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以平:堅持高品質發展 推進“商行+投行”戰略

2018-04-26 13:07:11|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陸琲嘉 |責編:劉徵宇

  國際在線上海微網消息(張麗麗):進入新時代,三十而立的興業銀行如何繼往開來,保持競爭力,創造新價值?面對投資者的關心,4月25日在上海召開的興業銀行2017年度暨2018年一季報業績説明會上,興業銀行行長陶以平一開始就用三個“始終”做了回答:“始終不忘‘為金融改革探索路子,為經濟建設多做貢獻’的初心,始終牢記‘一流銀行,百年興業’的使命,始終能夠結合形勢變化和自身稟賦走差異化發展之路。”

  陶以平總結,三個“始終”既是30年來興業銀行克服各種不利因素,實現從同類型銀行中下游水準到第一梯隊的超越,從一家地方性小銀行到全國性綜合金融上市公司跨越的成功經驗,也是該行能夠經受住2017年形勢深刻變化的挑戰,繼續取得“超出預期、強于大市”業績的關鍵,更是未來繼續保持高品質發展,打造一流價值銀行的重要保證。

  2017年,國內經濟結構調整、金融科技的發展特別是風險防控重要性的上升、金融監管趨嚴、貨幣閘門嚴控,給銀行業帶來深刻影響。興業銀行敏銳地看到形勢變化,果斷調整經營策略,實現了規模、品質、效益的平衡發展。2017年末總資産6.42萬億元,同比增長5.44%;實現凈利潤572億元,同比增長6.22%,高於規模增速,加權平均凈資産收益率15.35%,盈利能力名列前茅;ROE 15.35%,ROA 0.92%,保持同類型銀行前列水準;年末不良貸款率、關注貸款率、逾期貸款率分別為1.59%、2.31%、1.59%,分別較年初下降0.06、0.28、0.56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211.78%,比年初上升1.27個百分點,資産品質繼續穩中向好。穩紮穩打的成績單,見證了興業銀行過去一年的努力,也再次印證了這家銀行強大的戰略前瞻能力與戰略執行能力。

  興業銀行因改革開放而生,三十年來,在市場發展大潮中逐浪前行,與中國經濟騰飛共舞,已發展成為中國主流商業銀行,躋身全球銀行30強、世界企業500強,迎來了屬於自己的“芳華時代”。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站在30週年的新起點,興業銀行下一步如何高品質發展?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在業績説明會上,陶以平進行了解答。

  錨定“三個轉變” 夯實高品質發展基礎

  陶以平坦言,圍繞解決我國新的社會主要矛盾,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脫虛向實,推動經濟平衡充分發展,有效防控重大風險,銀行自身必須要進行深刻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因此去年的工作只是開始,我們仍要根據大勢變化,沿著找準的方向久久為功,實現從規模銀行向價值銀行的轉變。”

  陶以平以一句“咬定青山不放鬆”,表達了要重點實現“三個轉變”的堅定不移。

  即進一步從以産品為主導向以客戶為主導轉變,提高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進一步從高速增長向高品質發展轉變,形成更加平衡的發展格局;進一步從管控好重點風險向管控好全面風險轉變,夯實持續前行的基礎。

  客戶是銀行最核心的“資産”,也是銀行聯繫實體經濟的紐帶。按照“客戶—業務—效益”的經營邏輯,去年興業銀行改革建立新的組織架構,全面推進流程銀行建設,金融服務的全面性、業務辦理的便捷性、風險管控的有效性極大提升,客戶規模持續擴大,價值不斷提升。

  一組數據“新高”體現了興業銀行客戶基礎的內生外延:2017年全行企業客戶同比增長9.57萬戶,增幅18.22%;零售銀行客戶(含信用卡)同比增加1076.71萬戶,增幅24.06%;金融機構法人客戶覆蓋率升至94%,核心客戶增長10.74%……

  陶以平表示,下一步該行將在持續做大客戶規模的基礎上,著力提升各類高價值客戶佔比,同時繼續推進客戶部門與産品部門和子公司的協同聯動機制、利益分配機制,加快流程銀行及客戶綜合價值分析系統建設,實現“全行一張面孔對客戶”“客戶一個畫像對全行”,調動全集團資源為客戶提供更優的産品、更全面的服務。

  在經歷了高歌猛進的黃金十年之後,回歸經濟新常態,摒棄“速度情結”,謀求高品質的長遠發展,是擺在商業銀行面前的現實問題。如何形成更加平衡的發展格局,陶以平從兩方面解讀了興業的經營思路。

