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接受長三角黨報聯訪:一體化進入快車道

2018-06-12 08:49:27|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上海市委書記李強答解放日報、文匯報、新華日報、浙江日報、安徽日報記者問

  編者按

  為進一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長三角更高品質一體化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6月1日,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在滬舉行,形成了豐碩成果,吹響了推動更高品質一體化發展的“集結號”。下一步如何明確責任、抓緊落實、取得實效,滬蘇浙皖黨報近日聯合採訪三省一市黨委主要領導。今日刊發訪談第一篇。

  6月11日,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就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長三角更高品質一體化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實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共識成果的思路、目標、部署和舉措,接受解放日報、文匯報、新華日報、浙江日報、安徽日報聯合採訪。以下為答問內容。

  以一體化的創新突破,更好服務全國發展大局

  記者:這次三省一市主要領導出席的“上海會議”開得很成功,體現了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進入新階段,大家的新思路新作為。能否請您回顧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歷程,並評價一體化發展的現狀?

  李強:長三角合作由來已久。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的時候就積極倡導建立長三角黨政主要領導定期會晤機制。後來,經過醞釀、籌備,2005年,首次長三角兩省一市主要領導座談會在杭州召開,區域合作納入長三角最高決策層視野。2008年,安徽加入,三省一市合作機制正式形成。

  多年來,在滬蘇浙皖和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效,各方面呈現良好態勢。一是省級統籌加強,形成了決策層、協調層、執行層“三級運作”機制,以及交通、産業、科技等12個方面的專題組。二是協同創新加強,大科學儀器設施實現了共建共享,2017年底“長三角大儀網”已集聚2192家單位的2.8萬台(套)大型科學儀器設施,總價值近300億元。三是互聯互通加強,滬通鐵路一期、商合杭鐵路工程等一大批重大基礎設施加快推進,寬頻用戶規模、光纖寬頻接入端口、4G網絡覆蓋率均位居全國領先地位。四是聯防聯控加強,推動區域環境品質不斷改善。五是市場和公共服務融合加強,信用信息共享互動、社會保障互聯互通等不斷強化。

  記者:當下對推動更高品質一體化發展進行再謀劃、再深化,出於什麼重大考量?與國際和國內的城市群相比,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未來的優勢和主要競爭力體現在哪些方面?

  李強:今天,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到了全面提升的新階段。從全球看,是大勢所趨,城市群已經成為世界經濟重心轉移的重要承載體,決定著未來世界政治經濟發展的格局。從國內看,是中央確定的重大戰略,城市群也是引領我國經濟轉型發展的“主引擎”、創新發展的“主陣地”。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高度重視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最近,習近平總書記對長三角作出重要指示,希望長三角地區實現更高品質的一體化發展,更好引領長江經濟帶發展,更好服務國家發展大局。從自身看,是內在要求。長三角是我國對內對外開放兩個扇面的關鍵樞紐,肩負著對內帶動中西部地區發展、對外參與全球合作競爭的雙重任務,必須以一體化的創新突破,更好地服務全國發展大局。這次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把整個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戰略定位、戰略目標、戰略舉措,都講得非常清楚,為今後的工作指明瞭方向。我們感到,長三角必須要高舉旗幟、乘勢而上,全面增強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按照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不負總書記和中央的重托,不負長三角幹部群眾的熱切期待,在已有合作基礎上,抓緊落實“上海會議”成果,一項一項抓出實效,推動區域規劃、基礎設施、城鎮體系、要素市場、産業佈局、科技創新、公共服務、生態保護一體化發展,努力把長三角建設成為全國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引領示範區,成為全球資源配置的亞太門戶,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級城市群。

  四件事具有突破意義,將推進一體化進入快節奏、快車道

  記者:近期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達成了很多新共識,之前的成果發佈會上也介紹了許多新的成果。這其中,您覺得最具突破價值、最有創新意義的成果是什麼?

