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街坊的成功徵收,意味著整個虹鎮老街地區的舊改徹底完成,這個全市知名的老式棚戶區真正成為歷史了!”日前,虹口區122街坊二輪徵詢首日正式簽約率達到90.55%,超過85%的簽約協議生效比例。老居民們興奮地站在舊改方案徵詢進度墻前合影留念,這一刻,他們等待了太久太久。
圖説:居民們興奮地站在舊改方案徵詢進度墻前合影留念。齊傳彬 攝
心心唸唸盼望舊改
沿著虹鎮老街一直走,從一個窄窄的弄堂口轉進去,“七拐八繞”後,記者來到了居民周蘭鳳家。67歲的周阿姨剛滿一週歲時隨父母搬進122街坊,除了“上山下鄉”做知青的那幾年,一直居住在這間17平方米的房子裏。
圖説:122街坊內破舊的房屋外貌。齊傳彬 攝
從門口看去,房間被分隔成多個部分:進口處是吃飯和放置傢具的客廳,旁邊是臥室和廚房“並存”的小房間,二層則是為擴大居住面積而搭建的閣樓。周阿姨一家三口和父母過去都擠住在這裡,後來兒子結婚生子,家中實在住不下,才搬了出去。“母親和丈夫去世後,就剩下我和患病的父親留在這裡,買不起房子,也離不開這個弄堂。”除了生活空間狹窄,122街坊的生活環境也非常差。“家家都在用馬桶、痰盂,每天早上各種金屬碰撞聲不絕於耳。前段時間刮颱風下暴雨,屋子漏水,房間裏擺滿了盆盆罐罐,滴滴答答的,一夜都無法安睡……”周阿姨無奈地説道。
圖説:122街坊內破舊的房屋外貌。齊傳彬 攝
從門口看去,房間被分隔成多個部分:進口處是吃飯和放置傢具的客廳,旁邊是臥室和廚房“並存”的小房間,二層則是為擴大居住面積而搭建的閣樓。周阿姨一家三口和父母過去都擠住在這裡,後來兒子結婚生子,家中實在住不下,才搬了出去。“母親和丈夫去世後,就剩下我和患病的父親留在這裡,買不起房子,也離不開這個弄堂。”除了生活空間狹窄,122街坊的生活環境也非常差。“家家都在用馬桶、痰盂,每天早上各種金屬碰撞聲不絕於耳。前段時間刮颱風下暴雨,屋子漏水,房間裏擺滿了盆盆罐罐,滴滴答答的,一夜都無法安睡……”周阿姨無奈地説道。
圖説:房屋墻面上隨處可見的舊改標語。齊傳彬 攝
化解矛盾分好“蛋糕”
作為全市知名棚戶區虹鎮老街的最後一隅,122街坊有著大量居民自建的私房。據統計,122街坊的私房共有717證,其中共有産423證,佔比59%。嘉興路街道舊改分指揮部常務副總指揮呂學斌坦言:私房集中、共有産多,這裡的矛盾複雜性和徵收難度可想而知。
針對這一情況,嘉興路街道成立了由機關事業幹部、居委會和社區幹部組成的3個群眾工作組,與舊改分指揮部、第一徵收事務所工作人員一起上門走訪,做到底數清、情況明、信息準、不遺漏,資源共享。同時,街道成立3個人民調解小組,邀請社區“老娘舅”、退休法官等,共同在基地開展居民家庭矛盾調解,幫助居民合理分配舊改“蛋糕”。
“其中一戶居民家的共有産人數多達19人,單是約談,我們就足足花了半個月時間。”第一房屋徵收事務所副總經理陳力介紹道。而後經過多次走訪,在調解組再三勸解下,一些人主動放棄了自己的份額,最終促使該戶順利簽約。
黨員居民亮身份做表率
讓黨員居民亮身份、做表率,引領居民支持舊改,也是122街坊舊改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嘉興路街道黨工委書記白愛軍告訴記者,街道把黨建引領融入舊改,提升舊改黨建運行機制的實效,引領黨員率先垂范、勇當舊改先鋒。據悉,122街坊共有黨員123人,絕大部分帶頭簽約。
圖説:現場,居民們舉著“今天是個好日子”等大字版歡慶徵收成功。齊傳彬 攝
入黨多年的周阿姨,這次不僅帶頭簽約,而且選擇了全貨幣。她告訴記者:“患病的父親已經90多歲了,盼了大半輩子的舊改也終於實現,選擇全貨幣可以快速解決房子問題,要讓他早點享受到舊改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