  “在總量上,堅持以價補量策略。保持規模平穩合理增長,既不追求過高增速,也要為實體經濟提供源頭活水。”陶以平説。

  遵循這一思路,興業銀行將持續推動資産負債結構優化,繼續壓縮非標資産規模,突出信貸、標準化資産增長和收益提升,重點加大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以及與實體經濟更為直接的信用債的支持,加強資産合規流轉,盤活存量、優化增量,同時大力拓展核心負債。

  在具體業務上,陶以平總結為堅持強優勢和補短板“兩條腿走路”,大力推進結算型、投資型、交易型“三型銀行”建設,做實重點分行、重點行業、重點客戶、重點産品“四個重點”,加快“商業銀行+投資銀行”戰略佈局。

  一方面,要順應市場趨勢,發揮專業優勢,進一步增強差異化競爭實力,將“一手好牌”打成“一個好局”。例如鞏固綠色金融、銀銀平臺的標杆優勢,投行業務融資融智並舉,資金業務投資與交易並舉,資管提高凈值型産品比重並向子公司轉型,完善FICC業務體系,提升各子公司在各自專業領域的市場地位等。

  另一方面,不斷增強員工隊伍專業能力,充分發揮金融科技引領作用,有效推動薄弱業務重建,推動支付結算清算、交易銀行、代理代銷、信用卡等各類業務持續快速發展。

  放眼波瀾壯闊的銀行百年曆史長河,無論科技大潮如何變遷,革新重構金融業態,銀行經營管理風險的本質始終不曾改變。興業銀行深知要行得穩走得遠,成為百年老店,就必須始終將風險管理作為生命線牢牢把握,科學平衡業務發展與風險防控的關係。

  陶以平表示,興業銀行將繼續控新降舊,完善各類新興業務風險管理機制,提高特殊資産處置成效,夯實資産品質,同時認真落實中央部署和監管要求,堅守底線,防範化解各類風險,並幫助客戶去杠桿、防風險,做到既防“黑天鵝”,又防“灰犀牛”。

  堅定戰略自信  “不負如來不負卿”

  推進“三個轉變”成效已在今年一季度初步顯現。一季度末,興業銀行總資産僅比年初增長0.31%,營收同比增長2.15%,凈利潤同比增長4.94%,息差逐步企穩,非息凈收入在營收中佔比提高1.14個百分點,不良貸款率較期初下降0.01個百分點。

  “這使我們對今年的業績充滿信心,也進一步堅定了我們的戰略自信。”展望更遠未來,陶以平從內外部兩方面因素,向投資者傳遞了興業銀行核心競爭力將進一步增強,前景更加美好的信心。

  從外部看,防風險、去杠桿仍是未來一個時期金融業的核心任務,通過深入治理,金融市場將更加規範,同時也為進一步市場化創造良好條件。他舉例説,隨著處置“僵屍企業”、規範地方政府舉債以及打破資管産品剛性兌付,利率市場化將真正到來,在此環境下,興業銀行長期形成的市場化資金運作能力將顯示出巨大優勢。此外,建設“創新型國家”需要,以及中等收入群體持續擴大等因素,將會推動直接融資、資産管理等業務持續發展,也為興業銀行投資銀行、資産管理、財富管理等優勢業務提供巨大空間。

  從內部看,金融科技的全面佈局和有效運用,也將為興業銀行提供持續的發展新動能。陶以平介紹,作為國內少數具備核心繫統自主研發能力和自主知識産權的銀行之一,興業銀行已是國內最大的商業銀行信息系統提供商之一,數據中心也在同業中第一個通過國家標準優秀級認證。近年來,該行持續推進金融與科技的深度融合,創新推出數金雲、互聯網票據流轉平臺、興業管家、興E付、興智投、黃金眼等眾多金融科技“爆品”,並且在信息安全、用戶體驗、雲服務、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流程機器人、開放介面八大領域進行了系統佈局。“安全銀行、流程銀行、開放銀行、智慧銀行”建設將助力興業獲得未來發展更多的主動權。

  九層之臺,起于累土。30年來,一代代興業人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順應大勢,求新求變,堅持差異化發展、特色化經營,在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推動興業銀行不斷成長,形成了差異化競爭優勢的“護城河”。在新的歷史時期,只要堅持把服務好客戶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優勢也必將轉化為勝勢,成為興業銀行更上一層樓的堅定基石。

  “面對新形勢、新要求,我們將繼續發揚優良傳統,沿著既定戰略奮勇前行,走出一條高品質發展之路,不負偉大的時代,不負百年夢想,不負客戶和投資者的信賴。”陶以平表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