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你》背後馬伊琍姚晨的堅持 呂樂:讓我重新認識女性

2018-10-11 10:31:07|來源:人民網|編輯:陸琲嘉 |責編:劉徵宇

《找到你》背後馬伊琍姚晨的堅持 呂樂:讓我重新認識女性

  呂樂

  提到呂樂,很多人對他並不熟悉,但與其合作過的導演和他的同學卻都“如雷貫耳”,張藝謀、吳宇森、陳衝……他是中國許多第五代導演的御用攝影師,《活著》《有話好好説》《唐山大地震》《赤壁》的幕後,曾與顧長衛、侯咏並稱為“中國電影三隻眼”……2018年國慶檔,一部以女性現實主義題材的電影——《找到你》收穫不少好口碑,而這部電影的導演,便是他。與呂樂而言,他説,《找到你》是他的一種新的嘗試,也讓他對女性有了重新的認識;與影迷而言,好的故事給他們帶來了一個巨大驚喜;與姚晨、馬伊琍兩位女主角而言,這是她們的一種幸運,馬伊琍告訴媒體,自此之後她再沒碰到這麼好的角色。

  電影《找到你》,是一個關乎兩位命途多舛的母親因一個孩子而展開追尋與救贖的故事。影片風格樸實,臺詞簡練生活,許多女性觀眾含淚看完,不僅是被“尋找孩子”的故事打動,更因影片中反映出諸多既存的現實社會問題引發出深層次的思考。到底什麼才是愛?現實社會中職業女性如何兼顧事業與家庭?婚姻中男女的分工如何平衡?與孩子而言,什麼才是幸福?什麼才是更好的陪伴……

  呂樂和記者聊起了影片的創作初衷,聊起了在改編劇本過程中與編劇、演員、製片團隊間的幾十次、上百次的討論,聊起了自己的老同學張藝謀,聊起了身為攝影師的自己用近20年的時間,作出的變革、突破與嘗試。

  《找到你》中的思考 感謝姚晨、馬伊琍那些堅持

《找到你》背後馬伊琍姚晨的堅持 呂樂:讓我重新認識女性

  姚晨馬伊琍

  《找到你》根據韓國影片《迷蹤:消失的女人》改編,但有不少本土化的調整,例如姚晨飾演的女性精英——律師李捷;目的明確的農村婦女孫芳。而且,片中有兩場戲是馬伊琍、姚晨兩位主演留給觀眾印象極為深刻的橋段:一個是馬伊琍的孩子身患重病,最終在雨中求救無門情況下,黯然離世;一個是姚晨在家中等待女兒消息時,無意間竟在冰箱裏發現了馬伊琍女兒屍體……

  與兩位主演而言,這兩場戲份量都不輕,而且在情緒上都需要一種“壓抑性爆發”的表演,儘管呂樂坦言,自己作為導演僅是鏡頭的捕捉者,但要找到演員最恰當、最自然表述劇情的鏡頭,既不過於敏感,又不至於在人物情緒上過於“歇斯底里”,卻十足費了許多腦筋。

  在姚晨的那場戲中,許多觀眾被姚晨“演技炸裂”的表演驚呆了,拍了幾條下來,最終在鏡頭剪輯上,呂樂只選擇了兩個鏡頭展現:一個是局部(孩子的腳),一個是一閃而過的全景。“拍了幾條下來,姚晨的情緒慢慢上來了,我們就希望集中在演員的情緒上,而不希望把過多關注點留在孩子身上,那太殘忍了。”呂樂坦言,在監控器裏,姚晨跪在冰箱前,他的心也隨之顫抖,為人父母,孩子出了問題,大人的心情可想而知。

  另一場重頭戲,便是馬伊琍女兒身染重病,深夜雨中無奈求救不及時黯然離世。最初在劇本設定上,呂樂希望馬伊琍在片中角色詮釋的“張芳”將女兒放在超市裏那種手推車裏,裏面放上一些棉被,推著孩子去找救護車。但馬伊琍看完劇本後,提議用“抱”的方式來完成這一部分戲,身為人母的馬伊琍坦言,在孩子生病時,作為母親,只有把孩子抱在懷裏, 讓她貼在自己的胸口上,感受著孩子的呼吸和溫度,才會讓自己和孩子彼此間有安全感與依賴感……暴雨中,馬伊琍聲嘶力竭地對著電話求救,抱著女兒絕望地在雨中尋求著最後一線生機,許多片場的人都哭了……

  正是因為這種對人物角色的深度挖掘與分析,所有演員的傾盡全力,《找到你》最終用真情實感不僅打動了觀影的女性觀眾,更讓許多男性觀眾重新思考婚姻、家庭中自己的責任與義務,“在受眾可接受的程度上,希望回饋給社會對時下女性生存狀態的對比。我們提出一個問題,希望大家可以看到、感覺到。”呂樂説。

  現實主義題材回歸 用20年時間學著“成長”

