市生産總值25%左右,嘉定的目標是要在上海製造業中佔更高份額。
早在1958年,嘉定就被命名為“上海科技衛星城”,如今,有800年建縣史的“人文城”嘉定,正煥發著新的創新活力和發展魅力。嘉定區區長章曦表示,在先進製造業發展方面,嘉定要繼續遵循國家戰略,落實上海部署,體現嘉定作為。既要努力創良好的環境,又要謀長遠的發展,“要抓住當前汽車産業‘低碳化、智慧化、網聯化、共享化’發展契機,尤其在自主知識産權領域,搶佔汽車産業新一輪發展制高點,在嘉定全力打造世界級汽車産業中心。同時,堅持産業發展‘兩條腿’走路,積極發展‘兩高四新’産業,構建産業生態鏈、完善創新服務鏈,加快産業集聚並向産業鏈價值鏈高端邁進,體現‘上海製造’中的‘嘉定智造’能力和水準。”
産業發展篇
打造“世界級汽車産業中心”,佈局“兩高四新”産業
嘉定産業的轉型升級,是以提升品質效益為核心的轉型升級。牢牢把握高品質發展這個根本要求,堅定不移發展實體經濟,一邊全力打造世界級汽車産業中心,一邊推動“兩高四新”産業集聚發展,讓嘉定優勢更優、特色更特、強項更強,不斷增強區域核心競爭力。
無人駕駛:汽車産業“再出發”
如果大家在嘉定的馬路上看到有司機雙手完全離開方向盤開車,請千萬不要感到驚訝,因為這是合法和安全的。就在今年3月1日,《上海市智慧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辦法(試行)》正式發佈,嘉定區率先劃定了安全性高、風險等級低的5.6公里道路,作為上海市第一階段智慧網聯汽車開放測試道路。從此,自動駕駛技術不再囿于封閉測試區裏的“小路考”,開始在嘉定向著開放道路裏的“大路考”進發,這也開創了全國的先例。嘉定汽車的敢為人先,正是源自於“汽車嘉定”的深厚積澱。
回顧過去,汽車深刻改變了嘉定。1958年,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輛小轎車——上海牌轎車就誕生在嘉定;1985年,改革開放之後的第一家轎車合資企業——上海大眾,也落戶在嘉定;2001年,根據市委、市政府的戰略部署,上海國際汽車城在嘉定應運而生。近幾年,“汽車嘉定”乘勢而上,汽車産業發展成了嘉定的特強優勢産業,全區已經集聚了各類整車和零部件企業300多家,研發機構100多家,專業人才3萬多名,嘉定已成為國內單體城市中汽車産業規模最大、産業鏈最完整,産業集聚度最高的地區之一。在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發佈的中國汽車産業基地競爭力排行榜上,嘉定以0.975的綜合競爭力指數位居全國第一。2017年,嘉定全區汽車産業實現工業産值4358.3億元,同比增長12.1%。
展望未來,嘉定主動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準,提出了打造世界級汽車産業中心的目標。既要主動對標國際汽車城市,取長補短,又要乘勢而上,實現“彎道超車”。而如何打造世界級汽車産業中心,嘉定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路徑。一方面,積極完善産業鏈佈局。全力推進多個新能源汽車整車項目建設,並以整車項目帶動核心零部件企業集聚,形成完整的新能源車核心産業鏈。目前,嘉定聚焦新能源汽車“三電”系統(電池、電機、電控),已經引入了35家行業龍頭企業,整車項目也正在建設中。另一方面,努力佈局創新鏈。圍繞未來汽車變革趨勢,大力推動創新研發和重點領域先行先試,積極發揮各類公共服務平臺作用,如國家機動車檢測中心、上海市新能源汽車公共數據採集與監測中心等,通過這些平臺引領汽車行業的新標準制定,提升嘉定在汽車領域的影響力和話語權。正如前面談到的智慧網聯和自動駕駛技術,其實早在2015年,嘉定區就率先探索開展智慧網聯汽車試點示範工作。2016年,國家智慧網聯汽車(上海)試點示範區封閉測試區在嘉定正式開園,累計為30多家國內外企業提供400余天次、超過4400小時的測試服務。正是基於這樣的基礎,嘉定與市相關部門一起,在上海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推動了《上海市智慧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辦法(試行)》的發佈和全國首批智慧網聯汽車開放道路測試號牌的發放。
