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百歲老人捐贈傳家寶 填補“六尺巷”故事主角畫像空白

2018-07-04 13:56:57|來源:文匯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上海百歲老人捐贈傳家寶,係安徽桐城歷史名人張英遺像畫卷 填補“六尺巷”故事主角畫像空白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

圖:《先太傅文端公遺像卷》中的張英畫像。(捐贈者供圖)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3

圖:位於安徽桐城的“六尺巷”及其承載的“和諧、禮讓、寬容”的精神被傳為美談。(資料照片)

  “六尺巷”美名流傳甚廣,而“六尺巷”故事的靈魂人物張英究竟長什麼樣,與其同時代的相關資料匱乏。最近,張英的第十一代後人、102歲的張燕如女士向安徽 (中國)桐城文化博物館捐贈的一件長期以來秘不示人的傳家寶——《先太傅文端公遺像卷》,填補了張英畫像的空白。這也成為這家博物館的又一“鎮館之寶”。

  “把老祖宗的畫像送回故里,送到最妥帖的去處,這真是了了我多年已久的心願。”近日,記者在張燕如位於上海的家中見到這位百歲老人時,她笑盈盈地捧出收藏證,由衷感嘆。陽光透過玻璃,落到老人歷經悠悠歲月的臉龐上,顯出一份篤定的滿足。

  老人默默守護傳家寶一甲子

  隨著歌曲《六尺巷》在央視春晚唱響,位於安徽桐城的“六尺巷”及其承載的“和諧、禮讓、寬容”的“六尺巷”精神迅速傳揚開來,吸引遊客紛紛慕名而去。“六尺巷”的來由,即與張燕如的祖先——清朝康熙年間的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張英有關。張英老家的府邸位於桐城,同當地名門吳家是鄰居。儘管兩家挨得近,但兩墻之間還是留有一定的空隙以便行走。後來吳家要建新房,試圖佔了這條路,遭到張家的拒絕。就在兩家僵持不下之際,張家無奈寫信求助張英。張英只在回信中寫了一首詩:“千里家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存,不見當年秦始皇。”張家讀完信後立馬會意,於是讓墻三尺,吳家見狀便也禮讓三尺。“六尺巷”的美名由此得來,代代相傳至今日。

  此次張燕如捐贈的 《先太傅文端公遺像卷》,距今超過300年,畫的正是這位張英。這張畫像,張燕如默默保存了一個甲子,臨近捐贈,子女才知它的存在。“60年前,我的母親離開上海去北京,臨走前她把這卷畫像交給我,説這是張家老祖宗的畫像,要好好保存!”張燕如坦言,這“好好”二字讓自己感到責任重大。60年間,她從沒讓畫像離開它最初擺放的地方——一個裝滿舊衣服的大黑箱子底部,也沒有告訴家中任何人。這麼多年過去了,老人感覺年事已高,越來越放心不下這件傳家寶,她直言“如果這件東西出現閃失,我將愧對祖先和母親”。為將老祖宗的畫像交到放心的去處,張燕如的女兒幫她聯繫上了安徽(中國)桐城文化博物館。這家“國字號”博物館以展示桐城文化為主,而張英正被視為桐城文化重要的開創者。

  五米長畫卷承載著豐富信息

  《先太傅文端公遺像卷》,總共長五米,其中不僅包含了唯一的張英畫像,還有張英的三幅手跡以及他的得意門生贈的八首詩文。張燕如説:“以前我只知道這是老祖宗的畫像,根本不知道畫卷如此之長,裏面的內容如此之豐富。”值得一提的是,畫卷承載的諸多歷史、文獻信息,都是借由此次捐贈才經考證發現的。考證之人,乃安徽省文物鑒定站書畫鑒定專家張耕,巧的是,他正是張英的第十二代後人。

  畫卷之中的張英畫像,被呈現在一把泛黃的橢圓形團扇上。只見芭蕉樹下,一位儒雅安靜的男子端坐在厚重的石上,身著綠色綢緞長袍,手執書本,小腹略微凸起,細眼有神,幾縷鬍鬚綴現在圓潤的下巴上,神態安然自如。手邊的石桌上整齊地擺著硯臺和毛筆,整幅畫作散發著濃濃的書香氣息。畫作右下角刻有“禹之鼎印”,禹之鼎乃康熙年間與張英同朝的官員,是位宮廷畫師,這也從一個側面證明了畫作的真實性。畫像往後再展開,現出張英的三幅手跡。其一為信札,二為詩稿,三為記花卉盆栽之賬稿。三手稿後則為張英榮歸故里之時,胡會恩、王銓、胡德邁等八位門生贈他的作別詩文八首。這幅畫卷由張燕如的爺爺也即大書法家張祖翼收集裝裱而成,他親自為這幅畫卷題名為《先太傅文端公遺像卷》。

  此次捐贈中,張燕如除了捐贈這幅畫卷,還捐贈了祖父張祖翼以及父親張延奐的一批書作,共計35套文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