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做客上海科普大講壇

2018-07-10 08:44:49|來源:文匯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做客上海科普大講壇,講述一座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的追求與夢想 將壯美紫禁城完整地交給下一個600年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6

故宮的“打開率”從2012年的30%提升到今年的80%,未來將超過85%。(故宮博物院供圖)

  再過兩年,建成于1420年的紫禁城將迎來它600歲的生日,在日前舉行的上海科普大講壇上,自稱為故宮 “開門人”的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做了《匠心仁者—一座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的追求與夢想》的主旨演講。

  故宮的 “打開率”從2012年的不到30%擴展到80%,大量與故宮氣質不符的建築被拆除、一批從未開放過的區域與遊客見面、數以百萬計的文物放進了原本屬於它們的地方……當院長6年,故宮發生了這麼多變化,單霽翔只有一句話,他的夢想就是將壯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給下一個600年。

  故宮“打開率”提升50%

  “許多人稱我為故宮 ‘掌門人’,這不對,我更喜歡別人稱呼我為故宮‘開門人’。”單霽翔這句話不假,他擔任故宮博物院院長六年來,故宮的 “打開率”從2012年的30%提升到今年的80%,未來將超過85%。

  故宮的門是怎麼打開的?首先他們把故宮博物院歷年積累了1.48萬平方米的臨時建築都拆了。臨時建築中包括大量的彩鋼房,故宮1500余名員工的食堂、澡堂都在這些臨時建築中,它們遮蔽了許多空間,比如過去故宮西部區域就掩映在一片彩鋼房之後。將臨時建築拆除之後再修繕,這一從未對外人開放的區域開始與遊客見面,遊客們就能饒有興致地去找 “甄嬛”住的地方。

  作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宮殿建築群,有些地方並沒有想到開放,但當開放了一批點後,效果出乎意料。比如角樓是曾經謀殺無數攝影師膠捲的地方,當故宮開放城墻後,角樓變得近在咫尺;他們將故宮存放冰塊的冰窖改為可供300人同時進餐的餐廳,還請來了全聚德的老師傅做烤鴨。 “看故宮、逛古城墻、吃北京烤鴨三件到北京必做的事情,現在在故宮中全給辦了。”單霽翔得意地説。

  文物應該有尊嚴地走向未來

  故宮有多少件文物?單霽翔對這一數字牢記於心——1684490件,佔全國珍貴文物總數的42%,不過這個數字還在不停地增長中,這得益於故宮文物醫院的精心修復。

  這裡配備了世界上最先進的文物 “診療”設備,如文物專用CT機、顯微觀察設備、材料分析設備、無損探傷設備等。它究竟有多厲害?單霽翔舉了個例子,禦花園符望閣有一幅董誥山水畫,經過40多年的 “沉睡”,這畫已經碎成一千多片,文物醫院的工作人員愣是用三個月時間把它拼起來,用一年時間把它修好了。

  有人認為,文物就應該藏起來妥善保存,單霽翔卻不這麼認為,他説文物是有生命的,它們不應該活在庫房裏,而應該在展示中有尊嚴地走向未來。他為許多文物在庫房裏積灰而焦慮,他打算將庫房裏的6200件明清傢具一件不留地展示出來。而對於書畫等容易損壞的文物,則輪流展示,每一批文物展示2-3個月後,讓它們 “休息”2-3年。以這樣輪休的方式,即便故宮博物院每年舉辦七八十個展覽,能展出的文物只佔文物藏品的0.5%。

  單霽翔還鼓勵遊客在不使用閃光燈的情況下為故宮拍照,他説,我們要提高民族自信和中華文化的影響力,靠一家 “吆喝”是不夠的,大家的朋友圈是最好的傳播渠道,他們把精美的文物傳播出去了,就能影響很多人。當然,這是建立在經反復科學測試後,認為手機拍照對文物無損的情況下的。

  好的文創産品應該走進現實生活

  故宮出品,必屬精品——這是近年來對故宮文化創意類産品的褒獎。單霽翔透露,迄今為止故宮博物院已經研發了1.5萬種文創産品,遊客在博物館見到的所有商品都是自己研發的,而他們的文創之路走得如此順利,秘訣是讓文創産品走進生活。

  與人打交道時,單霽翔會特別留意對方的手機殼,光手機殼文創産品,他們就做了480多種。手機的一系列配套産品,充電機、耳機等也成為文創的重點 “關照”領域,寫有 “正大光明”四個字的充電器、朝珠款的耳機就非常暢銷。

  我們過去的商店充滿商業氣息,文化氣息不夠。單霽翔認為,博物館的商店應該是博物館展覽的延續,所以故宮裏的絲綢店叫絲綢館,服飾店叫服飾館,遊客們在觀賞的過程中可以選擇自己喜愛的物品。

  故宮博物院提出 “把故宮文化帶回家”,就是希望通過文化創意産品進一步延伸博物館文化的影響力,故宮文化創意努力將傳統文化基因與當代生活潮流融合,與現代人共同分享傳統文化的靈感、情感與韻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