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環保“耍賴”行不通 2家上市公司被聯合懲戒

2018-07-25 09:08:23|來源:經濟參考報|編輯:陸琲嘉 |責編:劉徵宇

  今年上半年,兩家上市公司——山西三維集團、江蘇鹽城市輝豐公司因環境違法問題,被環境部門和證監會實施聯合懲戒,更引發資本市場“用腳投票”。聯合懲戒機制的實施,讓企業想在環保方面“耍賴”越來越行不通。

  兩家上市公司嚴重污染環境

  今年4月,媒體曝光山西省臨汾市三維集團偷排廢渣廢水,嚴重污染環境。生態環境部迅速採取措施,聯合山西省人民政府進行掛牌督辦,並將三維集團環境違法信息通報證監會。

  調查發現,作為一家大型化工類上市公司,三維集團在未經審批和採取防滲措施的情況下,擅自將16.8萬立方米電石渣和粉煤灰交由村民運至洪洞縣趙城鎮新莊村非法傾倒,産生的廢水直排汾河。

  不僅如此,三維集團是一家環保“老賴”,此前已多次被媒體曝光其污染問題,企業卻一直沒有付出實質性代價。

  同為上市公司的江蘇鹽城輝豐公司的行為更是讓人震驚。輝豐公司是全國農藥行業的大型企業,從2013年開始就頻頻被當地群眾舉報。今年3月,生態環境部組成專項督察組,才真正揭開這家企業嚴重污染問題的“面紗”。

  督察組在廠區兩處現場組織挖掘,均挖出大量危險廢物。企業為掩人耳目、逃避監管,在填埋危險廢物的上面嵌有混凝土層,之後再用土和建築垃圾掩蓋,甚至還有部分填埋區域上方建有生産車間或其他建築物。企業周邊地下水已明顯受到污染。

  生態環境部還通報了輝豐公司違規轉移和貯存危險廢物、長期偷排高濃度有毒有害廢水、治污設施不正常運行等問題。

  聯合懲戒讓市場“用腳投票”

  媒體報道山西三維集團環境違法問題後,生態環境部第一時間通報證監會,建議聯合查處,並依據環境違法聯合懲戒合作備忘錄採取有效措施。山西證監局趕赴現場核實情況,並對山西三維集團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事項立案調查。

  來自證監會的消息顯示,從2014年至2017年,山西三維集團因嚴重環境污染行為受到當地環保部門7次行政處罰,企業在日常生産經營中還存在多次排污超標的情形。但在2014年至2017年半年度報告和年度報告中,山西三維集團卻並未如實披露這些信息。

  同樣,在生態環境部通報江蘇輝豐公司的環境違法行為後,深交所發佈《關於對江蘇輝豐生物農業股份有限公司的關注函》。證監會就江蘇輝豐公司的信息披露違法違規問題對其進行立案調查。

  資本的嗅覺是最靈敏的。緊隨著曝光、通報而來的,是企業股價的應聲下跌。4月18日至21日,*ST三維股價連續下跌,累計跌幅達19%。江蘇輝豐4月23日週一開市即跌停,此後連續兩天繼續下跌3.10%、2.56%。

  專家指出,對大企業尤其是上市公司來説,執法部門開出的幾萬元、幾十萬元的行政處罰與其環境治理成本相比,分量較輕,因此一些企業仍會“頂風作案”。但來自資本市場的反饋則可以讓企業真正為環境違法行為付出代價。

  發揮好“三套車”作用

  “從目前看,多部門對環境違法企業實施聯合懲戒是非常有效的。”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竺效説,生態環境部將企業環境守法評估的結果通過備忘錄等機制同步披露給銀行、證監會、保險公司等,甚至與稅務、海關、土地審批等部門的審批和執法檢查進行掛鉤,形成更強有力的執法環境,迫使企業守法,這是聯合懲戒制度的意義所在。

  近幾年,企業環境信用評價辦法、關於對違法失信上市公司相關責任主體實施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關於對環境保護領域失信生産經營單位及其有關人員開展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等一系列辦法,將各部門聯合懲戒的內容之一聚焦到環境保護領域。

  江蘇、湖南兩省早在幾年前就開始探索環保信用評價工作,建立了省、市、縣三級評價體系,2017年已經評價了超過3.3萬家企業,並公佈評價結果。

  竺效提出,聯合懲戒主要是事後懲戒,但環境問題應以事前預防為主。他提出要從綠色信貸、綠色證券、綠色保險三方面發力:

  ——開展綠色信貸制度,讓環境信用不好的企業貸不到款、少貸款或提前還貸;

  ——通過建立上市企業的環境違法信息實時披露制度,讓市場影響環保失信企業股價;

  ——通過環境責任保險制度,讓環境信用不好的企業強制購買保險,並支付更多的保費才能買到保險。

  “發揮好‘三套車’作用,將日常的預防性企業信息評價及時傳導給相關部門,就可以減少環境污染後的事後懲戒。”他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