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上海科博會本週五開幕 亮點先睹為快

2018-08-22 09:04:57|來源:人民網|編輯:陸琲嘉 |責編:劉徵宇

  人民網上海8月20日電(軒召強)時尚吸睛的高科技展臺,貼近生活的新技術“大百科”,“秀色可餐”的科技大咖秀,百餘場勁爆的科學路演……8月24日(本週五),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作為指導單位,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上海科技館共同主辦的2018第五屆上海國際科普産品博覽會將在上海展覽中心拉開帷幕。

  本屆展會以“科普---- 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緊密圍繞“人工智能與市民生活”,展會為期4天,展覽面積22000平方米,將有來自中、美、英、德、日、瑞士、瑞典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50余家科技企業、科技園區、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參與,展品數量達3500余件。上海16個區全部參與本屆科博會,其中浦東新區、松江區、崇明區等首次參與,並帶來了代表本區科技特色的展項,崇明區將重點展示生態崇明建設成果及2035規劃內容。

  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離我們的生活有多遠?如何走進市民生活?不妨來本屆上海科博一探究竟。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LOCAL201808211012000179162097470

  飛翔影院

  黑科技,也能接地氣

  在多數人眼裏,人工智能、深度學習、晶片、全息等創新技術、科技成果看上去有些“高大上”,離我們的生活很遠。但事實上,隨著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産業落地也成了現實,並且和各行各業相互融合,無時不刻不在影響人們的生活。

  關於汽車,人們有一個美好願望,就是無人駕駛。主賓城市蘇州展區展出的觀致Mile1概念車,除了別具一格的外形,還融合了5G高速網絡和AI智慧助手,採用了Face ID人臉識別系統,還能通過中控臺上懸浮的AI智慧球,語音控制來提供包括車輛信息、天氣查詢、行程規劃、服務預約等更加智慧化的服務,拉近了公眾和智慧汽車的距離。

  除了汽車,人工智能在城市規劃中也開始大展手腳。在外灘中山東二路、在人民廣場西藏中路,甚至是在南京東路步行街上,你一邊駕駛汽車,一邊欣賞路邊的標誌性建築,你還能將車速提升到200km/h。在今年的科博會現場,這將成為“現實”,上海風語築展示股份有限公司將真實的城市建築融入到VR遊戲中,使得玩家可以在風馳電掣中,突然發現身處一片熟悉的街頭,別有一份韻味。此外,風語築展出的AI規劃師是以沙盤的形式,在展現城市規劃設計的同時,還能通過切換不同的功能圖讓觀眾打造自己的專屬城市,並綜合國內外多個科學的城市評估體系,給針對玩家自身城市規劃的合理性分析及判斷,讓觀眾在互動過程中學習包括實時物體追蹤、大數據可視化、人工智能等相關知識。

  無介質裸眼成像一直是最理想、最科幻的成像方式,但在它走進我們生活之前,全景透明顯示技術也許會更早出現在生活中。“魔顯”展示了一種全新的納米複合新材料顯示技術,這項技術是在任何玻璃上貼上一層納米級別的薄膜,一塊普通的玻璃就成了顯示屏。它擁有獨一無二的透明特性,人眼能清晰看見透明玻璃上的成像,同時又能透過玻璃看見其背後的景物,産生虛擬與現實疊加的增強顯示效果,給人以科幻、酷炫的視覺體驗。魔顯技術可廣泛應用於汽車、軌道交通、商業地産、智慧櫥窗等眾多領域。

  全息技術是一種非常完美的3D顯示技術。全息真3D顯示技術利用光學干涉記錄和衍射讀出,可以將真實物體全部三維信息完美再現,所以被稱為“光克隆”空間顯示技術,曾經獲得相關3個“諾貝爾獎”。上海大學全息團隊展示了最新研究成果,他們在動態全息三維顯示領域,突破了光學全息無法做到實時動態刷新的技術瓶頸,研發出了每秒可刷新千幅全息圖的實時動態全息三維顯示屏,目前是世界上唯一真正達到無串擾視頻刷新全息屏,為開發全息真三維電視/顯示器等奠定了重要基礎。此外,和醫學相結合還可以開發全息三維柔性軟片及其製作裝備,例如,癌症及腫瘤3D全息圖將可以為醫生的診斷和手術治療等提供直觀的病灶形狀、尺寸及位置深度等信息。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LOCAL201808211011000344308444959

