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13日電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13日表示,要重視網貸平臺集中退出帶來的投資者信心下降和市場情緒恐慌等情況,配合好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提高行業透明度,進一步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
針對近期部分網貸機構出現的風險,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監測分析認為,目前出現問題的平臺多數是前期野蠻生長、偏離信息仲介定位的違法違規平臺,有的本身就是披著互聯網金融外衣的非法集資。
“這些平臺出現問題屬於監管趨嚴環境下行業去偽存真、優勝劣汰的結果。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也要重視網貸平臺集中退出帶來的投資者信心下降和市場情緒恐慌等情況。”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秘書長陸書春説。
12日,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召開網貸機構風險處置及規範發展工作座談會,提出了應對網貸風險的十項舉措。其中明確提出,網貸機構建立溝通機制,提高經營的透明度。
提升網貸機構經營透明度,需要營造一個良好的信息披露環境。為此,2017年6月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建設了全國互聯網金融登記披露服務平臺,並順利投入運行。
截至6月末,已有119家網貸類會員機構接入平臺,定期對外披露機構信息和運營信息。目前,接入機構貸款餘額約6828.03億元,累計交易總額約40440億元,交易規模約佔網貸行業總量70%。另外,共有93家機構通過平臺正式向社會披露了2017年度財務報告。
陸書春介紹,近期協會又增加了資金存管信息、項目信息披露功能,準備將基本符合信息仲介定位和各項標準的機構接入平臺,以配合專項整治工作,提高行業透明度,進一步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
業內人士表示,對於想繼續經營的合規機構來説,信息披露和産品登記意義重大。經有關部門認定,基本符合信息仲介定位和各項標準的機構接入信息披露和産品登記系統,才能繼續開展網絡借貸業務。經過一段時間運行檢驗後,條件成熟的機構可按要求申請備案。
此外,十項舉措中還提出,開展網貸機構合規檢查,引導機構合規經營和健康發展。對此,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表示,將抓緊制定網貸類會員機構自律檢查工作方案並啟動檢查,通過機構自查、非現場檢查及現場檢查,督促會員機構開展合規經營、履行行業自律公約職責。
“十項舉措從督促合規、規範退出、打擊非法等多個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既著眼于化解當前風險,又著眼于建設長效機制,有利於穩定社會預期。”陸書春説,下一步,協會將配合監管要求,組織網貸類會員機構認真履行行業自律公約職責,特別要堅決杜絕虛構項目和自建資金池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