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貿區推25條舉措擴大金融開放

2018-06-22 08:41:09|來源:文匯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上海自貿區推25條舉措擴大金融開放 進一步增強自貿區金融業全球資源配置能力和影響力,形成開發開放新優勢

  上海自貿試驗區最近迎來一個新成員——怡和保險經紀公司,這家企業總部剛剛落戶,更在前不久獲批擴大經營範圍,可以為境內所有公司及個人提供全方位的風險諮詢、員工福利和保險經紀服務。怡和保險經紀公司選擇落地上海自貿試驗區,看中的就是這一敢於先行先試的大平臺。

  將上海自貿試驗區打造成為擴大金融開放的新高地,繼續保持上海自貿試驗區金融業對外開放度的全國領先地位,上海自貿試驗區管委會昨天召開擴大金融服務業對外開放工作推進會,推出《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關於擴大金融服務業對外開放進一步形成開發開放新優勢的意見》(簡稱《意見》),25條舉措將進一步增強上海自貿試驗區金融業的全球資源配置能力和影響力,進一步形成開發開放新優勢。

  25條舉措貫徹落實金融業對外開放

  《意見》共六大部分 25條舉措,涵蓋吸引外資金融機構集聚、便利外資金融機構落戶、全面深化金融改革創新、金融服務科創中心建設、集聚發展高層次金融人才、構建與國際規則接軌的金融法治環境六個方面,體現了上海自貿試驗區在擴大金融開放中的“試驗田”作用,為上海自貿試驗區主動承接國家金融服務業開放重大舉措落地,加強上海國際金融中心與自貿試驗區建設聯動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

  事實上,上海自貿試驗區的英國韋萊保險經紀公司和怡和保險經紀公司最近已獲批擴大經營範圍,率先感受到了上海自貿區在金融業對外開放上的新優勢。怡和保險經紀公司總經理戎紅鋼坦言,金融開放給怡和保險帶來了重大機遇,有助於企業擴展和完善服務産品線——過去,怡和保險只能服務於大型商業機構,擴大經營範圍之後,産品可以覆蓋到中小企業和個人,能更好地滿足中國潛在客戶的需求。

  25條舉措提到了增強上海自貿試驗區金融服務“一帶一路”的功能。戎紅鋼認為,“一帶一路”倡議為外資保險經紀提供了發展新機遇,他舉例稱,“一帶一路”中有大量基礎建設項目,其中蘊含複雜的風險需要防範,“我們幾年前就已經集合全球團隊和中國本土團隊、工程建設等領域的風險專家,也通過中國高鐵‘走出去’項目積累了很多經驗,希望未來能夠為更多‘一帶一路’建設項目服務。”

  法國興業銀行已籌備在上海自貿試驗區設立控股合資證券公司,法國興業銀行(中國)有限公司環球金融市場部總監何昕認為,上海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特別適合國際投行來此發展:首先,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已經取得了很多成就,市場基礎建設為投行提供了在資本市場運作的便利,其中上海自貿試驗區在人民幣跨境業務等領域有一些特殊政策;此外,上海擁有大量具有海外經驗背景的國際人才,為國際投行入駐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持。

  為上海自貿區金融業發展增創新動力

  過去一段時間,上海自貿試驗區積極貫徹落實上海市擴大金融開放、爭取先行先試的六方面舉措,迅速行動,儲備了一批外資金融項目,並正在推進相關項目落地。上海自貿試驗區金融局局長張紅透露,目前儲備的外資金融機構項目類型涵蓋銀行、證券、基金、保險、評級、第三方支付等幾乎所有金融業相關領域,既有新設金融機構,也有存量機構申請金融牌照、增加外資股權比例,或者擴大業務範圍等。從開放對象上看,涵蓋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瑞士等歐美發達國家和土耳其、約旦等“一帶一路”沿線發展中國家。從綜合實力看,這些項目的股東背景雄厚,均為大型知名國際金融機構,項目多是全國第一家或第一批,具有很強的先發優勢,有力體現出上海自貿試驗區作為“對外開放程度最高的自貿區”的定位。

  張紅表示,上海自貿試驗區積極為外資金融項目落地開展相關協調服務,不僅建立了上海自貿試驗區外資金融機構落戶服務團隊,對外資金融機構落戶提供全程服務支持,還建立了上海自貿試驗區與金融監管部門的精準招商工作例會制度,為重點外資金融項目落地提供政策諮詢與協調服務。與此同時,上海自貿試驗區一直在協助外資金融機構尋找國內合作夥伴,如在摩根大通銀行和法國興業銀行設立合資券商時,上海自貿試驗區金融服務局為他們推薦了優秀的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部分企業已和外方達成合資協議。

  浦東新區區委副書記、區長,上海自貿試驗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杭迎偉表示,作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核心承載區,上海自貿試驗區具有功能完備的要素市場體系以及門類齊全的金融機構體系兩大獨特優勢。上海自貿試驗區最有基礎也最有條件將國家金融服務業開放重大舉措率先落地,著力打造擴大開放新高地,率先形成金融開放新優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