  李強:去年12月,上海市黨政代表團到蘇浙皖學習考察,主動對接,進行了商議。今年1月,三省一市又在蘇州召開座談會,在規劃對接、戰略協同、專題合作、市場統一、機制完善等五個方面,形成了廣泛共識。這段時間以來,三省一市圍繞這五個著力點,選準突破口,進一步明確重點事項,狠抓落實推進。相關情況,媒體已經作了充分報道。我認為有四件事,具有突破性意義。

  一是成立了“一個機構”,解決了研究推進的力量問題。一體化的事情,必須要專人來研究、來抓推進。今年從三省一市抽調16名精兵強將,組建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負責收集整理各地合作意向和需求,跟蹤落實議定事項,這是一個機制上的重大創新,把一體化推進力量做實了。二是編制了“一個計劃”,解決了目標任務的協同問題。這次編制的三年行動計劃,是第一個跨省級行政區、聯合編制的集體行動綱領,明確了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近三年的任務書、時間表和路線圖。有了這個計劃,等於就有了操作指南,可以更加聚焦。當前就是要明確責任主體、狠抓推進落實,持續將一體化的事情一件一件落實下去。

  三是開好了“一個會議”,解決了議事拍板的決策問題。這次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不僅形式上作了創新,更把最重要的事情議深議透、拍板定調,形成了一批實質性成果,真正把座談會開成了部署推進會,吹響了推動更高品質一體化發展的“集結號”。

  四是推進了“一批項目”,解決了落地落實的實效問題。三省一市不等不靠,邊謀劃邊推進,聚焦老百姓所急、所想、所盼的領域,推進了一批項目落實。在省市級層面,比如明確打通省際斷頭路,總共排出36條省際斷頭路,今年啟動建設了第一批17個項目;加強政法系統區域合作,建立了區域環境保護的司法協作機制。在區和地市層面,比如嘉興與青浦簽訂戰略框架協議,蘇州與嘉定簽訂戰略框架協議,共同構建協同創新核心圈,推進長三角一體化進入快節奏、快車道。

  重點在一體化的“一”字上做文章,近期“五個一”是著力點

  建好“一張網”,讓區域聯通更便捷

  記者:長三角近期有一批“斷頭路”被打通,在交通等基礎設施一體化方面,接下來還有哪些重點謀劃?

  李強:縱觀全球,沒有一個地方因為封閉而發展,都是因為開放而興旺,長三角亦應是如此。以互聯互通為前提,我們將打造陸、水、空、信息四張網,把區域內陸、水、空、信息的重要節點連起來,讓區域聯通更便捷。陸路網方面最主要是打通斷頭路;此外,長三角還可以就發展無人駕駛的智慧公路,共同推動規劃佈局;同時,加強長三角城際鐵路網整體設計,形成快速通達的網絡。水路網方面率先探索實現航道統一規劃、船舶統一設計、建設統一標準、服務管理統一模式,把長三角港航資源用好用足。航空網方面正在研究整體規劃,讓區域內各機場都有合理的分工定位,提升長三角航空樞紐地位和國際競爭力。信息網方面提前佈局新一代信息網絡,特別是5G網絡,還有下一代互聯網協議(IPv6),長三角要率先布網、率先建設、率先應用。

  打造“一個庫”,讓數據資源更管用

  基礎設施連通,還包括數據資源的開放共享。我們計劃打造“一個庫”,讓數據資源更管用。我們將聯合建設長三角數據中心,把數據格式、口徑、目錄、介面等都統一起來。一方面抓緊推動基礎數據庫的建設,把各自的政務數據、行業數據、社會數據統一按標準進庫。另一方面依託統一的數據共享平臺,實現跨部門、跨省市共享應用。信用信息共享,有助於形成跨區域信用懲戒模式,聯合建立“紅黑名單”,提升各類主體的信用感受度。此外,食品安全信息追溯,通過成立長三角食品、重要農産品追溯聯盟,制定數據共享的安全信息追溯標準,使管理服務更加精準高效。

  編好“一張圖”,讓産業創新更協同

  記者:各地産業發展中的競爭與協同,一直受到關注。未來三省一市應如何發揮各自優勢,進一步推動産業佈局優化?長三角各地都在狠抓優化營商環境,那麼一體化進程能否加速長三角成為全國營商環境最優區域之一?

