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譽減值成業績“爆雷”大戶

2018-03-29 14:02:40|來源:中國證券報|編輯:陸琲嘉 |責編:劉徵宇

  隨著年報逐漸披露,“商譽減值”成為業績變臉的“爆雷”大戶,多家公司因為計提商譽減值損失由盈轉虧。業內人士分析,近年來影視文化等行業瘋狂並購,創造了超過萬億元的高額商譽,並購標的業績不達標帶來的商譽減值不容忽視。

  商譽減值致業績“變臉”

  截至3月28日,726家上市公司披露年度財務報告,2549家公司發佈了業績預告。根據財匯大數據終端統計數據,1671家公司對此前發佈的業績預告進行修正。其中,995家業績向下修正,148家業績“變臉”。

  以拓維信息為例,公司在2017年三季度報告中預計全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6922.29萬元至23268.15萬元,同比增幅為-20%至10%。近期公司披露業績修正預告,預測盈利為6345.86萬元至12691.72萬元,同比下降40%至70%。

  威海廣泰此前預計2017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變動幅度為10%-40%,變動區間為18539.36萬元至23595.54萬元。修正之後,業績同比下降40%至15%。

  根據公告,會計政策變更、存貨減值等成為業績“變臉”的重要因素。其中,“商譽減值”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拓維信息在公告中表示,公司經營發展情況正常,業績預告修正主要係部分全資子公司盈利水準未達預期所致。根據《企業會計準則》和公司會計政策,公司需在報告期末對因並購形成的商譽進行減值測試,初步判斷公司商譽存在減值風險。東華軟體同樣表示,下屬子公司計提商譽減值,導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未達預期,因此公司2017年度業績預告進行修正。

  存在操作空間

  “過去幾年A股的並購帶來了高額的商譽,隨著對賭期逐漸臨近,並購標的業績不達標帶來的商譽減值不容忽視。”上海一家大型私募的投資總監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

  前幾年,多個行業掀起了並購潮,上市公司爭先恐後加入並購大軍。並購熱情高漲,“高溢價”收購案例頻頻出現,最終整體商譽暴增。

  財匯大數據終端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A股商譽總計2140億元,2015年暴增至6521億元,2016年增至10517億元,首次超過萬億。2017年前三季度,商譽總額達12566億元。

  “商譽數據高並不可怕,關鍵是商譽形成的時會計估計是否精準。從歷史數據看,熱衷於大規模並購的企業,收購中採取的估值手段多比較激進。一旦並購標的業績不達標,商譽減值將造成上市公司業績大變化。”前述私募投資總監表示。

  “商譽在會計領域是比較複雜的難題。”一家會計師事務所的註冊會計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由於商譽由會計估計産生,因此存在較大的操作空間。”

  上述註冊會計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商譽減值確認的額度、確認的時間節點等都存在較大操作空間。有的上市公司會利用這一便利進行操作。比如,一家主營電腦配件的公司,2012年以來多次公佈商譽減值,業績在暴增暴減之中來回反復。

  傳媒等板塊減值風險高

  從目前情況看,傳媒、電子等成為商譽減值風險最高的板塊。

  2008年以來,傳媒板塊的商譽從7億元增至1077億元,且2013年之後增長加快。商譽/凈資産佔比于2015年達到22%左右觸頂,目前維持22%左右不變;商譽/凈利潤佔比目前維持在230%左右。不過,傳媒領域的對賭業績完成率逐年下降。

  廣發證券選取了82家公司,分析其中208個並購案件。2016年業績對賭的完成率約為75%左右,而2014年-2015年分別為90%、84%。廣發證券指出,2016年,不少案例處於對賭的第二年和第三年,業績完成率降低。這樣的效應可能延續至2017年-2018年。從目前情況看,遊戲行業對賭的完成情況最好,而影視和廣告行業次之。

  方正富邦基金傳媒行業研究部研究主管聞晨雨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傳媒板塊上市公司前幾年並購的標的業績承諾較高,而實際情況參差不齊。隨著對賭進入第二年、第三年,不少標的資産可能難以兌現業績承諾,將帶來商譽減值。

  “雖然不影響標的公司以外其他業務現金流,但對公司整體賬面凈利潤影響很大。目前,PE仍然獲得共識最高的估值方法,因此商譽減值短期將對公司股價走勢帶來較大影響。”聞晨雨説。

  電子計算機板塊也是商譽減值高發地。國金證券指出,計算機板塊多家上市公司業績出現虧損,並購標的商譽減值成為主因。根據國金計算機覆蓋的210隻個股統計數據,多家公司由於並購標的未完成2017年業績承諾,從而産生合併利潤下滑和商譽價值的雙重負面影響。

  “2015年前後是計算機行業的並購高峰,相關標的的三年對賭期即將到期。從策略上建議更關注內生增長穩健的公司,對於並購未産生協同應用的公司應謹慎對待。”國金證券錢路豐表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