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級生態島 應有世界一流的“生態文明”

2018-09-17 08:56:02|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

鳥瞰滬崇長江大橋

  9月11日,2018上海崇明生態島國際論壇舉行“生態+文明”專題論壇,主題為“新時代·新鄉風·新生活”。本次論壇由崇明區委宣傳部主辦,崇明區文明辦與解放日報區域創新與發展研究中心共同承辦。建設“世界級生態島”,不僅意味著更高品質的生態環境、更加綠色的生産生活方式,還需要更高品質的人文環境。如何讓文明成為生態島的靚麗風景?論壇上,上海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顧駿,復旦大學哲學系教授陳學明,市委講師團成員、崇明區委黨校原常務副校長吳曉飛,上海社會科學院終身研究員周山等專家學者分別作了主題演講。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3

論壇現場

  顧駿:傳統文明和現代文明應相輔相成

  我們過去有些傳統的習俗,在現代化的進程中被人忘記了,有的甚至被做了些不甚合理的處理。比如家庭觀念等等,現在在不少年輕人心裏已經有點淡化了。事實上,無論是春節、清明,還是七夕、中秋,中國的很多傳統節日都是和 “家”有關的,如果傳統文化的重要符號——“家”淡化了,中國人的靈魂很可能就無所依傍。很多傳統習俗裏都有“家”的內涵,離開了“家”,很多傳統習俗都會“空心”掉。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4

  現代文明固然好,但也有許多缺陷。首先,如今現代文明往往以外來文化為基礎,缺乏原生元素,比如年輕人喜歡過“洋節”,衣服、鞋子、髮型也在往外來文化的方向靠攏。其次,現代文明是以工業化為基礎的,缺乏生活元素。現在很多路越修越直,其實真正人性化的路應該是彎的,中國人以前講究“曲徑通幽”,但是現在往往是按照機器的效率來規劃,越拉越直。另外,現代文明以法律法規條文為基礎,缺乏倫理元素,其實很多事情除了講“法”,還要講一點“情”。

  現代文明的許多缺陷,傳統文明正好可以彌補。現代文明和傳統文明應該做好對接,兩者應該在保持一定獨立性的基礎上互相融合,而不是簡單地用一方去否定另一方。不要拿現代文明的一些標準去衡量傳統習俗,覺得這也不對、那也不好,傳統和現代兩者之間的關係,不是某一方為本體來兼併另一方,而是要找到融合點。傳統文明和現代文明各自有各自的功能,都要發揮好。人們用不同的方法去解決不同的問題,讓傳統文明和現代文明在各自的“領域”內發揮作用,不用強求一致。事實上,傳統的東西用好了,和現代文明結合在一起,雙方都能夠得到更好的弘揚。比如垃圾分類工作,如果把過去鄉村裏的一些村規民俗、家庭責任這些傳統的東西利用好、銜接好,完全可以應用起來。傳統的東西在現代文明中也有它的作用力和作用空間,如果兩者結合好了,就能夠産生“嫁接”的效果,相得益彰。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5

  當然,無論是傳統文明還是現代文明,都應該是“當守則守,當變則變”,都應該是“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兩者都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成果,也都要根據人類社會的發展需要而有所改變,有所進化。

  吳曉飛:生態文明意識要進一步“入腦入心”

  鄉風民俗對中國的鄉村振興來説是“裏子”,我們要讓它變得更溫潤,更貼近實際生活。當前崇明正在推動形成“崇德明禮、綠色低碳、現代文明”的鄉風民俗,是建設世界級生態島和美麗鄉村的內在要求。

  崇明根據自身的區位特徵和生態優勢,在上世紀90年代確立了生態立島的發展理念,本世紀初經過“生態島建設大討論”,明確崇明未來的發展目標是建設“現代化生態島”,後來市政府批准《崇明三島總體規劃》,這個規劃以世界的視野和世紀的尺度,將崇明三島放在全國、全市發展的大格局來思考和謀劃,賦予了森林花園島、生態人居島、休閒度假島、綠色食品島、海洋裝備島、科技研創島的發展內涵。2010年制定了《崇明生態島建設綱要》,設定了生態建設六大行動領域 (自然資源保護利用、循環經濟和廢棄物綜合利用、能源利用和節能減排、環境污染治理和生態環境建設、生態型産業發展、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建設)共20項任務。2016年,根據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崇明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強定力,提出了更高的目標,這個目標就是建設世界級生態島,要實現自然生態更加健康、人居生態更加和諧、産業生態更加高端的複合型島嶼生態系統。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6

