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擴大開放100條: 大門越開越大 勁頭越來越足

2018-08-06 09:56:20|來源:新民晚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改革開放排頭兵上海,正以更大力度推進改革開放。推出“擴大開放100條”措施以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金融、産業等多項舉措穩步落地。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既為城市經濟發展提供了不竭動力,也為世界各國企業帶來了發展機遇。

  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上海正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攻堅克難,開闢發展新境界。

  金融領域開放進入“加速跑”

  怡和、韋萊兩家保險經紀有限公司,成為首批放開外資保險經紀公司經營範圍的受益者——過去外資保險經紀公司服務對象只限于年保費收入40萬元人民幣以上且投資額超過1.5億元人民幣的大型企業,僅佔總市場的3%左右。取消限制後,意味著剩餘的97%市場也向外資保險經紀公司開放。怡和保險經紀公司總經理戎紅鋼認為,上海是金融和保險行業的中心,區位優勢很強。從人才、資金、客戶、市場和政策上,都對公司利好。放開經營範圍後,他們將在更大的舞臺“施展拳腳”。

  倫敦金融城政策與資源委員會主席孟珂琳在給市發改委的郵件中寫道,很高興獲悉上海市政府公佈的進一步開放市場的“100條行動”,“這些政策表明上海走在市場開放的最前沿,一直都是市場開放的領導者;上海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橋頭堡和亞太地區全球資源中心的角色也必將得到進一步強化。新政策一定會鼓勵和吸引更多英國投資者參與中國資本市場,這也有助於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發展。”

  上海金融領域的擴大開放正進入“加速跑”。方案中有32條舉措涉及金融領域擴大開放,包括機構引進、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等。記者了解到,在滬金融管理部門已梳理形成了兩批23個對外開放先行先試項目,上報國務院和國家金融管理部門。工銀安盛資産管理公司等8個項目已落地。市金融辦副主任李軍透露,下半年將繼續推出一至兩批金融業對外開放項目,爭取年內新增40-50家持牌金融機構,強化金融市場基礎設施體系。“我們將把增強全球金融資源配置能力作為改革關鍵,加快金融市場的對外開放。金融市場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核心和重點,上海將大幅拓展境外投資者參與的範圍、渠道和規模,支持境內外市場開展多種形式的深度合作。”

  高端製造發展能級“節節高”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上海工業投資完成465.8億元,同比增長22.9%,創近10年新高。工業投資中,外商投資上半年同比增長0.9%,表明外資對上海製造業的投資信心逐步提升。不僅是規模,“上海製造”逐漸提升發展能級,更開放的産業體系正在形成。

  在製造業領域,美國“鋼鐵俠”特斯拉成為第一個受益者。規劃年産50萬輛純電動整車的特斯拉超級工廠落戶臨港,不僅成為上海有史以來最大的外資製造業項目,也是中國境內第一家全外資汽車製造公司。這只是開始。臨港管委會産業發展首席規劃師顧長石認為,這個項目的落地,不僅有利於提升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生産研發能力,還為飛機、船舶等配套産業的加速集聚帶來了示範效應。

  記者從上海市經信委獲悉,上汽大眾將在安亭基地建設全新的MEB純電動車工廠,這也是中國第一家MEB平臺車型生産工廠;中俄遠程寬體客機項目已經開展初步設計;國際知名郵輪運營商美國嘉年華集團與上海郵輪企業合作成立船東合資公司,投資訂造大型郵輪;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積極與國際郵輪製造商芬坎蒂尼合作,預計明年6月開工建設13.35萬噸Vista級豪華郵輪……

  上海推動汽車、航空、船舶、綠色進口再製造和維修等領域進一步對外開放,吸引重大産業項目落地,為國際高端裝備製造商和服務商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

  國際投資貿易形成“引力場”

  上海“擴大開放100條”是在新起點上全方位的擴大開放,不僅包括硬體,也包括軟環境上的對外開放。

  “我們把開放和改革緊密結合,系統推進。首先,通過流程再造,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大力推進‘一網通辦’‘證照分離’等改革事項,讓中外投資者對擴大開放的舉措有更多獲得感。其次,加強開放環境下的事中事後監管,比如跨境服務貿易的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已完成清單梳理,正在研究風險管理。再次,要服務好産業轉型升級、服務經濟專業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新需求,注重總部經濟、跨境協同研發,加強知識産權保護,落實服務貿易便利化措施。”市發改委副主任朱民説,上海要以“擴大開放100條”為新抓手,發揮好開放型經濟的綜合優勢,形成更加開放環境下的國際投資貿易的“引力場”和“推進器”。

  朱民認為,擴大開放要宜早不宜遲,宜快不宜慢,“我們現在的100條裏面有90%計劃在年內實施,下一步,涉及國家事權的事項,我們會主動爭取國家支持,抓緊啟動,在上海地方事權範圍內的事項,我們會抓緊落地重要項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