當然,嘉定的動作和目標不止於此。去年5月24日,滬上第一個製造業創新中心——上海市製造業創新中心(智慧網聯汽車)在嘉定成立,上海國際汽車城與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等13家企業及科研院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力爭把上海打造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智慧網聯汽車産業創新中心和産業集聚及示範應用高地,到2020年將形成千輛級、覆蓋100平方公里的示範應用規模。未來,嘉定將緊緊圍繞打造世界級汽車産業中心的目標,讓汽車産業更優、更特、更強,助推全區實體經濟規模最終跨上萬億級臺階。
佈局“兩高四新”,嘉定製造“再出發”
進入“十三五”之後,嘉定還重點打造了“兩高四新”産業。“兩高”即高端製造業和高科技産業;“四新”即積體電路及物聯網、新能源汽車及汽車智慧化、高性能醫療設備及精準醫療、智慧製造及機器人四大新興産業集群。
進入“十三五”之後,嘉定又重點打造了“兩高四新”産業。而打造“兩高四新”産業集群的過程,則體現了嘉定對政府、市場、企業三者關係的深刻解讀。
佈局生態鏈,“強項更強”。製造業是嘉定産業的立身之本,而高端製造是製造業發展的必由之路。如何使嘉定的製造業在激烈的競爭中不被淘汰,乃至脫穎而出呢?嘉定的內在邏輯是這樣的:發展新能源汽車及汽車智慧化嘉定有基礎、有優勢;積體電路及物聯網既與未來智慧網聯汽車發展有深度黏連,同時又有雄厚的科研院所力量支撐;有了積體電路的産業集聚,則為高端醫療設備及精準醫療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而智慧製造及機器人則為嘉定製造業向高端邁進打下了堅實基礎。正是基於這樣的大生態環境謀劃,嘉定“四大新興産業”呈現蓬勃發展態勢,去年,實現了規上産值26.7%的高速增長。
佈局創新鏈,“優勢更優”。嘉定是上海科創中心六個重要承載區之一,“中字頭”科研院所集聚,是嘉定的一大優勢。截至去年底,嘉定共擁有中科院應用物理研究所等11個國家級科研機構,如何使這些國家級機構參與到産業發展,嘉定也動足了腦筋。首先為科技發展騰出空間,從2007年起,為推動科研院所發展,嘉定在“寸土寸金”的土地空間上,籌措了2000多畝土地,並通過科研用地的方式進行劃撥,在發展空間上大力支持科研院所。在嘉定與相關科研院所共同努力下,近年來微技術工研院8英寸MEMS研發中試線、應物所首臺國産質子治療裝置、光機所先進鐳射技術創新中心園區、東海站超聲技術工程中心等一批創新項目加速落地。其次為院地對接搭建平臺,嘉定與屬地科研院所建立了重要承載區聯席會議機制,共同推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推動研發平臺開放,尋找實驗室與市場的契合點。至去年底,駐區高校、科研院所已有69個公共服務平臺面向企業開放,由此,企業進行産品應用研究的成本迅速降低。産學研用更加緊密,2017年嘉定全年共完成技術合同登記294項,同比增長了56.4%,交易金額達到了15.4億元。形成了區域發展、院所發展、企業成長三方共贏。
佈局價值鏈,“特色更特”。“生態環境的好壞,魚兒尾巴、鳥兒翅膀説了算;創新能力的高低,市場説了算”。在嘉定蓬勃創新的熱潮中,市場資金敏銳的察覺到了價值所在,2015年以來,上海超越摩爾産業投資基金、興控(上海)汽車産業股權投資基金等一批規模過五十億的産業基金集聚嘉定,各類産業基金總規模已經超千億。産業金融所看中的既是嘉定産業的當下,更是嘉定發展的未來。在市場的助推下,一批“獨角獸”型的企業孕育而生,有的甚至實現了從“零”到行業龍頭的跨越式發展。比如聯影醫療,2011來嘉定時候只有5、6個人的團隊,經過6年多的發展,現在已經在高端醫療設備領域成為比肩GE、飛利浦、西門子國際三巨頭的行業龍頭,甚至部分領域實現了趕超。再比如蔚來汽車,去年底其首款自主研發的新能源汽車已經發佈並推向市場。而這兩家代表型企業僅僅是嘉定高科技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縮影,至去年底,全區高新技術企業、市級科技小巨人(培育)企業分別達到825家和186家次。企業的蓬勃發展,正是嘉定尊重市場、善用市場的結果。