  在生態島建設的格局下,人們怎麼形成與之相適應的風俗習慣?我們覺得核心在於觀念改變,生態文明意識要“入腦入心”。要樹立正確的生態理念,培育良好的生態文化,養成與時代合拍的風俗習慣。

  培育哪些生態理念?比如“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比如“好空氣也能當飯吃”。這些話都不能僅按字面意思來理解,而是有著“把良好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發展和保護相統一”、“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等深刻內涵。在生態文化的培育當中要努力形成“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態智慧,“仁愛萬物、協和萬邦”的生態情懷,“天地與我同一,萬物與我一體”的生態倫理。

  我們都應該成為移風易俗的推進者。風俗一旦形成,對每個社會成員就會産生約束力。不同的領域、不同的時代,禮儀習俗、居住習俗、飲食習俗、服飾習俗、消費習俗、出行習俗、節日習俗、婚喪習俗等都會打上這個時代、這一地區的印記。崇明移風易俗已取得了很大成績。在向生態文明轉型的時代,檢視崇明地區現有的風俗習慣,還存在進一步移風易俗的空間。為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為促進世界級生態島的建設,要大力培育生態文明新時代的新風尚、新習俗。比如,要養成“隨手一撿”的保護環境習慣,要養成“光碟行動”的節儉消費習慣,要養成“低碳出行”的簡約生活風尚等。在移風易俗過程中,我們要發揮黨員幹部的帶頭作用,帶頭踐行移風易俗。

  陳學明:“世界級生態島”應貢獻全新的生活方式

  最近一二十年來,我研究的重點是生態哲學,研究生態文明。我認為,生態島建設要做很多事,但是有一件重要的事不能忘記,那就是重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崇明給世界貢獻的,不應該只是優美的環境,還要貢獻一種全新的“活法”,一種新的文明。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7

  人類目前面臨著 “存在狀態的危機”,即“怎麼活下去”、“以什麼方式活在世界上”成了重要問題。上個世紀下半葉以來,消費主義、個人主義、現實主義作為生活方式都在全球“登場”,但各有各的問題。消費主義,即用消費多少來衡量自身價值,一輩子活在世界上,就看你消費了多少東西。個人主義,説的是人活在世界上就是為自己,不用考慮別人和外部世界。現實主義,説的是人活在世界上都重視眼前利益、實際利益,告別崇高、不講理想。

  這樣活下去行嗎?肯定不行,這樣活下去,人越來越不像一個人,而向動物狀態靠攏。而且,我們生存的地球也無法提供足夠多的資源,讓人類這樣存活下去。我們要改變目前的生活方式,要尋找一種新的存在狀態。崇明正在重建一種新的存在方式,形成一種生態文明,這件事情世界上還沒有一個地方成功過,崇明幹部群眾正在探索。

  這種新的生活方式,應該具備幾個基本特徵。首先,人跟自然要和諧共生,人要充分享受自然界給予人類的美感,讓自然成為我們的家園。其次,人與人之間要和諧相處,要讓所有人共享美好的生態環境。再次,原有的生産方式要改變,我們應該不僅僅是從消費中尋找快樂,而要通過勞動實現自我價值。最後,人不能再是商品奴役,要真正成為自己生活的主人。

  如今,我欣慰地感覺到,這種生活方式已經在崇明悄悄實現。在崇明,我常能看到在鄉間小路上散步聊天的人們滿臉笑容,邊走邊聊,這就是人和自然和諧共生、人和人和諧相處。

  周山:世界級生態島,應有文明程度與之匹配的“人”

  生態文化是生態文明健康發展的推動力。生態是人類生存的狀態,沒有人,也就沒有生態一説。生態文明,是指人類告別野蠻時代進入文明時代的生存狀態。生態文化是在對生態文明的認識基礎上,關於生態文明發展的狀態及其規律展開思考研究的一種文化形式。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8

