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險情緒升溫 基金佈局現金流充沛公司

2018-05-28 09:50:07|來源:上海證券報|編輯:陸琲嘉 |責編:劉徵宇

  近三個月以來,大盤藍籌股低位震蕩,成長股上攻乏力。接下來市場將如何演繹?從記者近期採訪了解到的情況看,短期內市場方向不明,基金經理避險情緒升溫。不過,A股即將被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令市場長期趨勢向好,包括大消費、醫藥和教育等行業在內的低估值、現金流充沛、高分紅的公司將受寵。

  基金避險情緒升溫

  滬上某基金公司投資總監認為,近期跌宕行情的背後是對後市方向不明的情緒寫照。他説:“藍籌和成長板塊風格切換之後,當前市場再度處於均衡狀態,現在還看不到明顯的上漲邏輯。久漲乏力,可能就會下調,不堅定的投資者會選擇離場觀望,市場可能會向下調整。”

  從年內市場表現看,儘管部分成長股反彈強勁,但是由於急漲急跌,大部分投資者並沒有賺到錢,讓不少投資者信心受挫。

  “很多成長股這一波漲幅驚人,但是反彈速度太快了,還沒來得及入場,行情基本就結束了。從3月中旬至今,除了醫藥板塊,基本上處於震蕩狀態。”滬上某私募基金經理表示。

  市場缺乏賺錢效應,資金入市積極性不高。從新基金募集情況看,募集難度很大。Wind資訊統計數據顯示,5月份基金募集數量及規模均呈斷崖式下跌。截至5月25日,僅有10隻新基金成立,募集規模110億元。其中,3隻股票型基金髮行總份額僅7.6億元,均剛剛達到2億元的募集標準;另有兩隻混合型基金募集份額為79億元。

  “現在發基金太難了。市場缺乏賺錢效應,加上資管新規的影響,很多基金不得不延期發行,連2億元的成立線都達不到。”滬上某基金經理感慨道。

  另一方面,貫穿去年全年的藍籌股估值提升行情,從去年四季度開始走向極端。市場瘋狂追逐藍籌風格基金,數百億規模的基金一日即募集完畢。但在極端行情上演的背後,同樣也會帶來殺傷力。上述基金年內多數虧損,令投資者信心大為受挫。

  儘管上攻乏力,但從記者採訪了解到的情況看,無論從政策層面還是估值層面,市場下行空間均不大。

  現金流充沛公司受關注

  儘管市場短期內上攻乏力,但隨著A股即將被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長期趨勢向好,低估值、現金流充沛、高分紅的公司後市可期。

  圓信永豐基金首席投資官、上證報第十五屆“金基金”三年期偏股混合型基金獎獲得者洪流表示,A股國際化進程加速推進,海外資金的長週期投資模式將給A股以強大的示範引領作用,具有安全邊際、穩定現金流、高分紅的公司將會受到海外資金的青睞。洪流説:“海外資金更多是配置需要。以銀行股為例,如果PB在1倍附近,股息率有4%,對於長線資金來説或許是非常好的配置選擇。”

  長安基金投資總監、長安鑫利優選基金經理陳立秋認為,海外資金持股週期非常長,青睞現金流充沛行業,接下來有穩定現金流的大消費、醫藥和教育等行業表現可期。在他看來,儘管過去一年多來消費板塊漲幅較大,但從消費升級及市場空間來看,調味品、零食、品牌白酒等行業的市場空間還遠遠沒有飽和。教育行業則是典型的“先收費再講課”的模式,現金流充沛,市場空間也很大,隨之而來的就是很好的投資機會。

  對於醫藥板塊的投資機會,融通醫療保健基金經理蔣秀蕾認為,從基本面來看,醫藥行業政策拐點明確,2018年開始有望表現為業績拐點;從機構配置情況來看,基金持倉比例距離歷史高點還有較大的上升空間,基本面和資金配置都支持醫藥板塊持續走好。從中長期看,隨著民眾支付水準的提升、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深,支持行業增長的邏輯仍然成立。

  華商基金研究員張曉也認為,近兩年醫藥改革逐漸深入,相關政策的不斷推出,加上市場需求強勁,生物醫藥板塊結構性牛市行情有望持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