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民警化身安防能手 萬人大居轉型智慧社區

2018-07-04 09:07:05|來源:新民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

圖説:社區民警劉海青檢查小區內安防設備。長寧警方 圖

  初見虹仙社區,這片始建於上世紀80年代末,坐擁近萬名居民的大居就給社區民警劉海青留下了深刻印象:這裡曾是有名的治安洼地,基建老化、人員混雜,儼然是一片綜治噩夢。但這一切在三年前初來擔任社區民警的劉海青看來,既是困難,也是機會,自長寧公安分局全面啟動智慧社區建設以來,依託大調研走訪排摸,如今,虹仙小區成為全區試點中轉型最成功的智慧化社區之一,近一年以來,社區治安情況發生根本變化,居民安全感和滿意度大幅提升。

  大調研根治安防短板

  十個探頭六個老三個壞還有一個在保修,這是劉海青剛接手社區警務時,小區基建設施的真實寫照。2017年,由於安防設施缺位,小區內曾經一晚上接連有19輛私家車被人劃壞,面對居民質疑,劉海青在破案之餘,深入基層開展智慧社區宣講,取得居民支持後,迅速落實小區設備升級。

  短短幾個月時間,隨著安防設備投入使用,智慧社區優勢逐漸顯現。小區獨居老人趙老伯平時性格倔強,彼時安裝煙感設備那會,老人幾番表達不願。冥冥中似有巧合,就在煙感設備裝好第三天,趙老伯家警報大作。這邊,居委幹部拎著滅火器上門如臨大敵;那邊,老人渾然未覺仍在酣睡。而在老人臥榻之處幾米外的廚房灶臺,一壺開水已然燒幹,熄滅了灶火,房內一股天然氣味。直到被居委幹部叫醒,老人這才驚出一身冷汗,感慨有可燃氣體報警裝置救了自己一命。

  智慧社區打造防範網絡

  如今,虹仙社區已建成涵蓋卡口、井蓋、門禁等13大門類600余個安防設施的綜合智慧社區。這些設備編織起一張全天候無死角的安防網絡,于無聲處間,提升小區居民的安全感滿意度。家住仙霞路700弄的李大爺對於小區變化深有體會,2年前的這個夏天,在短短幾週時間,他曾接連被偷兩輛新買的電動自行車。事後調查顯示,小偷都是從小區護欄沿街一側翻入。這樣的安防死角如今已全部消除,小區圍墻新增的周界報警設施杜絕了違法人員的翻墻可能,車棚則全面實施了門禁系統,進出口的視頻監控設備全面提升了案發後民警破案速度。事實上,自2018年年初投入使用以來,小區內的盜竊非機動車類發案率已下降了近50%。

  通過智慧小區建設,小區綜合治理、精細化管理水準得到了質的飛越,小區居民普遍反響良好。小區居民顧阿姨表示:“小區的硬體設施好了,治安狀況上去了,整個小區的品質都得到了提升,我們當然滿意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