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著金鑰匙出生”的新專業不容錯過

2018-06-22 10:54:46|來源:文匯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含著金鑰匙出生”的新專業不容錯過 畢業生都非常吃香

  ■順應大數據的熱潮,今年不少滬上高校首次招生的新專業裏,都齊刷刷出現了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從不少高校今年的就業情況看,統計學、信息管理等一些和大數據“沾邊”的專業,畢業生都非常吃香,薪資水準處於應屆生的領跑位置

  ■不少院校今年開設的新專業踏準 “熱點”,從“新工科”“人工智能”到“中國製造 2025”“互聯網+”“一帶一路”,都是高度契合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所需、受到重點扶持的專業方向,而且都有學校的強勢學科作為依託

  2018年上海高考分數將於明天公佈。由於實行考後填志願,對今年的應屆高三考生而言,眼下這幾天,頭等大事莫過於填好一張專業志願表。

  哪些“好專業”是今年的考生們不容錯過的?各大高校招生又有哪些 “新行情”?記者這兩天走訪了滬上多所高校,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多所高校的招生辦主任除了極力推薦各校的 “王牌專業”外,還不約而同地提及了今年首次推出的新專業。

  過去,不少考生和家長面對新專業,往往很猶豫:看似名頭不錯,但是辦學實力和師資都無從考量,最後往往出於“保險”的考慮而棄選。而今年,不少大學招生辦主任則極力“吆喝”:一批“含著金鑰匙出生”的新專業真的很不錯,建議考生大膽填報。

  多所名校今年新增大數據專業

  順應大數據的熱潮,今年不少滬上高校首次招生的新專業裏,都齊刷刷出現了“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目前,已有多份業內藍皮書都指出,未來3至5年,大數據人才的供給難以跟上需求的增長,人才數量缺口在150萬左右。而另一方面,從不少高校今年的就業情況看,統計學、信息管理等一些和大數據“沾邊”的專業,畢業生都非常吃香,薪資水準處於應屆生的領跑位置。據悉,在目前 BAT(即百度、阿裡巴巴、騰訊)企業的招聘崗位中,60%以上是面向大數據人才。

  不言而喻,站在風口上的大數據專業,勢必會吸引很多考生和家長的目光。但是,高校的辦學實力究竟如何?

  上海財經大學今年一口氣開設了兩個大數據專業,其中一個授予理學學位,一個授予工學學位。該校招生辦副主任彭曦介紹,今年首次招生的兩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分別隸屬於該校統計與管理學院(理學)和信息管理與工程學院(工學),人才培養的具體方向各有側重。其中,授予理學學位的大數據專業,其辦學基礎是學校的統計學專業,而在成為一個獨立的新專業後,專業核心課與傳統統計學專業顯著不同,目標是培養能從事大數據處理和統計分析,把握實際經濟金融運行或者商業運作規律的複合型數據科學人才。授予工科學位的大數據專業由於脫胎于計算機專業,所以專業核心課主要涵蓋數學基礎、程式設計、體系結構與數據安全、數據管理、數據分析、行業知識與應用等,重在培養能勝任大數據分析、處理、開發和研究等領域工作,特別是能以數據思維解決財經應用領域預測與決策問題的高端複合型科技人才。

  今年,同濟大學、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等高校也都新增了大數據專業。

  新專業踏準“熱點”,強勢學科做後盾

  考生和家長很容易發現,不少院校今年開設的新專業之所以十分誘人,因為都踏準了“熱點”,從“新工科”“人工智能”到“中國製造 2025”“互聯網+”“一帶一路”,都是高度契合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所需、受到重點扶持的專業方向。和過去一些院校出於招生考慮而“跟風”開設的熱門專業不同,今年不少高校的新專業都有很硬的“娘家”。

  同濟大學今年新增十個本科專業,其中七個與“新工科”有關。除了大數據,還有智慧建造、智慧製造工程、海洋技術、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微電子科學與工程、車輛工程。“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很多傳統的工科專業都面臨著轉型發展。而我們最新招生的七個專業,都不是從零開始打造的,而是依託學校最強勢學科,結合近年教改取得的成果和教師們最新科研成果而開闢的。”同濟大學本科生院院長黃一如告訴記者,最近幾年,該校不斷推進人才培養改革,建立了十余個教學試驗區。此外,為培養新興産業急需的複合型新工科人才,學校鼓勵學科交叉、融合,已在本科階段開設96門交叉課程。而這些已經取得的人才培養經驗和成果,都是新專業應運而生的基礎。

  上海大學今年新增的專業中,也有“智慧製造工程”。該專業致力於以機器人為載體,融入人工智能技術,培養智慧製造新興工程領域高端領軍人才。上大招生辦副主任汪宏斌介紹,這個新專業設置於學校機電工程與自動化學院機械自動化工程系下,依託學校已入選國家 “一流學科”的一級學科——機械工程。洞察到人工智能迅猛的發展勢頭,上大今年還新增 “智慧科學與技術”專業。而考生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兩個上大新專業都設在 “專業組1”——從去年招生情況看, “專業組1”錄取分數線在上大投放招生的幾個專業組中是最高的。

  人文社科領域,不少新專業走了高端路線

  除了理工科領域,今年,不少高校也在人文社科領域開設了不少優質新專業。

  聚焦“一帶一路”建設所呈現的旺盛人才需求,上海外國語大學今年新增三個小語種專業,分別是捷克語、烏茲別克語和斯瓦希裏語。上外招生辦主任王斌華介紹,從學校近年辦學經驗看,“一帶一路”建設明顯提高了小語種人才的就業品質。“今年新增的三個小語種專業,語言對象國都是很有發展潛力的,國家經濟實力不俗,且語言使用人口眾多。”王斌華舉例説,上外早在2015年就開設了烏茲別克語課堂,2016年烏茲別克語正式成為全校通識選修課。此外,在國內高校中,能開設烏茲別克語這類中亞語種的院校還屬鳳毛麟角,考生完全不用為就業發愁。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今年新增國際經貿規則專業,人才培養走的也是高端路線,主要服務於國際經貿規則制定以及國際爭端解決,服務於上海自貿試驗區和 “五個中心”建設。該校招生辦主任魏舒介紹,這是一個複合型專業,授予法學學士學位,培養具備紮實法學基礎,並複合經濟學、投資學知識結構,通曉國際經貿規則,具備國際視野和跨文化溝通能力,能熟練運用外語並掌握規則制定技巧的國際化、複合型專業人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