對標國家戰略,整合要素資源,
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嘉定作為上海的西北門戶,東接大虹橋商務區,西與江蘇昆山、太倉接壤,是長三角地區的重要節點城市,要主動對接國家戰略,在長三角地區協同發展中要發揮更大作用。嘉定正積極深度對接長三角兄弟城市,將在城市空間聯動、産業協同創新、環境共同治理等方面開展廣泛合作,其中,科創戰略協同發展是嘉定融入、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重要切入點。
經過多年努力,嘉定科創中心重要承載區建設取得了豐碩成績,未來,嘉定將以更加開放共享的姿態,面向長三角,聚焦嘉昆太,努力成為長三角地區科技創新網絡體系中的重要核心節點,充分體現“上海服務”中的科技服務特色。嘉定區領導表示,“我們要尊重科技創新發展規律,借助上海中心城區雄厚的創新實力,並依託我區集聚的科研院所和龍頭企業,努力把我們打造成為長三角城市群中重要的‘創新技術策源地、創新要素集散地、創新成果轉化地’,促進嘉昆太地區的科技創新協同發展,帶動整個區域産業轉型升級,成為落實中央關於區域協同發展的示範引領。”
如何輻射?嘉定已制定了“任務表”。比如打造創新技術策源地,進一步放大現有重大科技創新工程溢出效應,在長三角地區率先共享、共創、共建;打造創新要素集散地,通過舉辦嘉定科博會、創業大賽等系列活動,以及創新創業大廈、“雙創”街等載體建設,建立精準服務對接響應機制,為長三角地區企業參與嘉定科創中心重要承載區建設搭建平臺;打造創新成果轉化地,促進各類創新公共服務平臺共享,打通“錢變紙,紙變錢”的産學研用生態鏈。“特別是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引導企業創新主體作用,推進創新成果産業化轉化並落地,也為我們産業轉型升級提供支撐。”另外,還要進一步營造創新環境,建立長三角一體化的科技仲介服務與知識産權保護,建立符合科技創新需求的多層次資本市場,努力為創新人才提供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環境氛圍。要努力在打響‘上海服務’品牌上,找到嘉定科技創新服務上的差異定位。
營商環境篇
“6減6加6集成”,做實“放管服”,為創新活力注入新動能
嘉定對標最高標準、最好水準,全力創造更好的營商環境,打造新的比較優勢和區域發展核心競爭力,力爭使嘉定成為貿易投資最便利、行政效率最高、服務管理最規範、法治體系最完善的城區。
“放管服”深度融合,打好營商環境優化組合拳
嘉定區領導告訴筆者,優化營商環境的關鍵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但“放、管、服”三方面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協同的,應該做到“放中有管、管中有服”。管得越好才能放得越開,放得越開才能服務得更精準。“‘放’就是要讓市場在配置資源上發揮更大的作用,應該放的、可以放的權都要放,這樣才能充分激發市場活力。‘管’是為了更好地‘放’,通過有效的管,放出一個更加公平公正的市場。‘服’要精準,通過不斷增強服務意識、鞏固服務優勢、強化精準服務,構築營商環境優勢。”
基於這樣的考慮,嘉定聚焦創新制度供給,推動“放管服”改革向“三個方向”深化——審批全流程、管理全週期、服務全方位,全力做好“6減、6加、6集成”(流程再造6個減、創新服務6個加、功能優化6個集成),打響嘉定營商品牌。
“放”要放得更徹底。要通過簡政放權推進改革。如在産業項目審批改革上,重點實施審批流程再造“6個減”,在土地出讓階段,探索實施環境影響、節能評估等“多評合一”;在施工圖審查階段,探索實施施工圖、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等“多圖聯審”。通過一系列的流程再造,實現帶設計方案出讓土地的一般工業項目,取得土地後到獲取施工許可證,政府審批時間不超過15個工作日,其他産業項目不超過48個工作日。同時,嘉定區自我加壓,同步壓縮從項目準入後到土地取得階段的政府審批時間,在市級規定縮減辦理時限的基礎上,再壓縮三分之一,努力做到産業項目當年立項、當年取得土地、當年開工建設。
