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地火腿紋印花真絲無袖單旗袍(右二)吸引觀眾。蔣迪雯 攝
“衷藏雅尚·海上流暉——王水衷捐贈服飾展”開幕式暨文物捐贈儀式昨日在上海市歷史博物館舉行,展覽展出的70余件海派旗袍由台灣收藏家王水衷捐贈,讓觀眾感受海派旗袍之美的同時,也提供了解當時上海社會文化的獨特視角。展覽將展至10月16日。
海派旗袍誕生於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上海,是傳統文化與西式文化融合的典範。本次展覽從王水衷捐贈的338件海派旗袍等服飾和相關飾品中,選取海派旗袍70余件,分“時尚盛宴,文化沙龍”“現代女性,摩登生活”“民族工業,上海製造”三個板塊進行展陳。上歷博研究部張霞介紹,這批旗袍和當時上海女性穿著的款式非常像,它們反映了上海女性的生活狀態和時尚文化,其紋樣、面料、印染等也從各方面反映了上海的工業發展、旗袍製作、社會風氣的演變過程。
旗袍源於清代滿族婦女所穿的服裝。早期旗袍裏面是穿長褲的,而海派旗袍更接近西式的連衣裙,裏面不穿長褲,給這種服飾帶來巨大的革新。在展覽中唯一一件來自上歷博館藏的民國米色蕾絲連衣裙中,可以看到這種服飾演變的蛛絲馬跡。展覽以講故事的方式,用大量的影像資料和旗袍實物進行匹配,比如成立於1927年的“雲裳”公司在海派旗袍發展史上有重要地位,據當時的報紙記載,主持公司開幕式的是一個七歲的小女孩,展覽中一件紫色提花真絲長袖夾旗袍正是為女童設計的,袍身修長,窄袖高領,與當時的成人旗袍一樣摩登。
1930年代的時裝是美術家時代的時裝,當時上海時裝最具有中國特色的核心是美術,往往由設計師在報刊雜誌上刊登設計款式,待讀者看中後制為成衣。畫壇名流如葉淺予、張樂平等都扮演過服裝設計師的角色。葉淺予在1931年為《玲瓏》雜誌畫過一幅格紋短袖旗袍設計圖,和展覽中的一件旗袍非常相似。當時的女性雜誌不僅關注服飾和粧容,也關注女性的生活方式和進步思想。
為了讓觀眾近距離觀賞材質之美,展覽幾乎都使用“裸展”的方式。考慮到文物保護的因素,展廳光線較暗,每件衣服的光照度數都有區別。上歷博還特別設置了影視放映區,播放《海派旗袍的小故事》。通過展覽不僅能看到上海的時尚舞臺、女性的婉約風情、民族工業的蓬勃發展,還能感受到滬上女性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上海市副市長翁鐵慧出席捐贈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