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五一”思南公館讓人們看到另一番面貌

2018-05-02 08:52:59|來源:文匯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從思南讀書會、思南書局的書香縈繞,到思南城市空間藝術節、賞藝會的演出普及———這個“五一”,思南公館讓人們看到另一番面貌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

  近日,思南城市空間藝術節的多項演出輪番上演,如同天馬行空的藝術派對。觀眾能從中感受到與街頭藝術迎面偶遇的驚喜感,獲得多元的戲劇視野和觀劇體驗。

  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許多人看到了上海復興中路思南公館的另一番樣貌,邂逅“高密度”的文學藝術活動———思南書局一樓花房,作家共話當下閱讀熱點;思南經典誦讀會上,讀者席地而坐傾聽莎士比亞十四行詩背後的故事;為期三天的第二屆思南城市空間藝術節,向公眾免費開放逾百場中外劇團演出,思南街區被分割成15個空間,充分利用歷史建築間的空地,木偶藝術、肢體戲劇等“迷你”演出輪流上演;思南賞藝會現場,藝術名家化身導賞嘉賓,為市民解讀民樂的東方意境……

  通過閱讀,優質文化資源正在“思南”凝聚,恰如思南讀書會主策劃孫甘露所説:“思南IP創意的輻射延伸,不僅滿足了廣大讀者對文學閱讀、藝術交流的需求,更以不斷豐富拓展的內涵形式吸引社會各界關注,成為上海打造城市公共文化空間的新亮點、新樣本。”

  復興中路517號,開業近十天的思南書局門口,昨天下午排起了蜿蜒的長隊,許多讀者迫不及待地要去這家新書店“打卡”。全新打造的思南書局實體店,讓一棟百年曆史建築擁有了現代面孔,仿若梧桐綠蔭下的城市人文書房。

  隊伍中,不少忠實讀者正是循著復興中路505號思南讀書會的足跡而來,又在思南書局的特色閱讀活動中再度相遇。從上海書展·上海國際文學週到思南讀書會、《思南文學選刊》、思南書局·概念店,再到全新的思南書局,數年間,思南街區文化氛圍的釀成和實體書店步步落地的歷程,正是上海出版文化界探索新型閱讀文化空間,打響文化品牌的大膽嘗試。一些資深書蟲“熟門熟路”直奔書店二樓文學區域,近距離觸摸近2000種中外文學圖書及相關品牌雜誌。這裡能看到同一本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的中英文兩版不同風貌,也能第一時間閱讀倫敦書評書店選書團隊精心挑選的500種英文版新書。順著木質樓梯吱吱呀呀走上三樓,為期一個月的“從布魯塞爾到上海———《共産黨宣言》170週年主題展”吸引了不少讀者駐足,今年適逢《共産黨宣言》問世170週年,主題展以真理的“足跡”“風采”“底色”“味道”等四大板塊,展出了多語種歷史文獻資料。

  除了源源不斷的文學講座和沙龍活動,“文化思南”也向公眾發出了一份份藝術邀約。昨天下午,思南街區氣氛爆棚,思南城市空間藝術節的多項演出輪番上演,如同天馬行空的藝術派對。

  荷蘭克魯斯表演劇團帶來大型高蹺演出《恐龍!恐龍!》,5.5米高的木偶恐龍首次亮相申城,令人驚訝的空中機械裝置、視覺化戲劇元素相結合,現場喝彩聲不斷;來自西班牙的零行為劇團帶來曾在荷蘭國際木偶節獲第一名的作品《布麗吉特的最後一支舞》;攝影師馬良及其團隊的巨人木偶裝置“嘻嘻福”亮相,呈現出與歐洲團隊截然不同的風格。

  值得一提的是,藝術節現場充分利用思南街區的公共空間,每個場次的小型演出都根據思南公館空間特性量身定制,儘量不會彼此干擾。“思南公館本身在建築形態、街區風貌、人文底蘊上吸收了中西方文化精髓,藝術節也貫穿了跨界融合理念。觀眾能感受到與街頭藝術迎面偶遇的驚喜感,獲得多元的戲劇視野和觀劇體驗,動態演出與靜態建築相得益彰,不會影響漫步其間的舒適。”在思南公館品牌總監鄭毅看來,名仕舊居的保護再利用、梧桐綠蔭鵝卵石墻的文創活力,都彰顯了思南街區探索實踐文學藝術與生活的無縫融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