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書藝展背後是一段段可貴的藝壇情緣“百里溪翰墨緣·鄭重書藝展”舉辦
10月25日正式亮相上海市政協展覽廳的“百里溪翰墨緣·鄭重書藝展”,構成了一個值得深味的場域。展覽除了匯集巨幅的八條屏杜甫 《秋興八首》等共計80幅鄭重的書法作品,更有前輩友朋贈與鄭重的書法以及他們之間的往來信札,包括謝稚柳、陳佩秋、唐雲、劉旦宅、高二適、戚叔玉、黃幻吾、郭紹虞等名家的題跋、通信等,由此讓人們看到一段段難能可貴的藝壇情緣。
展覽的主人公鄭重,好書也善書,他的正職,是文匯報資深記者,數十年來孜孜踐行著依於報、行于文的事業。與此同時,他還是藝術評論家,行走于海上書畫界,寫下《海上收藏世家》《收藏大家》《謝稚柳傳》《唐雲傳》《林風眠傳》《程十發傳》《張伯駒傳》《張珩傳》等著作,與謝稚柳、唐雲、來楚生、張大壯、劉旦宅等海派藝術名家成為忘年交。
人們或許不知道的是,平日裏,鄭重熱衷於收藏書法、臨習書法,數十年來,他以報人身份遊藝于書法之中,使書法成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這次展覽以及隨展覽出版的《百里溪翰墨緣·鄭重書法集》,就反映了他對書法的癡迷、心得和成果。他的書作既有傳統根基,又率性灑脫,而內容大多來自於自己原創的詩文,這在今時已屬鮮見。
在業內專家看來,欣賞鄭重的書法,需要將這些字與其書法的緣起聯繫在一起。鄭重為書,緣于與這些前輩友朋的交遊,而他的交遊,則體現了他從事新聞、醉心深挖求實的職業素養。這種素養,已與他的人生融為一體,成為一種特別的風骨。
“嚴格説,這次展覽只能説是我在學寫字過程中涉及的人與事,展出了我的記憶,我與前輩的交往,我的經歷。”鄭重坦言。他告訴記者, “這些老先生久經滄海,本身就是一本書。我把他們當作父輩,唐雲、謝稚柳等先生都比我大將近三十歲,我從他們身上首先學到的是做人,怎樣做一個正直的人。和他們聊天的過程中,我也跟他們學習書畫知識,他們講到什麼書,我聽不懂,就回來看書,我因此跟著他們讀了好多書。”
在上海市書法家協會主席周志高看來,鄭重的書法自然隨性,整體風格舒朗秀逸,圓潤勁健。他以帖學為主,明顯受到謝稚柳等大師書法的影響。他愛好行草書,落筆、運筆交代清楚,中截堅實,末端要麼率然停止,要麼隨勢盡力送出,不求刻意收筆而自然生動。
藝術評論家湯哲明指出,長期優遊于前輩大師門下,令鄭重之書早已不再是素人之書,或者説其書絕非純粹一任性情的無法之法。在理解前輩大家筆法的基礎上融入自己獨特的心性,重心而不執于法,才是鄭書的特色。“鄭重看似隨隨便便地遊心於書畫,但務實較真的他一玩便玩出了名堂,非但玩出了一部部海上大家的傳記,更玩出了海上畫壇與收藏界的一段信史。”
在很多人眼中,這次展覽最大的價值在於,它讓人們看到書法是蘊含情感的,是與內心相契的一個過程,自然而然成為書者人生的印跡。文人書法的魅力也恰恰在於此。書法自古與文人有著相當的一致性。文人書法或許在技法層面達不到職業書法家的法度、技術、力度,不講究一筆一畫、一招一式都有出處、來歷,但由於文人底蘊的長期積累和見多識廣,反而別有趣味、個性而自成格局。
展覽由上海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文匯報社、上海市新聞工作者委員會、上海市文史資料研究會聯合舉辦。