  自動跟隨行走的人工智能行李箱

  而在青浦展區,一款可以自動跟隨的行李箱吸引了不少人眼球。每次拖著笨重的行李箱,穿梭在人頭攢動的機場和火車站時,大家都會有個美好的願望:要是行李箱可以自己走就好了。這不,酷哇Rover這就推出了第一代機器人行李箱,是全球首款無需任何遙控、能夠實現自動跟隨行走的人工智能行李箱。Rover第一代機器人行李箱通過視覺識別技術、跟蹤定位技術、鐳射測距技術、避障與導航技術、策略層的人工智能技術等綜合應用,顛覆了行李箱的傳統使用方式,賦予人類出行全新的定義。

  無人機大家都見過,可是只有手掌大小的無人機你見過嗎?由覽意推出的selfie more袖珍飛行相機,機身尺寸僅97.5*70.4*13.6mm,重約78克,掌上拋飛,掌心降落。據企業負責人介紹,相比其他無人機,這款袖珍無人機個頭輕巧,完全可以在室內使用,而且4個特別設計的變頻直驅電機位於機身內部,而非裸露在外,安全性極大提升。

  上海永微信息科技帶來的Smallest-Air是一台“空氣中的電腦”,它實現了在空氣中的立體成像,並能使用多種手勢在空中成像的平面上流暢進行視頻圖文演示、網頁瀏覽等操作。AR空氣觸感(無介質)互動系統作為“大屏革命”核心技術産品,專利的AR技術造就非凡的“空氣螢幕”,並且實現了神奇的“空氣互動”,重新定義顯示觸屏新形式。科幻中的場景變得觸手可及。

  在上海科博會現場,像這樣的黑科技産品數不勝數,但無一不是將前沿科技落到了實處,去應用和服務廣大群眾,接地氣的同時,也為創新的落地寫下了注腳。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LOCAL201808211146000249466819328

  無人飛機

  科普演繹,打造科技嘉年華

  除了走馬觀花地觀看展覽,本屆上海科博會還組織了科普演繹環節,多舞臺聯動,貫穿整個展期,多角度演繹科技魅力,建設市民廣泛參與的科普嘉年華。

  Pepper是一款由日本軟銀集團和法國Aldebaran Robotics公司聯手研發的人形機器人,被譽為世界上最成熟的商用機器人,將來到本屆博覽會,為觀眾帶來中國“首秀”。Pepper機器人配備了語音識別技術、呈現優美姿態的關節技術,以及分析表情和聲調的情緒識別技術,可與人類進行交流。它可以綜合考慮周圍環境,並積極主動地作出反應,被稱為全世界第一款情感機器人。舞臺上,一群Pepper機器人隨著音樂跳起了舞蹈,這會否點燃你一起參與其中的熱情嗎?

  除了機器人表演,科博會舞臺還將上演一場機器人“生死搏鬥”。由愛沙尼亞塔爾圖大學、塔林理工大學兩所世界知名院校聯合發起的世界Robotex機器人大賽將在科博會打響,來自全世界的創客團隊將帶領自己的機器人在此同臺競技。吶喊聲中,機器人之間鬥得難捨難分。

  在西館展區,中國航天中心將在科博會首次展示一輛中國首款智慧太陽能電動車,讓觀眾體驗智慧的神奇;由中國航天研究所提供的高倣真“玉兔號”月球車將首次與觀眾零距離見面,航天迷不容錯過。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LOCAL201808211012000022019924534