分享互動環節

  身處於生態文明中的人,面臨來自兩個方面的責任:一是對自然環境的認識與順應、利用與維護;二是對人類社會的穩定與和諧、文明與進步,要有責任擔當。

  認識自然,是人類的一門必修課。只有對自然生態環境有了清楚的認識,人才會明白為什麼能在地球上生存;只有認識了自然規律,人才能自覺地順應自然大道,愜意地生活。生態文明的健康與發展,取決於人類社會的穩定與和諧、文明與進步。地球上適合人類生存的自然條件總有一天會消失,因此,一些科技最發達的國家未雨綢繆,製造宇宙飛船,由近及遠,尋找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趕在地球不適宜人類生存之前,將人類轉移過去。這是人類應對自然生態向不利方向轉變而正在做的一項最偉大的工程。但是,真正威脅人類生存的條件,早已由人類自己製造就緒。星球間轉移人類的工程,還遙遙無期;用核武器摧毀地球的戰爭,隨時都可能發生。可見,人類社會的穩定與和諧、文明與進步,對生態文明的維護與發展,是何等重要。

  新時代,我們應該怎樣生活?作為生態文明的創造者和推動者,人應該如何選擇最適宜的生存環境,如何與同一環境中的萬物保持平衡?如何與他人之間從和平共處到和諧共存,如何在不斷推進生態文明的過程中提煉自己的生存能力、提高自己的道德品性和精神境界?這些有關“怎樣生活”的思考,我們的前人從來沒有間斷過。

  崇明的目標定位很高:世界級生態島。世界級生態島也應該是世界級生態文明之島,除了世界一流的自然生態,還應有文明程度達到世界一流的“人”。崇明人生存理念的與時俱進,道德素養和精神面貌的提升,是建設世界級生態島的重要內容。只有人的生態倫理觀、社會道德觀、人生價值觀的與時俱進,才能確保自然生態品質的不斷提升,實現世界一流的目標;在美化自然世界的過程中,人的內在世界也將不斷得到美化和完善。

  互動:理念提升+制度保障,促進垃圾分類

  主持人:馬老師,您是如何接觸和了解生活垃圾分類的?

  國家一級演員、上海滬劇院副院長馬莉莉:2005年我到日本,感受到日本在處理垃圾方面特別有辦法。我們一個同伴吃了一個果凍,把塑膠包裝跑過去往垃圾筒裏面一放,後來志願者就把他叫住了,跟他説不對,因為他扔到放紙片的垃圾筒了,那個東西是不能回收的,應該放到生活垃圾裏面。當時我就感覺到我們應該也要這樣做。

  我覺得在崇明開展垃圾分類很有基礎,符合生態島定位。最要緊的是人的理念,要把它作為一個習慣去培養。

  主持人:王老師,您來自寶島台灣,我覺得台灣街面上垃圾箱特別少,為什麼?

  慈濟基金會上海環保團隊總幹事王文宗:這是一種習慣。1990年時,台灣街面上也有很多垃圾,因為之前十年台灣有大量的工業、製造業企業,産生了很多垃圾,經過一段時間以後才逐步改善。現在,台灣垃圾回收率已經很高。台灣現在有一道風景線,比如説我們家門口每天早上9點垃圾車就會到,老年人會準時9點以前拿過來排隊,這已經變成了人們的習慣了。我們最難管的是夜市,一個夜市有幾百個攤位,商家有垃圾桶,但總有人“我行我素”。我們慈濟沒有那麼多志願者,目前還在努力當中。

  主持人:兩位覺得如何才能更好地推進垃圾分類?

  馬莉莉:我覺得要有一定的強制措施。為什麼新加坡就把垃圾分類做得那麼好,因為是有政策、有法律的,不光是用錢罰,而是要有制度保障。提倡自願垃圾分類當然很重要,但是制度一定要有,不然很難推廣開來。

  王文宗:垃圾後續處理很關鍵。台灣很多地方把濕垃圾“變廢為寶”,比如把一些蔬菜、果皮做成酵素,上海有些小區也在這樣做,小區裏面有一個環保點,除了回收分類垃圾,還教大家怎麼做酵素,然後讓大家拿回去用,變成很好的推廣。至於可回收垃圾,其實不是垃圾,是資源,更應該利用起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