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收穫“1+1+1+1>4”生態效益

2018-06-12 08:51:21|來源:文匯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滬蘇浙皖機關事務管理部門簽署區域合作備忘錄,攜手構建長三角地區公共機構節能工作協同發展工作機制—— 收穫“1+1+1+1>4”生態經濟效益

  上海的公務員駕駛新能源公務車到安徽出差,可使用通用充電樁就地充電;長三角三省一市公共機構節能領域人才、資本、技術、數據互通合作,收穫“1+1+1+1>4”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收益……首屆長三角三省一市公共機構節能管理創新與發展論壇6月11日在上海舉行,滬蘇浙皖三省一市機關事務管理部門簽署了區域合作備忘錄,從構建區域公共機構節能管理組織架構、搭建區域公共機構節能管理市場一體化平臺、開展區域公共機構節能管理專題合作三方面達成共識,初步形成長三角地區公共機構節能工作協同發展工作機制,持續深化長三角更高品質一體化發展。

  三省一市合作研究節能管理課題

  數據顯示,長三角地區擁有約9.92萬個公共機構,約佔全國公共機構總數的13.87%;長三角公共機構用能總量約569萬噸標準煤,消費水資源約10.18億立方米;公共機構人均綜合能耗約209.31千克標準煤,單位建築面積能耗約10.23千克標準煤,人均用水量約37.48立方米,分別是全國平均水準的 57.84%、50.61%和 150.88%。從平均能耗水準來看,長三角公共機構控制得較好,但用能總量依然較大,尤其在水資源消耗上存在短板。

  按照新機制,長三角三省一市將依託各自豐富的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建築設計資源,共同研究、出臺三省一市公共機構節能耗定額標準體系、建築節能設計規範、節能管理對策、節約型機關和綠色校園等示範創建標準等。“三省一市合作研究的課題將包括公共機構合理用能指南、節能政策制定、新能源汽車及充電樁推廣、合同能源管理、節能服務機構合作等。”上海市機管局公共機構管理處處長金皓敏介紹。

  搭建節能服務市場資源共融平臺

  6月11日,新能源、垃圾分類、水資源節約、綠色建築等領域的多家企業和服務機構到會交流,對接三省一市公共機構節能管理需求。總部位於江蘇常州的萬幫新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非常看好公共機構乃至整個市場對新能源汽車的需求。目前,萬幫新能源已在滬建立4000多個電動汽車充電樁。

  “綠色技術銀行”已落戶虹口區,並將探索綠色發展模式,加快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和産業化。項目負責人、上海科學技術交流中心(綠色技術銀行管理中心)主任王震在論壇上表示,長三角科技、人才、金融優勢和聯動平臺,將為綠色技術銀行提供更多動力;三省一市合力“攻關”合適的項目和研究,將有力地促進綠色發展。

  上海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副局長張曉卯表示,合作機制將搭建長三角節能服務市場資源共融平臺,打破政策研究、市場服務、技術産品等領域的區域壁壘,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試點建立長三角公共機構節能互助互享第三方機構,深化四地公共機構節能領域人才、資本、技術、數據等方面的互通合作,收穫“1+1+1+1>4”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收益。

  本次論壇以“合作共享、協同共建,推進長三角三省一市公共機構節能協同發展”為主題,是今年上海市節能宣傳周的重要內容之一,同時也拉開了2018年上海市公共機構節能宣傳周的序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