  “夢回神舟”體驗艙

  “5、4、3、2、1,點火,發射”。隨著指令員的一聲令下,巨大的火箭尾部噴生出紅色、橘色的火焰,火箭由靜及動,一開始是慢慢地向上升,很快這個速度越來越快。伴隨著巨大的轟鳴聲,火箭變成了一個紅點,消失在天際。這是我們在電視、電影中常見的火箭發射場景。然而,透過螢幕或是文字,依然很難找到實際在現場看火箭發射時的震撼感。如今,VR、AR技術將使得我們能身處科博會,視覺、聽覺卻已經到了火箭發射現場。火箭發射VR體驗系統,依據真實火箭發射基地環境及發射場景,進行高還原度三維建模,給參觀人群帶來真實壯觀的體驗感受;火星車漫遊探測VR系統,依據現有真實數據還原火星表面的地形地質結構及氣象環境,進行高還原度三維建模,參觀人群可使用操作手柄控制火星車執行相關探測任務;模擬飛行操控系統,依據真實的飛行器艙內/外環境、操作設備及儀錶場景,進行高還原度三維建模,參觀人群可使用高倣真作業系統控制飛行器完成各項任務。

  上海科博會不僅是高、精、新科技的“嘉年華”,更是科技大咖雲集的殿堂。據介紹,相比以往觀眾只能被動地聽報告,本屆上海科博會的舞臺活動更加注重互動性,觀眾可以有機會與科技大咖之間展開對話和討論,其中就有“神舟十號”女航天員、太空教師王亞平。王亞平是我國第一個在太空授課的女航天員,也是我國首位80後女航天員,入選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飛行乘組,隨著神舟十號的發射,王亞平成為我國第二位進入太空的女航天員。身為女航天員,訓練和執行任務會面臨哪些特別的困難並且如何客服的?為何選擇成為女航天員?王亞平毫無保留地和現場青少年分享了她的“太空曆險記”。

  此外,中國科幻大咖韓松、江波,將來現場與科幻迷見面,並與科幻讀者交流科幻創作心得;世界技能大賽冠軍潘沈涵、中國工匠王軍首次在科博演繹大舞臺,演繹他們的工匠技能;滬上健康人氣專家馬志英教授將在科博演繹大舞臺與中老年觀眾交流對話熱點健康話題;滬上三位中科院院士以及中國多位智慧專家、量子通訊專家、區塊鏈研究專家,將悉數登上科普演繹大舞臺,為觀眾演繹、解讀科普新知識、新原理。

  科技,改變教育的內核

  科技日新月異,不但改變了生活,也將改變未來的課堂和教育方式。

  未來的教室將會是什麼樣?復旦上科展示的AR未來教室項目給出了答案。2017年教育部明確發佈通知指導VR進入學校、加快建設高校虛擬實驗室。在復旦上科推出的AR教室裏,老師和學生不再需要黑板,通過使用平板、互動白板作為載體,配合知識點,拓展教學手段,同時也可直接掃描教材來使用。通過頭戴式VR眼鏡實現虛擬實現課程資源的播放,結合教學講義,方便教學開展。據介紹,目前該項目已完成150+的課件資源開發,覆蓋中小學課本。同時還構建了AR/VR內容體系分發雲平臺,提供數據和內容雲共享,老師佈置和收發資料和作業,變得易如反掌。

  Sand Lab 是喵嗚科技公司出品一款 AR 互動投影遊戲沙池産品(包含數字遊戲為科學探索主題),所有交互和畫面呈現以真實的圓滑無塵沙(介質)為投影載體,結合先進的計算機視覺圖像演算法技術呈現出一系列寓教于樂的科普知識內容。細膩的白沙觸感,生動的互動形式,刺激的闖關遊戲。無論是各種主題的親子特展、還是室內遊樂園和學校,Sand Lab 都以高人氣吸睛無數,成為全場兒童或親子用戶最受青睞的人氣明星産品。

  科技創新對教育的改變,不只是VR教室和AR投影等硬體層面,而是從內核上普及創客教育。如果你還沒有聽説過STEAM,那多少有點落伍了。STEAM的原身是STEM理念,即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數學(Mathematics)的首字母。鼓勵孩子在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領域的發展和提高,培養孩子的綜合素養,從而提升其全球競爭力。教育部從2016年開始就在大力推廣科技教育,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展了3D列印課、編程課、無人機課,而STEAM教育最早是美國政府提出的教育倡議,目前已經廣泛的為國內教育界接受,相當於大眾所説的素質教育。

