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調研:為改革開放再出發注入強勁動力

2018-06-11 09:15:14|來源:文匯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2018年是上海的“調研年”。黃浦江畔,腳踏實地、真抓實幹的調查研究之風清新撲面——“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當新時代排頭兵先行者”大調研啟動以來,上海廣大黨員幹部帶著溫度、帶著責任,走進“企業的廠子、農民的院子、居民的房子”,聚焦群眾的“急難愁盼”,面對面訪、心交心講、實打實問、手拉手幫。

  用撲下去的“身板”體驗、用接地氣的“腳板”丈量,大調研的“溢出效應”正不斷顯現——直撲一線、問需問計,已成為上海廣大黨員幹部的日常;企業、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正不斷豐實;一股幹事創業的激情,更是在申城激蕩……

  在新的時代坐標中堅定追求卓越的發展取向,紮實推進中的大調研,為上海改革開放再出發注入源源不斷的強勁動力。

  要“身到”,也要“心至”

  根據市委統一部署,2018年全市開展為期一年的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當新時代排頭兵先行者”大調研,動員廣大黨員幹部進企業、進社區、進農村,努力做到調研主體、調研對象兩個“全覆蓋”。

  大調研既是上海貫徹落實中央精神的重大舉措,也是上海當好新時代全國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的現實需求。赴虹橋商務區,調研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籌備工作;登崇明島,了解世界級生態島建設進展……從今年年初起,市委領導密集調研的足跡遍及上海,全市各區的大調研同樣熱力涌現:嘉定區提出重點從“大走訪、聽民聲”“換角色、察實情”“補短板、破難題”“轉作風、提能力”四方面展開調研;浦東新區黨員幹部通過開展“當一次平臺信息員、當一次網格監督員”“當N天村居幹部”等活動,真正“沉下去、坐下來”……

  1月至5月,上海1464個各級調研主體共開展各種形式的調研146萬次,調研對象566.5萬個。截至5月底,共收集各類問題57.1萬個、建議22.8萬條。“上海大調研”微信公眾號收到各類留言近4萬條。收集的十大類問題中,社會管理類佔37%、建設交通類佔18%、經濟綜合類佔9%。“大調研不能為調研而調研,必須到一線真找問題,找真問題”,已成為廣大黨員幹部的共識。

  要“身到”基層,也要“心至”基層。緊緊抓住大調研機遇,市文廣局聚焦公共文化、“文創50條”、“放管服”改革等主題,實地了解居村文化活動室等發展現狀。深入一線的黨員幹部深有感觸:沉下去,下到基層,所看到的都激活了思維,看到了問題,也看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

  要問需,也要問計

  今年年初,上海首個區級層面“企業服務局”在虹口區成立。雖然名稱裏有一個“局”字,但這個在大調研中為回應企業呼聲而設置的新機構和“權力”並不沾邊——所有工作人員都以當好服務企業的“店小二”為己任。

  虹口區在大調研中發現,政府各部門涉企服務信息彼此獨立,處理過程缺乏聯動;而企業在發展中遇到的問題五花八門,單靠一個部門無法實現全覆蓋、全解決。突破“服務孤島”和“信息孤島”,扮演“服務牽頭人”角色的企業服務局應運而生。

  真正問需問計於民、問需問計于企,廣大黨員幹部拿著調研中獲得的數據、實情和問題,對標最高標準、最好水準,比差距找短板,逐一梳理“難點”“痛點”和“堵點”,瞄準問題精準發力,讓群眾、企業享受實實在在的“紅利”。

  營商環境是重要軟實力,也是核心競爭力。結合此次大調研,上海著力在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營商環境中尋求突破。從細節 “摳”出高效,開辦企業 “一窗通”服務平臺3月底上線,在滬開辦企業時間由22天縮至5天;《全面推進 “一網通辦”加快建設智慧政府工作方案》4月公佈,明確在 “一網通辦”基礎上,將繼續推進市區兩級90%以上涉企審批事項只跑一次、一次辦成;普陀、靜安等區基層一線創新“研發”了 “樓管家” “樓小二”;徐匯區市場監管局等16個部門率先試點電子證照互認共享……擺正 “店小二”姿態的各級政府部門,刀刃向內,在細微處做調研,于無聲處解難題,不斷提升營商環境和服務的顯示度。

  截至目前,全市通過大調研解決問題33.2萬個,解決率58.1%。

  要提升精準度,也要有溫度

  大調研中挖出的“急難愁盼”,許多是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但往往牽連著群眾最敏感、痛感最強烈的“神經元”。碰到難題,是“放一放”,還是“鉚足勁”破解,效果大不相同。

  大調研啟動不久,金山區民主村村口的一段村路,落入朱涇鎮黨委書記李士權的眼中。他隻身探訪現場:這段約200米長的路,寬不到3米,狹窄難行,卻是村民們上下班的必經之路。群眾年年反映,但道路維修卻因各種原因遲遲不能動工。“試一試,辦法總比困難多。”在鎮黨委帶動下,村幹部做通了一戶村民的思想工作,拆除了路邊的修車棚;鎮裏則與城建部門協商,優化了拓寬方案……多管齊下,村路的“腸梗阻”手術終於完成。

  堅持需求導向、問題導向、效果導向,深入開展大調研,上海各區各部門都建立起問題清單、措施清單、解決清單、制度清單,在做到“事事有落實,件件有回音”的同時,還瞄準問題銷項並努力提供有效制度供給。所有的行動和努力都只為同一個目標——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大調研要注重靶向瞄準,講求精準度。“掘金”大數據,靜安區臨汾街道借助“最強大腦”遍佈社區的數百個感應裝置,開發出獨居老人照護等12個百姓關切的運用場景,為社區精細化管理精準“畫像”;閔行區新虹街道開發出物業監督系統平臺,實時考量著“管家”們的本事……

  大調研于無聲處顯現出城市的溫度。今年夏天,位於軌道交通10號線伊犁路站廳上蓋的新虹橋中心花園調整了“作息時間”——6月1日起,公園夜間運營時間率先延長至午夜,下個月起則將實行24小時全天候開放。公園“時間表”的調整,讓周邊商務樓的深夜“加班族”乘坐軌道交通不必再 “捨近求遠”繞道走,因而收穫點讚無數。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