“管”要管得更科學。要切實加強管理,營造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讓企業可以在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下競爭發展。依託事中事後監管平臺,推進跨部門“雙隨機”聯合檢查,提升監管的常態化、精細化、現代化水準,讓守法經營的企業不用在政府監管上花精力。強化監管結果的運用,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構建信息共享的社會信用體系,保護好守法企業的利益,保障好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堅決避免“劣幣驅逐良幣”。
“服”要服得更精準。在創新服務上,要充分體現“店小二”精神,重點實施精準服務“6個加”。比如,實現“一窗受理、內部流轉、並聯審批、限時辦結、一口發證”的審批服務,讓數據多跑路、企業少跑腿;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實施“全網通辦”,逐步做到“集成服務、只跑一次、一次辦成”,甚至部分項目可以做到“不見不跑”,比如,嘉定區市場監管部門推出了“不見面審批”措施,針對不涉及前置後置審批的企業,取消了實地核查環節,只要採用“視頻認證”,就能在網上完成身份確認;而對辦好的營業執照,市場監管部門還配套有寄送服務,真正實現業務辦理的“全程不見面”。同時,對必須見面的事項,實行告知承諾、容缺預審制度,儘量減少企業往返。嘉定還將重點實施功能優化“6個集成”,根據企業實際需求,設置商事登記、投資建設、社會事務、不動産登記、創新創業及綜合服務等六大功能區,系統集成相關事項的辦理和服務,力爭從“只進一扇門”做到“只到一扇窗”。做到服務企業:“有事必到、好事想到、難事幫到、説到做到”。
“有形的手”、“無形的手”協同發力,
效率、公平統籌兼顧
怎樣的營商環境才是最優?公平和效率兼顧的營商環境才是最優的。嘉定區領導告訴筆者,公平和效率兩者並不矛盾,不應是此消彼長的關係,要兩者有機統一,才能形成營商環境的“最優組合”。
營商環境的優化過程,也是社會公平和效率優化平衡的過程。讓政府“有形的手”和市場“無形的手”,猶如人的左膀右臂,更有效的相互協作,發揮好各自的優勢特點。在效率優先的資源配置方面,原則上應該讓市場“無形的手”發揮更大作用;在關乎公共利益、生態環境、社會公平等方面,政府“有形的手”則應更加有力。這樣,才能使社會資源配置更有效率,資源錯配也會降到更低,更好地激發城市創新活力。嘉定區政府也正是按照這樣的理念,深入思考政府、市場、企業相互關係和定位,通過不斷深化政府的自身改革,來優化營商環境,增強區域競爭力,推進區域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
圍繞企業發展需求和難題,全方面構築營商“熱帶雨林”。優化營商環境,離不開政府構建産業環境,特別是縱向“産業鏈”和橫向“生態鏈”的構築。在嘉定政府引導鼓勵下,製造業的“産業鏈”和“生態鏈”不斷豐富完善,讓企業在“熱帶雨林”中茁壯成長。
特別是,通過黨建聯盟,讓企業擁有更廣的發展平臺。2013年,在黨委、政府的倡議和推動下,嘉定成立了汽車行業黨建聯盟,成員單位有15家黨組織。對於非公企業而言,成立這樣的黨建聯盟有什麼好處?沃爾沃黨委負責人告訴筆者,汽車行業黨建聯盟的成立,讓聯盟內的這些汽車企業打破藩籬、敞開大門、互聯互動起來。通過舉辦各類前沿技術報告會,企業找到了上下游産業鏈上的潛在客戶。有關負責同志告訴筆者,通過聚焦聯盟單位反映的突出共性問題,加大政府和社會資源協調力度,在人才住房、子女就學、戶籍落戶、幹部共育等方面為企業科技創新“保駕護航”。這樣的橫向“企業聯盟”,目前正在嘉定其他領域推開。