  本屆上海科博會將開設STEM教育展區,包含美國、日本、德國等12家STEM頂尖企業,吸引大量觀眾前往參觀。其中邁濟智慧科技帶來了眾多的創新産品和課程,如《3D列印和三維建模》,據悉目前這門課程已經推廣到了幾十所重點中小學,以及很多民辦學校,三年級以上的學生就可以學習,通過一學期的學習,學生在電腦上三維建模,然後用3D印表機列印出來,可以做出很複雜的三維模型;《DIY跳舞機器人》課程,基於當前火熱的機器人和3D列印兩塊內容結合開發,讓學生們能夠通過建立模型、模型列印、 電路設計以及機器人組裝等環節實現一個簡單機器人製作的全過程,具有很強的樂趣和體驗感,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收穫喜悅和成就感。同時,課程內容引入Arduino編程知識,本課程中主要對Arduino編程、機器人以及3D列印進行引導性的教學,在指導學生進行製作的過程中引發學生的興趣,啟發學生思維,讓學生體驗一把創客的樂趣。

  而昂立教育則通過互聯網、AR/VR技術,向觀眾展示“互聯網+教育”的教學模式,通過編程+(Scratch+電子電路+樂高搭建)小學課程體系的實踐操作,提升孩子整理信息吸收融合能力、培養孩子的創新精神,增加孩子的抽象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LOCAL201808211013000374626212479

  智慧太陽能電動單車

  科技有溫度,為健康賦能

  移動通訊、物聯網、雲技術、衛星定位、語音識別、人工智能……這些高科技、黑科技技術,早已時時刻刻地融入了我們的現代生活。年輕人常常通過智慧手機就能駕馭這些應用。但是,對於老人,卻是一個大難題。如何用科技為老年人健康賦能,讓老年人感受到科技的溫度成了社會的重要話題。在科博會上,不少參展企業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絕大多數的老人沒有或者不會使用智慧手機,更不必説搜索自己想要的服務。即使找到了,也無法判斷其是否可靠。所以,老人需要一個特別的、經審核的、安全的服務體系。孝信通根據老年人的痛點,設計了一個移動智慧助老神器!如果老年人在外突發心臟病,移動智慧終端就會向周圍發出求救信息,並通知親屬。此外,它可以時刻關注長輩身體異常狀況並通知親屬,也能提醒長輩不要忘記關煤氣、記得鎖門,讓老人感受高科技新科技帶來的方便。據悉,孝信通由一款簡約、極致、智慧化的移動助老終端和雲服務平臺組成,專為老人提供求救、關愛、健康、居家等服務。

  上海愛護網展出的24小時無人智慧售藥機,則為老年人尋醫買藥提供了極大便利。在社區和養老院等地方也有無人售貨機,只不過買的不是飲料,而是藥物。據悉,該款無智慧售藥機覆蓋藥品全品類,並且可以提供24小時遠程問診服務,同時GSP 雲監管服務平臺確保售藥機合法合規使用。

  此外,愛護網還推出了系統集成平臺,採用“物聯網+信息化+雲計算”等先進技術,將雲端積累的數據信息分享推送過各級政府平臺、養老機構、全科醫生和子女等,共同建立大數據監控管理體系,真正做到安全無死角,服務精準化,評估可視化,從醫養、康養、安全、關愛四個維度實現全方位智慧綜合性的養老管理體系,有效為各級政府、社區為老服務中心、社區醫院等機構,解決老人安全看護、安全報警、慢病管理、疾病預防等問題。

  在東館展區,瑞典公司研發的歐洲最先進的智慧老人輪椅車將在科博會演繹智慧輪椅車的技術和魅力,讓老年觀眾感受科技的便捷和快樂;在科普演繹大舞臺上,挪威企業研發的全球最先進的醫用智慧模擬人首次與觀眾互動,它將為觀眾演繹心肺自救的科普方法。

  本屆科博會上,針對老年人開發的健康産品還有很多,真正體現了科技發展的溫度。

  科技創新需要被人理解和關注,科技發展需要服務人們的生活。無論是科學講座、科普演繹還是科技産品展覽,都在向觀眾傳遞這樣一個信息:科普,讓生活更美好。如今,上海科博會正在成為上海乃至全國展現科技魅力的重要舞臺,也日益成為上海科普的一張亮麗名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