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第34次南極考察取得豐碩成果“雪龍”號返抵上海
經過長達165天、3.8萬多海裏的風雨兼程和冰雪考驗,中國第34次南極科學考察隊乘坐“雪龍”號極地科考船21日凱旋,順利抵達位於上海浦東的中國極地考察國內基地碼頭。
中國第34次南極考察由“雪龍”號和“向陽紅01”號聯合組隊執行。考察隊圍繞羅斯海地區恩克斯堡島新站建設、南極環境業務化調查評估和南極大西洋磁區海洋環境綜合考察三大任務,完成78項調查任務和22項保障支撐任務,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
考察隊克服罕見嚴重冰情和惡劣天氣條件,完成我國第五個南極考察站——恩克斯堡島新站臨時建築和臨時碼頭的搭建,實現了發電、海水淡化、通訊等功能,于2018年2月7日舉行了新站選址奠基儀式,並按計劃完成了新站基礎測繪、生物生態監測、工程地勘、設計調研等工作任務。
圍繞國際關注的海洋微塑膠、人工放射性核素、重要水團與環流、海洋生態系統等問題,考察隊開展了業務化調查,取得重要調查成果。在南極半島海域和戴維斯海首次檢測出微塑膠;在普裏茲灣冰間湖、埃默裏冰架前緣海域、羅斯海等海域,取得了大量相關調查數據……
與此同時,考察隊還完成了首次阿蒙森海綜合調查。調查斷面橫跨12.7個緯度,總長達1420公里;在阿蒙森海中部海域,開展了上層沉降顆粒物的時間序列捕獲和不同水深溫度、鹽度的連續觀測;在阿蒙森海陸架區,實施了首次地球物理調查,完成1800平方公里水深資料空白區的全覆蓋海底地形勘測。
圍繞物理海洋與氣象、海洋地質、海洋地球物理、海底地形與測繪、海洋化學與生物生態、海洋環境熱點等六大學科領域,考察隊面向南極大西洋磁區,實施了16項海域考察和2項陸地考察任務,將我國南極大西洋磁區科考由傳統的西經45度向東擴展到了西經37度海域。
考察隊還與數國開展交流與合作,通過與新西蘭合作,我國首次參與保護南極重要歷史文化遺址國際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