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小學 家家都有本“傳統文化經”

2018-10-25 08:52:59|來源:解放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學生化身“小藥童” 龍文化融入“校園18景” 上海中小學,家家都有本“傳統文化經”

上海中小學 家家都有本“傳統文化經”

圖片説明:同濟初級中學的志願者引導小學生辨識中藥材

  編者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文化根脈。如何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挖掘其育人內涵,是一個重大的教育命題。近年來,上海教育系統以深化進教材、進課堂、進課外、進網絡、進教師隊伍建設和進評價體系等“六進”為抓手,積極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取得豐碩成果。近日舉行的全國教育大會指出,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今日起,本報推出專欄,講述申城校園的“優秀傳統文化經”,為新時代的育人之路提供借鑒和啟迪。

  誰能想到位於繁華商圈的同濟初級中學校園中,竟有一番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別樣天地”。作為楊浦區藝術特色學校,2009年,同濟初級中學在美術課堂教學中加入民族傳統特色,開發民族漫畫特色。同時,學校還精心開發中草藥校本課程。這是上海加強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樹立與學校辦學特色和學生全面發展相匹配的民族文化品牌的生動縮影。

  從漫畫到中草藥特色課程

  上海市楊浦區同濟初級中學的美術課程很有特色,它採用專題教學與活動設計、網絡交流、外出參觀、舉辦個人畫展、反思與研討等形式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在一次次創造與展示中,讓學生們加深對於中國動漫及中國文化的了解,堅定民族信念與文化自信。

  精彩在校園深處。同濟初級中學校長張曉明介紹説,《走近民族漫畫》課程是學校傳統文化特色課程之一,深受學生歡迎的還有中草藥特色課程。每到中草藥課程時間,學生們化身“小藥童”,辨藥材、磨草藥、做香囊,通過“認一認”、“看一看”、“議一議”、“畫一畫”等形式學習。學校同樣注重發揮中草藥校本課程的輻射作用,為加強中草藥校本課程與其它課程的整合,設置《節氣與中醫藥文化》、《中草藥與地理》、《中醫藥學家的故事》、《中草藥與古詩詞》、《中草藥與茶文化》等多項延伸課程,豐富中草藥學習內容,滿足學生學習需求。2016年,第九屆全球健康促進大會的國際代表也走進了同濟初級中學的中草藥展示館參觀,對學校的中草藥陳列和特色課程表示稱讚。

  從2004年起成立中草藥興趣小組,發展到現在的楊浦區區域共享課程《走近中草藥》,中草藥文化已經成為同濟初級中學的一張特色名片。學校“走進中草藥”活動體驗中心不僅是上海市學生創新素養實驗室,而且榮獲“上海市中小學生社會實踐優秀項目”稱號,成為了學生週末、假期了解中草藥文化、體驗社會實踐的好去處。

  為龍文化插上信息化翅膀

  中國是龍的故鄉、醒獅的國度,龍獅運動象徵著華夏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的特色文化項目。今年6月,一場中國民俗傳統“大戲”——第五屆上海市學生龍文化全能賽拉開大幕。上海市閔行區浦江第一小學“小神龍”舞龍隊在《中國龍》的樂曲聲中彩龍飛騰,手獅飛舞,憑藉精湛的表演,一展“小神龍”的新風采,蟬聯小學組一等獎。從1997年確定“以舞龍為龍頭”民族文化特色教育至今,浦江一小的龍文化特色教育已開展了21年。2015年,學校在原有部分龍文化特色景觀、龍文化主題樓等的基礎上,深入打造龍文化“校園18景”作為學校的特色人文景觀:“青龍九書”校門、“九龍獎章”浮雕墻、“龍的傳人”迎賓廳、“龍舟畫舫”校史廊……無處不透著浦江一小龍文化學校特色。

  “給廣義的‘龍文化’插上信息化的翅膀,可以讓龍文化在現代傳承中不斷豐富、有效拓展,讓孩子們在更多元的體驗中增加自信、展現自我。”面對時代發展,浦江第一小學校長張蕊也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技術進行結合。例如,在“龍文化18景”部分景點中融入二維碼技術,通過掃描二維碼了解景觀介紹和知識。學校開設的8大類106門網上自主選修課中,同樣有“龍文化”課程的蹤影。66節課時、涵蓋一年級到五年級,學生通過手機APP自主選課,“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學習發展需要,去選擇喜歡的老師和喜歡的課程。”張蕊校長如是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