而産融合作讓企業擁有更大的發展後勁。以前不少創業者常抱怨,在嘉定鮮有機會結識投資人,更別説面對面坐下來談合作。這兩年來,嘉定非常關注産融合作,大力推動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成為了國家首批産融合作示範城市(區)。在金融助推産業轉型發展上,嘉定一方面積極發揮政府引導作用,發揮“嘉定創投”、新興産業基金等政府引導基金的作用,吸引社會資本投入我區實體經濟;另一方面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能力。嘉定區政府相關負責同志告訴筆者,嘉定盡可能少的直接參與對市場主體的投資,而是通過優質的政府服務,為基金與實體經濟搭建有效的溝通平臺,探索産業基金合作模式、産融互動模式,吸引市場化基金落戶嘉定。並充分激發企業內在價值,吸引基金來嘉定挖掘優質項目,將資源鎖定在成長性較好的各類企業。從而更有效的促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為産業轉型升級發展創造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也避免金融脫實轉虛。
圍繞人才需求,全面打造完善高品質的城市功能。聚焦現代化新型城市,積極營造和中心城區同等品質的生活環境,在文化、教育、醫療、科技、體育等方面引進和建成投入一大批優質資源,建成瑞金醫院北院、東方肝膽外科醫院、保利大劇院、交大附中嘉定分校等一大批地標性項目,進一步完善“文化嘉定雲”數字化服務平臺,城市魅力不斷提升。種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來自世界各地懷揣創新創業夢想奔赴這片熱土的人們,願意選擇在嘉定安居、創業,城市活力得到進一步迸發。
特別是在服務人才住有所居方面,嘉定堅持多措並舉,滿足人才住房需求。比如,去年成為上海首批推出“租賃住宅”地塊的區之一,並採取院地合建的方式,建設高等級科研人才公寓。區政府劃撥土地63畝,與中科院上海分院共同出資,聯合打造科嘉人才苑,共建設9棟人才公寓、1080套住房(79476平方米),只租不售,已投入使用,有效緩解了科研院所在人才引進中的住房需求問題。比如,採取引進專業的市場化力量,多元化、多層級培育住房租賃市場。嘉定目前有近2萬間“統一租賃、統一裝修、統一配套、統一管理、統一服務”的社會化房源,有效緩解了人才住房難。今後,嘉定將加大力度,培育、引進更多專業化的住房租賃公司,滿足更多人才來嘉定工作生活的居住需求。
圍繞更有序、更安全、更乾淨,提升城市管理精細化水準。嘉定區著力在細節上見真功、在常態上更努力、在標準上求卓越、在方法上求創新,把精細化管理的理念、手段、要求落實到城市管理領域各項工作中,努力讓嘉定成為一座“建築是可以閱讀的、街區是適合漫步的、公園是最宜休憩的、市民是尊法誠信文明的、城市始終是有溫度的”的活力之城。
通過創建全國文明城區推動城市管理精細化。2013年以來,嘉定著眼高標準高水準、對照群眾美好生活需要,持續完善城市管理精細化體制機制,努力在細微處見功夫、見品質、見情懷。筆者了解到,一位文明測評員聽聞嘉定南翔鎮推出了“15分鐘垃圾入箱法”,為驗證真偽,他專門做了一個試驗,在馬路上隨手扔下一隻煙蒂,結果這只煙蒂在10分鐘內就被保潔人員發現,並扔入垃圾箱。這樣的例子在嘉定不勝枚舉,草坪上有裸露,立刻補綠;窨井蓋有缺損,馬上修理;盲道磚有破碎,迅速調換。正是這樣點點滴滴的“細微功夫”,推動了嘉定城市環境品質的不斷改善,並於去年成功獲得了“全國文明城區”稱號。進入“後創城”時代,嘉定著力把重心聚焦到常態長效上,通過做實做細“美麗系列”評選、街區長制等長效舉措,保持城市管理精細化的常態水準。
通過深入開展大調研、大走訪,推動城市管理精細化。不是為了調研而調研,而是通過調研找準城市管理中不精不細的問題,並向群眾和企業問需問計,及時解決問題。比如,嘉定區相關單位在走訪時了解到,居民們普遍遇到電動自行車充電難問題,導致私拉電線等現象,存在巨大消防安全隱患。對此,有關單位本著“邊訪、邊查、邊改”的原則,在與社區居委會、物業公司、居民代表共同商議後,決定立即啟動社區公共充電樁安裝工程,目前已全部安裝到位。同時,對全區其他有同類問題的社區進行了詳細摸排,計劃陸續啟動安裝工作。
嘉定這個曾經的科技衛星城,正不斷深化改革創新,以敢為人先的擔當和勇氣,對標最高標準和最好水準,努力營造良好營商環境,打造創新活力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