  李強:我前面提到,長三角座談會成果豐碩,特別是會上審議通過了三年行動計劃,梳理提煉了42項重點合作事項清單,其中也包括長三角地區産業佈局優化。我們感到,重點還是在一體化的“一”字上做文章,做到一盤棋考慮、一體化建設,形成整體合力。

  在這方面,我們將編好“一張圖”,讓産業創新更協同。三省一市各有特色優勢,要認清優勢、各揚所長、補好短板。當前要通過摸清家底,編制好長三角産業和創新資源標識圖,把各自産業特色和基礎標識出來,既防止重復投入、資源浪費,又推進産業聯動、資源共享。比如,把創新資源標識出來,在更大範圍內推動開放共享,共同開展重大科技攻關。比如,把産業集群標識出來,每個地方集聚了哪些産業集群、發展到什麼階段,都能一目了然,各地産業發展也就能有所側重、有所分工,真正形成有特色有優勢的産業集群。

  共認“一個章”,讓改革效應更凸顯

  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長三角三省一市在探索中也形成各自特色優勢,比如上海的“一網通辦”,浙江的“最多跑一次”,江蘇的“不見面審批”,等等。我們也注意到,現在很多企業都是跨省市經營,如果能在更大範圍推進“放管服”改革,就能使企業辦事更方便,也會讓長三角成為更有活力的區域。我們將抓緊研究共認“一個章”,整體優化長三角營商環境。市場準入方面,統籌建立統一、透明的市場準入政策,實施統一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幫助市場主體降低制度性成本。市場檢測方面,在標準、計量、檢測認證等基礎領域加強合作,推動標準和檢測認證結果的互認。大通關建設方面,加快長三角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努力實現“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通過大幅提升通關效率,為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

  辦好“一張卡”,讓群眾生活更便利

  記者:老百姓感受一體化的成效,有一個直觀的角度,就看“一張卡”能否刷遍長三角的公交、地鐵、醫院、社保。下一步,如何在民生領域加強合作,讓老百姓更多更好共享一體化的發展成果?

  李強:最近有一件事,我覺得做得很好,就是三省一市正在積極推動民生檔案資源共享,方便群眾異地查閱利用,老百姓對此感受很深。長三角地區往來密切,老百姓對“一卡聯通”“一卡結算”的需求很突出,尤其是在交通、醫保、養老等領域。辦好一張卡,既讓老百姓有獲得感,也能夠增進對一體化的認同感。民生“一卡通”,首先要“通”起來。我們將加強頂層設計,加強與互聯網企業合作,運用信息化技術手段,研究打通各地異地結算、系統對接。同時,功能要“多”起來,從老百姓最期盼的事情做起,比如交通、醫保、養老,今後還有文化消費、旅遊等,讓老百姓更有獲得感、增強認同感。此外,要進一步健全完善長三角污染防治協作機制,以更加精準高效的減排措施打贏藍天保衛戰;堅持上下游聯動、水岸聯治,加強水源地協同保護,確保廣大人民群眾始終喝到好水、放心水;推進港口岸電應用、重污染天氣聯動應對等共性問題突破,共同保障好環境品質。

  這幾個方面,在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上,三省一市提議分分工,利用各自優勢和特長牽頭負責。總之,就是要按照總書記的要求,上海進一步發揮龍頭帶動作用,蘇浙皖各揚所長,共同把各項目標任務落實落地。

  上海最重要的還是要做好“服務”二字文章

  記者:下一步的長三角更高品質一體化發展中,按照總書記的要求,上海在發揮好“龍頭”作用上,有什麼新的思考、新的作為?

