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歷史博物館26日起免費開放

2018-03-27 14:06:32|來源:新民晚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凝視歷史的車輪傾聽時代的召喚 上海歷史博物館今起免費開放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圖説:上海歷史博物館今起免費開放 楊建正攝

  26日一早,地鐵二號線的站點播報中已經響起了:“上海歷史博物館請走11號口”,令每一個行色匆匆從此處經過的乘客、又熟悉此處的人莫不心中一動。經過兩年多的修整,位於上海南京西路325號的原跑馬總會大樓終於又重新響起了鐘聲,上海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今天正式向參觀者免費開放,迎接八方來客。

  這座始建於1933年的英國古典主義兼有折衷主義傾向的樓宇,褐色面磚與石塊交砌而成的鐘樓輪廓,在上海市民心目中再熟悉不過:這裡,曾經先後入駐過上海博物館、上海圖書館,最後的上海美術館于2012年10月1日遷至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場浦東園區的中國館,成為中華藝術宮。新建成的“上歷博”佔地面積1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23000平方米,展廳面積9800平方米。原先上海美術館的入口處面向人民公園,現在歷博的入口處則直接面向南京路。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

圖説:上海歷史博物館今起免費開放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攝

  個人對於城市的記憶往往為年少時期的記憶而起。八點不到,上海歷史博物館門口就排起了蜿蜒幾十米的隊伍,因為週一屬繁忙的工作日,隊伍裏白髮蒼蒼的人群中,尚有不少中年人的身影,綿軟儒雅的滬語時時刻刻在耳邊響起。

  一早,家住黃浦區的張女士首班車尚未發車,就步行50分鐘于5點50分到達了上海歷史博物館門口,成為排在隊伍首位的參觀者。63歲的她自述,是看到了媒體介紹上海歷史博物館開館的消息就決定趕來參觀,還激動地用手機記錄下了迎著晨曦屹立的這棟見證了上海歷史的建築。“我的外婆就住在這裡附近,原來一直經過此地,眼見著它從圖書館變成了美術館,現在變成了上海歷史博物館,我一定要再來看看。”張女士尤其提到了曾經趴在匯豐銀行門口的那對銅獅子。

  1923年上海匯豐銀行大樓建造時,向英國訂購了兩尊青銅獅子,分別用當時銀行行長的名字取名,張嘴吼叫的叫斯蒂芬,閉嘴靜蹲的叫施迪,1966年後由上海市歷史博物館收藏之後不再露面。如今,這對青銅獅子威武地趴在大廳一樓。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3

圖説:匯豐銅獅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

  站在一邊的71歲市民周先生坐地鐵而來,也對這對銅獅子唸唸不忘,“上海市民要了解上海歷史,記得1960年我還小,但我親眼看見那對銅獅子被人從外灘的原位用鋸子鋸下來,搬到了別處,這件事新民晚報是報道過的。我想親眼去看看那根尾巴處的‘疤痕’還在嗎?那還是我小時候的獅子嗎?”

  9點一到,市民們有序地進入修繕一新的大廳,上歷博雖幾經改造,室內裝飾還留有不少精美的痕跡。一進門便是寬敞的北廳,市民十分關注的匯豐銀行門口石獅子就安置在此。圍繞著獅子觀看,慨嘆不已的市民最多。77歲的唐先生説自己的童年就曾經在兩隻獅子的身上翻爬,獅子身上的每一寸凹棱都無比熟悉。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4

圖説:上海歷史博物館大廳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攝

   市民們最關心的展品,還有正在三樓展出的《共産黨宣言》的首版本(見上圖)。好幾位來參觀的市民特意去仔細參觀了一下,泛黃的書頁裏記載著過往,紅色的展板預言著激情。1920年8月,陳望道翻譯的第一個中文全譯本,作為“社會主義研究小叢書第一種”在上海出版。參觀者在此重溫紅色經典,不忘來路。

  開館儀式上,還進行了陳毅家屬捐贈文物儀式,家屬説道:“在上海,陳毅完成了他的思想飛躍,革命生涯中的大的轉捩點。”(新民晚報記者 徐翌晟)

   【馬上評:從哪來到哪去】

  留存在普通人記憶中的歷史,是一部個人史,留存在博物館裏的歷史,是一部屬於公眾的歷史,它由一個個個人組成,屬於公共文化記憶。然而,個人史與公共文化史的銜接與融合,就是一部展現在上海歷史博物館裏的歷史遺存線。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5

圖説:上海成為中國共産黨全國救亡運動活動和組織中心陳列室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攝

  歷史的組成真實而嚴謹,它的遺物也許不如經過加工的藝術品那般擁有美好的視覺感受,從政治、經濟、歷史、市政建設,這些方面重看上海目前的文化遺存,重看從遠古6000年曆史演變到今天國際大都會的過程。讓所有觀眾基本了解上海這座城市從哪來,上海人從哪來,為什麼有今天矚目的成就和文化基因。這就是上歷博的意義。

  我們在這裡回望,也在這裡的巨人肩上展望未來。

   >>>相關連結:上海市歷史博物館變遷

  新中國上海市歷史博物館的籌建工作始於1953年的“上海歷史與建設博物館”,不久因故停辦,1983年上海市文管委借上海市農業展覽館第五館建設“上海歷史文物陳列館”,1984年5月正式對外開放,1991年上海市歷史博物館正式獨立建制,借虹橋路1286號開館,于1999年關閉,2001年5月,由上海市歷史博物館設計製作的“上海城市歷史發展陳列館”于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裙房內向社會開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