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觀眾:芭蕾融入東方風韻獨特耐看

2018-08-07 10:10:58|來源:新民晚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芭蕾融入東方風韻獨特耐看,辛麗麗:我們是芭蕾舞者也是文化使者

  時至今日,中國的芭蕾舞團出訪到歐洲巡演,依然會有不了解中國的外國友人,禮貌而謹慎地詢問:“原來中國也有芭蕾舞,你們也穿腳尖鞋跳嗎?”每每這時,辛麗麗都會不厭其煩地耐心解釋,並邀請對方來看一場演出,不論是“通行天下”的經典《天鵝湖》或是改編自民間傳奇的《梁祝》,還是具有濃郁海派風味又有現代感的《長恨歌》,都無不例外打開外國觀眾的“新視野”,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是第一次看中國芭蕾,卻無不驚嘆:“芭蕾舞融入東方風韻,居然還能這樣獨特耐看。”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6

圖説:上芭豪華版《天鵝湖》 官方圖

  今日,在日程滿滿的第六屆上海國際芭蕾舞比賽賽事間歇,來自中央芭蕾舞團、上海芭蕾舞團、遼寧芭蕾舞團、重慶芭蕾舞團、天津芭蕾舞團,五大中國頂尖芭團的當家人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如何用國際通行的芭蕾語匯説好中國故事。説起在歐洲等地巡演經歷,上芭團長辛麗麗感嘆道:“從不知道我們穿不穿腳尖鞋,到被中國芭蕾舞獨特風韻所傾倒,我目睹了太多外國觀眾眼神從驚訝到驚艷的變化,真心讓我感受到,我們帶著中國芭蕾舞作品走向世界,不僅僅是去演出,而是扮演者文化使者的角色,將我們文化的種子播撒到世界各地。”

  1959年,中國首家芭蕾舞團——中央芭蕾舞團誕生,1979年建立了第二家,到上世紀80年代,中國有10個芭蕾舞團。現如今,廣州、天津、蘇州、重慶乃至甘肅蘭州,紛紛成立芭蕾舞團。在60年裏,中國芭蕾飛速發展。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7

圖説:上芭經典芭蕾舞劇《白毛女》 資料圖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

  雖然在技藝上,中國芭蕾是以俄羅斯學派打下的基礎,但在題材內容上,中國芭蕾從未放棄自悠久歷史文化傳統中汲取能量,注入中國芭蕾作品。中芭團長馮英回顧,1964年開始,《紅色娘子軍》《白毛女》等有中國特色的芭蕾舞劇一部部被打造,“在藝術上,我們始終堅持中國芭蕾自身特色,形成獨樹一幟的風格。”

  70年代,中國芭蕾舞開始從文學作品中獲得靈感,《草原兒女》《沂蒙頌》《林黛玉》《祝福》為中國芭蕾帶來嶄新氣息。現當代題材中也有出色的《敦煌》《九色鹿》等,中國芭蕾與時俱進,在傳承技藝的同時,也將中國人的文化情感融入其中。2010年,越來越多的芭蕾舞團開始著力於編導人才的培養,挖掘民族性,漸漸樹立中國芭蕾舞劇的標識度。遼寧芭蕾舞團的《八女投江》創排時,很多人不看好,覺得優雅的芭蕾怎麼能“手撕鬼子”,但團長曲滋嬌力排眾議,巧妙地保留了芭蕾的優雅唯美,在英雄故事中挖掘人性情感。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8

圖説:上芭的現代芭蕾舞劇《長恨歌》 資料圖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

  其實,無論是西方芭蕾或是東方芭蕾,作為一門傳遞情感的藝術,若舞蹈中沒有對人性的挖掘,不能走入人們的內心,充其量也就是一項技巧高超“體育競技”,用此屆芭賽評委烏麗安娜·洛帕特金娜的話來説:“如果不能看到人性的表達,引發情感共鳴,或是帶來思考,觀眾又為什麼要在劇場坐3個多小時看一場體育比賽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