  李強:2014年總書記就要求上海發揮龍頭帶動作用。最近總書記作出的重要指示強調,上海要進一步發揮龍頭帶動作用。這是中央賦予上海的重要使命和責任,也是對上海的期望和鞭策。我認為,最重要的還是要做好“服務”二字文章。上海歷來就是為全國服務的,這是上海的使命和職責。新的時代背景下,儘管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但上海服務全國、服務長三角的使命沒有改變,只是服務的內涵、形式、層面與過去不一樣了,重點要發揮好經濟中心城市和改革開放排頭兵的作用,不斷增強城市的帶動輻射作用,為各地參與全球資源配置提供便利。

  一是在推動區域能級提升上有新突破。中央要求上海加快建設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和科技創新“五個中心”,建設卓越的全球城市和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這其中的“國際”“全球”“世界”等定位,説到底,就是希望上海更好代表國家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實現這個目標,首先我們自己要努力,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準,緊盯全球頂尖城市,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同時加強同長三角城市聯動,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級城市群。上海周邊城市的能級都很強,發展各有特色。上海將主動對接,虛心學習,相互促進。只有各個城市各揚所長、優勢互補、功能聯動,整體提升長三角城市群能級,才能更好引領長江經濟帶發展,更好服務國家發展大局。

  二是在推動長三角改革開放上有新突破。深化改革開放是一體化發展的必由之路。現在,全國改革開放又到了一個新的起點。上海提出,要拿出“改革開放再出發”的決心和勇氣,堅定不移做深做透改革開放這篇大文章,當好新時代全國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下一步,我們將深化改革合作,搭建開放平臺,推動長三角繼續走在前列。共同推動國家進一步擴大開放重大舉措落地,打造服務“一帶一路”橋頭堡,以高水準開放的主動贏得高品質發展的戰略主動。這方面,上海將為長三角引進來、走出去,提供更多通道、更大舞臺。我們將聯合推進制度創新,依託自貿試驗區建設等平臺,深化重大改革聯動,推動更多的制度創新成果在長三角複製推廣,整體優化區域發展環境。

  三是在推動長三角資源共享上有新突破。資源共享是一體化發展實現“1+1>2”的關鍵之策。推動更高品質一體化發展,關鍵還是要大力破除體制機制上的障礙,促進市場融通、要素流動、資源共享。上海在人才、教育、醫療、科技、金融等方面集聚了不少高端資源。一方面,要主動對接三省需求,包括大科學設施共享、科技創新聯合攻關、戰略産業聯盟、數據開放共享等,全面深化合作,推動長三角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整體提升。另一方面,要大力推動共建共享,包括教育、醫療、養老、生態保護等,強化高層次、多樣化的服務供給,推動公共服務便利化,讓更優、更好資源惠及更多長三角老百姓。

  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引領作用,推動出現更多世界級大公司

  記者:長三角更高品質一體化發展的推進過程中,如何發揮好社會各方面的力量?

  李強:我覺得有三方面的作用可以充分發揮。一是要充分發揮大企業尤其是龍頭企業的引領作用。當前,已經有一些大企業在長三角佈局,發揮各自在市場和技術上的長處,形成良好的産業創新生態。長三角有很多有理想、有情懷的企業家,政府要更好發揮引導作用,充分調動國企、民企、外企等各類企業參與推動一體化的積極性。企業對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痛點、堵點、難點更敏感,政府要積極協調,關鍵時刻推動一把,企業往往就能闖出一片全新天地。要以長三角更高品質一體化發展為契機,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長三角地區出現更多的世界級大公司。

  二是要建立長三角諮詢專家常態化交流機制。立足長三角長遠發展,發揮好專家智庫的作用,推進前瞻性研究,為科學決策提供參考。

  三是要發揮媒體作用,推動形成更多共識。這次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舉行前後,長三角三省一市主流媒體集中宣傳報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在長三角邁向更高品質一體化的過程中,要更好發揮媒體作用,搭建好經常性的交流機制和合作平臺,更多、更及時地提供各種有益於長三角發展的新思想、新觀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