  近年來,在中國電影市場上,現實主義題材日漸增多,從前不久的《我不是藥神》到今天的《找到你》,乃至於去年反映兒童性侵的《嘉年華》,中國觀眾的欣賞水準的提升,喜劇片、純粹的視效片已不足以滿足一幹受眾的多層次需求。票房雖不能完全等同於一部電影的品質與價值,但更多類型片的層出不窮説明瞭電影行業正在一步步地回歸理性。

  有人看完《找到你》會想到同題材電影《親愛的》,也有人會想到《血觀音》 還有人甚至會延展到1991年美國著名的女性主義題材電影《末路狂花》,之所以選擇女性現實主義題材,呂樂身為一名男性導演拍得毫無違和感,他坦言,在沒接拍這部電影時,自己就已被網上許多類似的信息所影響。“不光是講述城市女性、鄉村女性生存的故事,其實還有很多事情,都讓我很震撼……”

  所以,當出品方拿著劇本找到呂樂時,呂樂欣然同意,而且更讓他感覺到欣慰的是,最終剪輯的版本和呈現出來的影像基本沒多大差別,除去一些過於直接血腥鏡頭的刪減外,完全保證了原汁原味。“考慮到普通觀眾感官上的耐受性,在最開始的劇本創作階段,我們就已經規避了一些可能存在的問題。”

  “這不是一部傳統意義上‘打boss’的電影,它的風格更加寫實。”呂樂説,無論是在情緒上,還是在角色刻畫上,真實,是他從未改變的敘事手段,不誇張、不過度渲染,除了在音樂上,呂樂與自己原來自己的影像作品相比,多鋪了一些音樂外,紀實性仍然貫穿始終。

  “不僅是在講一個‘找孩子’的故事,也是講當代女性如何找到自己的故事。”鏡頭之外,五十年代生人的呂樂也試圖用這部電影、這種方式找到自己,找到自己在影像世界中另一種表達方式。剪輯上時而用插敘,時而用倒敘,節奏上實際所有的事情都只發生在48小時內,人物定位上幾乎沒有絕對的好與壞、善與惡之分,唯一的“反派”,可能算起來也就是飾演馬伊琍“丈夫”的演員,而這個男人性格上的暴虐與無知,則也是深受固有無知與愚昧老舊觀念的影響所造成。

  呂樂坦言,電影《找到你》在風格上,與自己以往拍攝電影的風格完全不同,如果從自己上一部電影《趙先生》相比,至今已過去了整20年,“這算是一種新的嘗試吧,無論是從類型上來講,還是從拍攝手法上來講。”呂樂認為,電影是可以有實驗性的,但電影已成為大眾消費品的今天,它更應該具有讓所有人都看得懂,都能接受的屬性,這點很重要。

  個人的轉變 不拍電影的日子看看書

  《找到你》是呂樂執導的第六部長片,與導演身份,這真有點“惜片如金”了,也許上一部讓人們津津樂道片子,還停留在由舒淇和劉燁主演的那部《美人草》,就近來看,似乎只有一部名為《一維》的短片給圈內人士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而那樣一部講述君臣、父子間關係的實驗短片,黑白剪影的風格,富有深邃哲思內涵的寓意,是當時被人們交口稱讚的地方。

  與《找到你》風格相比,從《一維》到《找到你》,這的確算是呂樂的一個不小的跨越。

  許多人可能更熟悉的是呂樂的攝影師身份,無論是《搖啊搖,搖到外婆橋》《漂亮媽媽》,還是《集結號》《一九四二》,呂樂在攝影機背後永遠是遊刃有餘。其攝影作品曾多次入圍戛納電影節,並被提名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攝影。至千禧年後,呂樂才真正轉成導演,遇到了《找到你》這樣的劇本。

  許多人願意聊起呂樂時,就説起張藝謀,不僅是因為兩個人多年搭檔關係,更因為兩個人的同學關係,呂樂對張藝謀對其電影風格的影響沒有完全否定,坦言自己也是在做攝影師的過程中,不斷學習,但與張藝謀相比,張藝謀更講究畫面的風格化,而呂樂更講究鏡頭的紀實性。因此,無論是張藝謀,還是陳衝,或者是吳宇森,許多人都喜歡呂樂,因為他了解每個不同“風格”的導演,所以很容易抓住影片的整體基調。

  影像作品並不算多的呂樂,對拍電影這件事其實並不著急,雖然自己已年過六旬,但仍然有很多想法和思考,創新對他來講,不是什麼可怕的事情,反而是一種動力。從影30年,呂樂始終按照自己的節奏對待工作,對待生活,有片拍的日子,拍片;不拍片兒的日子,便多陪陪家人和孩子,“看看電影,看看書”的習慣向來是雷打不動。“工作和生活還是要儘量分開的,影像可以讓我思考很多東西,讓我對事物本質有更深刻認識,所以,對於這點,我還是新人,我還在路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